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博士、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2006/4/28 (報社未採用)
拜讀貴報刊載孫善豪教授大作「往內閣制之路」,雖慨然擊節,但竊以無論為我國憲政民主之增益,或為現實之考量,皆難以設張實行。
析論之前,不妨回顧台灣內閣制主張之來龍去脈。我國憲法,依張君勱先生起草本旨及原始條文,確實偏向內閣制無疑。九○年代回歸憲政,終止臨時條款後,一時頗有回歸憲法本體之呼聲。然歷次修憲以至近年,總統職權隨直選實行而越益擴大,內閣制幾乏人問津。其間「間接直選」與「直接民選」之爭、相對多數與絕對多數之爭、廢除閣揆副署之爭、國大虛級化以至廢除之爭等等,總統制儼然未來台灣新憲之路徑,罕有人質疑。然過程因人設事、預設結論之動機隱然若現,幾使憲法公信力蕩然無存。
最近幾個月,經歷在野黨接班震盪,地方選舉朝野攻守異勢,「內閣制」這一棄兒竟突然重現江湖。其主張者除極少數如孫教授、林濁水先生等識者,恐多如 貴報何博文先生所報導,「伺機而動」的機會主義之徒而已。如此缺乏憲政精神之修憲,怎能期待參與者之虔誠信守?除了重演九○年代以來之憲改劣劇,張君勱先生之理想毫無真正主導之空間。如此內閣制,豈能輕易附和?
就制度面而言,孫善豪提到的配套措施堪稱絕對必要。其中之關鍵在於專業之內閣與虛位之元首。此又非擴大比例代表之名額,實行區域選舉與比例名單並立(重疊),以強化政黨內閣、部長次長之權威和公信不可。但今日主張內閣制者,率多為強調區域選舉之正當性,仰賴區域勢力支持以抗衡政黨,反對黨團黨紀約束的人士。而朝野現行名單制度,又多屬資深酬庸、派系均勢性質,並無支持擴大名單比例,聲援憲政學理之實力。則若無法得出完整配套措施的內閣,施政將較目前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肉桶分贓現象更為不堪,政局更加分裂,陷入義大利或第四共和法國之亂局,而隨時有可能重新出現台灣戴高樂,然後轉回權責不明的混合制。與其勉強湊出一個權宜的內閣制,不如維持現制。
孫善豪文中內閣制建議的最關鍵處在於虛位元首,此亦為與台灣政情最不相容處。考察當年主張直選與總統制之意見,核心在於凝聚台灣主體意識,引向制憲新局,既區別於舊憲法,又可抗衡對岸之壓力。而民眾自威權時代以來,習於元首享有實權之認知,更強化直選實權元首之正當性。偶然出於應付個別政治人物崛起的謀略,絕不可能被借用來扭轉長期朝向凝聚總統權威的趨勢。今日多數主張內閣制之政壇呼聲,必知「凍府」與「廢省」相同處在於「人」的問題。其不同處在於「凍府」不是長久之計。這是何以內閣制在「此時」高漲,而一兩年前聞所未聞的根本原因。就算強行「凍府」,台灣政情並非奧地利或新加坡(直選虛位總統)等可比,連副總統都想「共治」,朝野天王也還在爭搶搭檔,何能期待此輩「慈悲為懷」而不遂平生之志?
究其實質,當前內閣制呼聲多半是要重演省議會還魂,以擴充國會席次來綁架中央政府體制改革,其實兩者本沒有必然關係。政壇多數主張者卻為了使處於危機的各自政黨內,部分勢力能夠支持增席,強行將增席與內閣制相連結。而政黨領袖則同時面臨壓力和誘惑,除了極少數對未來政局抱持篤定心態者外,暫守觀望,不加表態。此種氣氛,絕非預示往內閣制之路,而只是「到總統制之路」的插曲而已。
依此長期趨勢,為我國憲政民主之鞏固計,筆者以為伊莉莎白在溫莎城堡垂拱大治、布萊爾在西敏寺內舌戰群儒的美景,台灣並不可期。合理的出路只能是順著已有的路徑依循,繼續邁向分權徹底、責任乾脆的三權分立總統制。至於國會增席,不妨在三權架構下,另設人數較少、代表縣市平衡而非人口比例的一院,將立院菁英集中到此處培養專業,則上下兩院總數仍為一百五十到兩百,成為國會兩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