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光具有波粒二相性,那麼當光子以光速打到人體細胞時,為什麼是產生維生素D,而不是造成傷害? 又為什麼當光子以光速觸碰到植物細胞時,竟然是引發光合作用,而非灼傷細胞? 只有透過放大鏡聚焦之後,才會產生明顯的傷害。
原來不是沒有造成傷害,而是在細胞分裂再生的動態過程中,人體與植物充分的利用此一過程,挺住而產生正面的反應。 就像面對壓力時,有人會藉此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將其背後的理想消化吸收,進而可以全心全意的生活,逐漸地讓行為舉措接近盡善盡美一樣,其來有自,因為擁有邏輯,而可以生活在充滿理想與緣由的知性美之中。 而在這種條件下,光速居然是不變的,於是才會有各大頂尖的物理學家,甚至是企業家說:「我們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裡。」。
但我們是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嗎?
對我來說,答案是這只是一個倒果為因的創造之旅,因為我們想創造出完美的虛擬世界,並生活在其中,所以必須這樣想,才有可能實現。 想像當有一個生命,用強大的意志與無比的想像力,就能創造行星與世界,就像聖經中《創世紀》所描述的一樣時,每分每秒在腦海中的虛擬世界,就只差一個決定就會成為現實,這時候在虛擬世界或現實中-活在當下,都是最重要的事。 看著每個宗教無論是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或是東方的儒釋道,宗教開創者的畫像中總可以看見頭上與背後都有光環,彷彿是在說人類本身就是可以帶來光明的生物,也宛如是在說光可以如此溫柔地以光速觸碰生物,卻能帶來增益,是因為人是可以進化成產生光的生命,而光便可因此而溫柔。
當人類用大型粒子對撞機,將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以進行碰撞,想要模擬出宇宙大爆炸的狀態,藉此產生新的物質與元素時。 我們想透過科學,讓現實不要那麼虛擬,一方面用積沙成塔的方式累積,由下而上;一方面用無中生有的方式創造,由上而下。 兩種方式都是為文明的發展而去持續進行,縱使愛因斯坦說: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在沒有想像力時,我們的現實也能夠穩健的進步。
因此個人也藉此學會同時用兩種生活方式生活,一種是以想像創造虛擬世界後,活在裡面;一種是以務實堆疊現實事件後,發揮力量。 而兩個世界都能夠去蕪存菁,而漸漸地接近完美,而自己只是互通有無的橋樑,而電影就是類似這樣的存在,舉例來說,當《天空之城》問世時,人類還沒有無人機;當人類製造出如石器一般的工具時,並不需要想像力。
於是在充滿想像力的虛擬世界,以及充滿磕磕碰碰的現實世界裡,人終於像光一樣,生活中也具有波長(虛擬)粒子(現實)的二相性。 而自己在虛擬與現實的兩個世界中時,又只是橋樑,就像光一樣,有時候只為讓我們看彼此而存在,因此能具體感受到像光子一樣,以光速觸碰到生物體時,只是在產生維生素D、只是虛擬世界溫柔地在現實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