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you want to be just another product on the shelf, or do you want to become a meaningful and desired part of the culture? ― Patrick Hanlon
許多人可能會想到品牌定位、定價策略、Logo、品牌識別系統...等,但這些都只是品牌的其中一小部分,我認為品牌最有價值的部分在於創造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仰,那是超出理性思考,更深刻的感情連結。因為有了這個信仰,即使你的產品、定價都跟別人家的一樣,還是有一群死忠的粉絲守護著你。
我認為打造品牌信仰最成功的案例一定要提到 Apple 。思考一下,你在購買 iPhone 時,有認真比價過這代 iPhone 跟其他三星、Google 手機的優劣、定價嗎?有想過 iPhone 的優勢是什麼,以及你自己最主要的需求跟 iPhone 的優點是一致的嗎?我想大多數消費者連想都沒想過吧,直接認為購買 Apple = 品質保證。當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接近宗教似的信仰,我們對該品牌的其他產品也都會照買不誤。
所以我要怎麼擬定品牌策略,創造品牌與受眾的感情連結呢?
當我們談到傳統上的「品牌策略」,可能會專注在識別系統、品牌定位,提供一致性的品牌訊息。但今天想討論以使用者體驗出發的品牌策略「Primal Branding」,該書作者 Patrick Hanlon 更專注消費者行為研究,以利品牌創造情感上的共鳴。接下來我將從他的概念中延伸出一套品牌印象循環圖,作為品牌創造情緒利益的方法。
你將品牌理念放進這個價值循環圖,將會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一個個的品牌印象收集後,會形成這個品牌的世界觀。這些世界觀需要經過規則的設計,有了規則才能實踐理念,並且以此區分每個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創造出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則後,就可以排除那些不認同的人,並將這群認同相同理念的人聚攏。這群聚集的人會形成社群,並且這個社群的特質也將影響世界觀的建構,重新回到循環圖中。
品牌理念往往都很抽象,要如何將品牌理念更具體呈現?
如何將植入想法到消費者心中呢?
我們透過建立「規則」讓消費者明白世界觀,讓他們可以期待這個品牌會說什麼類型的話、做什麼類型的事、關注什麼類型的議題,透過規則讓消費者產生對品牌的印象、期待。在經營品牌時,通常規則的建立會包含:標誌(識別系統、行銷口吻)、儀式(召集這群粉絲的方法)、領袖(讓其他人可以共感、追尋的人)。
經營社群是動態的,要怎麼知道我的社群現在是什麼樣子?
我們在建立規則後,就能夠開始運行。在過程中除了能夠篩選出哪些人是你的受眾,同樣重要的是你也會篩出那些討厭你的。因此你可以透過那些批評、討厭你所創立的價值觀的人用排除法,定位自己的品牌不會認同什麼樣的價值。
社群建立後,會開始形塑出品牌與消費者間的互動默契,如何辨別死忠粉絲?
當經營到一定的人聚集後,這群人會在互動過程中創造出這個小圈圈獨有的文化,像是屬於這個社群的密語(只有社群間的人才懂的用語、行為)。
Apple 的核心價值像是「重視使用者體驗」,不論是老人或小孩只要拿到憑直覺就可以操作,並且希望給消費者的印象是「品質好」、「奢侈的享受」。Apple 由這幾個關鍵詞,打造它的品牌規則。像是好記的品牌名、好認的 logo(標誌),每半年一次的產品發佈會(儀式)。買 Mac 或 iPhone 後,打開包裝第一件事是看裡面貼紙的顏色(密語),當然 Apple 的領袖就是賈伯斯。同樣,Apple 也可以透過批評蘋果產品的人知道,果粉就不會是那些重視打折、價格是否夠便宜的客群。
沒時間想新的貼文,就先找一張美美的產品照發出去,有保持發文頻率就好,可以嗎?
品牌的經營是長時間的累積,就像前面提到的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如果品牌經常做出不符合世界規則的舉動,短時間內可能未必看出傷害,但累積下來除了會導致原先舊有的顧客離開,更可能因此將自己打造的世界觀從正面轉為負面,讓其他人對於品牌留下不好的印象。當經過時間堆疊後,等你突然想到透過討厭者檢視自己的受眾時,發現怎麼已經沒剩下對的客群,那時再來修正就非常困難了。因此最好時時踩緊底線、堅守住品牌的性格。經營品牌是一個持續優化、迭代的過程,但慢慢累積會在往後收穫一批忠實的粉絲。
大家好,我是 Jessica~被品牌策略能夠帶來的影響力吸引。努力研究商業世界的成功因素,想找到品牌能夠成功的方程式。每週更新新文章,歡迎大家追蹤,不錯過新文章上架!
暸解更多品牌、創業的分享:Follow Jessica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