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長得像是有什麼小故事,但其實沒有XDDDDD
只是想為標題配個圖~
這篇是我最近錄podcast的一個突然的感想。
最近討論到創傷經驗與沒有被發現的情緒,描述到創傷就像時間停留了一樣無法翻篇的故事絆住了腳步,然後就是,時間繼續前進,只有自己留在了那裏。
(寫成文字好像有點浪漫,但還是頗悲傷的事~)
結束討論後,想起曾經與朋友的分別。
那是很理所當然的畢業的各分東西,也沒有什麼煽動的情緒張力。既不是第一次的分別,也一直都是有心理準備的,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沒什麼好糾結。
闊別10年後,偶然的相約再次見了面,見面前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但卻在見面的瞬間不假思索的與對方擁抱,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留在了10年前。
就算是理所當然的分別,傷心還是會傷心,卻因為曾經強迫自己理智,讓自己一直留著一種「與他人分別是必然的淡漠感」,那是因為畏懼分別後的傷心,搶先一步只付出不接受的獨立,只要不形成依賴,那麼我在任何人離開時便絕對不會倒下。
客觀來說這種方式做事情很方便,不受情緒干擾外,工作狀態還效率高~
但我沒有注意到的是「坦率接受情緒的自己」留在了那個時空,這是我一直沒有發現的創傷,沒有被正確意識到的情緒推動著我在之後與人的互動仍然維持著禮貌的距離,每當我對某個人的關心投入到一個程度,比起滿足與歸屬感,我更容易感到煩躁與抗拒,進而拉遠了關係,我能夠很友善,但我發現我接受不了。
儘管曾經意識到自己對人的煩躁,但一直沒有很明確地找到原因。
相逢的當下,我感受到當時的悲傷、想念,然後又到了現在的喜悅,然後再次分別,感覺到了滿足,我意識到自己曾經的情緒停留,也意識到現在的情緒轉折,我突然覺得,我們並沒有分開,在這個宇宙裡。離開的人們都仍然存在,他們以他們的節奏、在另一個地方做他們想做的事。我們的相遇,只是當時的我們在這個瞬間更想要與對方相遇,那麼至少在此時此刻,我可以放心專心相處,與任何決定在此時相遇的人們。
稍微整理了一下,我想我大概是抗拒那個會因為理所當然的原因而失落的自己,雖然旁觀的來看,抗拒這種事情真的好莫名其妙~失落就失落了啊!幹麼抗拒這個哈哈哈哈!(可以這樣覺得困惑的笑表示我大概已經走過了~)
那時的我還不明白情緒與靈魂的連結,會悲傷、會抨擊不理智的自己也是很自然的,但現在的我已經明白,也許已經足夠成熟,我知道情緒與理不理智無關,傷心與失落,都是因為曾經擁有,或許也帶了一點對於擁有時不夠全然享受的落寞,這些情緒都只是為了告訴我這一點,我太早的開始對分別做準備,致使我提早經歷分別,然後在真的分別之前,失去了靠近的時機。現在我能告訴自己的是,分別同樣是必然,但即使分別、不怎麼聯絡,我們的心也同樣相連著,只要在相遇的當時我們是坦率交出自己的,那麼我們並不會真的分開,我也不會真的失去什麼,這在我與朋友再次相遇的時候感覺到了,我們之間的相處並沒有與從前並沒有什麼差別,甚至再重新對話時,我們能夠加入這些年各自的轉變。
所以現在,如果我想要修復這個創傷,我想我可以開始告訴自己,我可以允許自己接受,允許自己可以有所謂,允許自己不要過得那麼像是犧牲品,允許自己與人建立關係,允許在彼此決定更想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分開,允許下一次的相遇。
這樣,我想我會感覺更有人性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