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貢是大禹發明的,基本上中國地理萬變不離《尚書禹貢篇》。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借助《史記》,我得到的概念就是,大禹除了治水,最重要就是發明物資調度互通有無的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透過各地的進貢,來記錄當地的特產,以及富饒程度。
這樣說,數字舉例,月薪十萬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一餐吃兩百塊怎樣。但只有兩萬的時候,一餐吃兩百就是奢華了。
貢得多有錢,貢得少沒錢,當然還要配合中央派往地方的官員使節回報來比對。
要知道,政府透過普查詳實記錄地方各種數據?到今天都辦不到。
納稅是一個最方便的雙贏管道,但你也知道總是有漏洞可以鑽。由貢至稅,就是地方管理最基礎且寶貴的資料。
只是我沒有要當皇帝你也沒有要考試,這邊就不錄了。
光在巴地,記錄上就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八種不同的蠻族。
認真說起來搞不好還少了。
話鋒一轉,故事接著上回入周繼續。
就說到巴在周初被封為「子國」,與秦楚鄧庸四國相接。
楚跟巴一樣屬於子國,蠻子國。原來蠻子本來不是罵人的啊。
秦楚咱們都熟,鄧國一般不清楚。畢竟《史記》沒有特別說明。
當時的荊北,也就是南陽地區,屬於鄧國。東漢光武傳奇裡面特別可以看到南陽鄧氏的偉大。後來楚就是滅了鄧,進逼中原。
庸國則是漢中。上庸就是這個國家比較靠近天子的區域,合理。
春秋時,巴國透過天朝韓國,想要邀請楚國一起跟鄧國結盟。
楚國說,好啊,就派出了使者。
沒想到,驕傲的鄧國直接殺掉使者,吞沒禮物。
這說一下,鄧國是商朝遺留下來的「宗室國」,這時候就是一種仍然很大尾的態度,侯級的。還滿符合上次的推論,公伯子才是周的親戚。
但老實說還是哪裡怪怪的。
說時遲那時快,巴國立刻出兵討伐鄧國,討了個公道。
楚子當然是覺得,小巴這個朋友可以交啊。於是巴楚手牽手,又「路過鄧國」去討伐申國。看到巴軍強悍的陣容,楚子都驚呆了。
喔附帶一提,這個「楚子」就是《史記》的楚文王,剛上位挺廢的。
十年後,楚文王滅鄧,但不久巴軍就打來了,為楚文王的人生終點抹了一個黑。
楚軍不敵巴師,大敗。這導致了楚國內部的重大政變,但巴也沒有吞楚之志。相反的,楚國因此痛定思痛,開始邁向強大之路。
數十年後,在巴跟秦的共謀下,楚國又來幫忙消滅了庸國。此後巴國不復現於記錄。
直到春秋將要結束,才又跟楚國一戰。
這次,巴國輸了。
《華陽國志》的記事真的亂到爆炸,反正沒要考試隨意點吧。
楚國這邊有個記錄是,巴曾經發生內亂,將軍巴蔓子前往楚國求援,答應事後願意給楚國三座城池來報答。
不過平亂之後,巴蔓子表示城不能讓,自殺要人把他的首級送往楚國謝罪。
楚國也接受了。
比較混亂的是,《華陽國志》說戰國七雄稱王時,巴也跟著稱王,更與楚國通婚,隱然是個大勢力?
但它記著我們也清楚的是,戰國開始沒多久,秦國就開始對巴蜀動手了。
大概花了十多年,滅巴滅蜀,把楚國趕出漢中,完成秦國西面霸業。
屬秦就之後再說,趁這邊來看一下漢中。
上面說啦,本來是庸國,後來秦巴楚聯軍滅之,秦巴分贓。但逐漸強盛的楚國不甘心,便入侵爭地。
秦巴楚打成這樣?蜀國也不甘寂寞的來了……整個春秋後期,庸地就是這樣一個四戰之地,堪比三國荊州。
是說三國大家搶它也搶很兇啦。
最後,是秦惠文王幫它命名為漢中的。
漢水的名稱,就是《禹貢》所定。
「漢」想得到最原始的意義,應該是「天上的河」最接近。
我突然愣了一下。
對於山西政權「堯」跟他的附屬來說,水患最嚴重,就是水道混亂的黃河。
「入于渭,亂于河。」
但對於從蜀地北上的大禹來說,第一個大災難,可能就是漢水。
這邊連帶想到的是,三國水攻次數其實不少,何以關羽水淹樊城特別凶猛?
從龐德傳就可以看出,當時是高地變島嶼,關羽軍駕著能載部隊的船:也許不大,但也不會是小舟。
江漢平原本來就是湖盆。
好簡單講我的意思是,大禹可能也面對了像龐德于禁看到的風景。
所以給了這條帶來巨災的河流「來自天上」的名。
這條真正代表中國的巨龍。
名為「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