《老狐狸》講的是台灣九零年代的故事。
但是,我認為放在不管是哪世代,它所講的故事;都可以讓觀影者有所感受。
因為不管是生活在哪個世代,都存在著剝奪者與被剝奪者。
有人哭,就會有人笑。
但是我卻同意,由陳慕義所飾演的謝老闆“老狐狸”所說的:
這是社會運行的道理,無法改變。
沒有郵差,誰來送信?
小偷如果能作別的行業維生,他幹嘛要偷?
撿垃圾的人如果有多餘的錢可以買手套,他難道不知道要買手套來保謢自已嗎?
你能改變的,只有努力的改變自已身處的位置。
而且要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的去爭取並把握住那偶然才會出現的機會。
然後,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才有辨法能改變自已的位置。
但是你的位置上限,卻往往是由出身決定的。
因為出身會決定了你的眼界。
眼界會局限你的想像。
想像會讓你無法去思考再往上去的位置會看到什麼?
我成長的年代,也是在九零年代。
電影一開場的場景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小時候跟阿公、阿媽共同居住的中和老宅。
幾乎一樣的浴室、一樣的餐桌。
一樣總是下雨、潮濕的街道。
在學校,總是會有幾個小屁孩在那邊笑說你爸媽不在身邊。
對,因為他們作生意失敗跑路了。
所以爸媽帶著年幼的妹妹先到台中謀生。
我則留在台北,跟著阿公、阿媽住。
也許是因為這樣子的一段經歷。
我內心常常覺得我是孤單的。
經常性的轉學,也讓我學會跟人保持距離。
因為不想再經歷那種好不容易混熟了,但是馬上就要分離的感覺。
嘿~那個年代可沒有Line跟手機,轉學搬家後要連絡很麻煩的。
而我成長的過程,並沒有遇到像是謝老闆(老狐狸)這樣的人生導師,不論那影響是好、是壞。
不過,我一直告訴自已,我不想要過我爸所選擇的生活。(創業)
雖然他已經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了。
不過,不知道還是輸給了知道。
我並不認為這只是運氣不好。
因為他選擇走的路,本來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所以,我的一生都在追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
我不喜歡不確定性、不喜歡無法預期。
但是這個多變的社會,又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呢?
看似平穩的生活,都有可能會因為遠處世界的一個隨機事件而徹底的改變。
我不是我爸,我沒有那個資格去評論他人生的選擇。
我也不會認為我爸是失敗的人,因為成功失敗要用什麼來判斷呢?
活著本來就是件痛苦而又掙扎的事。
我想,平平淡淡的過日子。
不用錦衣玉食,也不用豪宅華車。
過著自已負擔得起的生活。
不要欠人,也不要有求於人。
這樣子,就好了吧。
所以,我這一輩子,永遠也不會成為像是謝老闆那樣的“老狐狸”。
當打工仔認清自已,看透資本遊戲裡自已該扮演的角色後。
社會就會繼續好好運作下去了。
畢竟沒有林秘書,誰去幫謝老闆收租呢?(我知道現在都用轉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