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短時間內對德國文化有一深入淺出的認識,非本書莫屬。作者為苔雅‧朵恩(2017年起為廣電文學節目「文學四重奏」之主持人)與理查‧華格納(羅馬尼亞裔德國作家、詩人),藉由闡述64個涵蓋德語世界的歷史、社會、科學、藝術、文學、醫學、宗教、語言等面向的詞彙,傳達了德國文化、德國人對其普遍的看法和感受,以試圖回答「做為德國人」的意義。
文化是建構自我認同的基礎,如同本書德文標題為「德意志靈魂」(die deutsche Seele),自我與認同是相輔相成的,筆者試圖從中挑選幾個與台灣文化的差異關鍵字,藉此反思台灣靈魂的可能。
1.深淵(Abgrund)
「德國人向來善於把這個世界、或至少把人類帶向毀滅邊緣。」─齊伯格
如同在《浮士德》中浮士德問魔鬼梅菲斯多,究竟他是什麼?梅菲斯多答道:「我就是那持續不斷否定的精神!且這合理合據,因為一切出現的東西都值得毀滅……。」世人因為德國的偉大思想而感到興奮,卻也會因為它們深不見底而感到驚恐。要避免否定性(解構)所帶來的不安全感、驚恐,便是在否定後的肯定(建構、重構)。相較於台灣不鼓勵失敗的文化中,便少了在不斷否定與肯定中,追求並接近事物本質的過程。
「把人類從恐懼中解放出來並不是哲學的任務,哲學其實應該幫助人類面對極端的恐懼」─卡夫卡
深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理解深淵。例如,台灣普遍推崇公務員,並不是因為公務員背後代表執行公共利益的使命,而是因為公務員相較於其他工作穩定且有退休保障。然而,回顧台灣的歷史,穩定至少不是台灣多元文化基因的主流,勇敢才是讓台灣能夠在今天依然保有自由、民主、創新的可能。德國透過哲學面對恐懼,我們又透過什麼面對恐懼?還是只是不斷地扭曲恐懼、隱藏恐懼、販賣恐懼?
2.下班(Feierabend)、工作狂(Arbeitwut)
德文的Feier是慶祝,Abend是晚上,合起來便是下班。下班是值得慶祝的,因為我們再度掌握了我們的自主性。現今德國工會已為德國勞工爭取到每星期35小時的工作時數,然而,相較於台灣《勞基法》第30條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若以德國每星期少台灣工作5小時計算,一年56周,德國就比台灣人多了260小時慶祝(自主性)的時間,等於多放了快11天的假。這背後取決於德國如何看待工作(人生),以及看待工作之外的時間。
「工作的價值不在於工作內容,而在於人們的工作的態度以及相關的想法,也就是講求秩序、勤勞、目標以及全力以赴的主觀意識。」
三十年戰爭之後,各地陸續成立虔信派(Pietismus),該教會不贊成必須把信徒訓服成宗教改革時馬丁路德所宣揚勤勞與奮勉的工作倫理下的工作動物,反而比較關注人心的活潑性與積極性。認為路德所強調的勤勞不懈可能導致人們對工作的盲目崇拜,虔信派之父史貝納轉而重視信徒內在獲得的極度平靜。依虔信教會的教義:「每個人必須如實運用自己的職業和社會階級所擁有的能力和資源,以拯救自己和別人脫離上帝如烈火般燃燒的憤怒。」導致德國虔信派為「別人」,與英國喀爾文主義為「自己」的差異,在德國於是出現的是較符合人性及社會公義的社會主義,在英國則是資本主義。
台灣的教育只教育我們行行出狀元,而沒有教育在工作之外,如何成就自己為狀元。沒有教育在人際關係之外,如何享受寧靜的夜晚。而那全然屬於自我與完整的夜晚,才是我之所以為我以及自我踏實與進步的可能,並從中學會品嘗人生的詩意。
3.德式香腸(Wurst)
在德國每座城市都有一家市民普遍公認最好的香腸亭,平均每人每年吃掉60公斤香腸,台灣則是每人每年會吃掉36.5 公斤的豬肉。德國只要有香腸亭開張,就會成為當地日常活動的中心,那麼何謂台灣各地的日常活動的中心?筆者認為是傳統市場。在傳統市場中,我們交換彼此的訊息、看法,亦是台灣最有人情味(殺價、交談、交易)的地方。
寇諾波可小吃店(konnopke's imbiss)販賣全柏林最美味的香腸,但台灣沒有公認最好吃的滷肉飯。在以小吃為主的台灣,追求的從來就不是五星級,而是「有省錢」(台語),每個人都有記憶中最喜歡、獨一無二、不在米其林名單上的滷肉飯。
4.開車的消遣(Fahrvergnügen)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關於何謂自由?英國人認為,自由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法國人覺得,自由是能夠定期發起抗議活動;在美國,能自由使用槍枝而且不用加保醫療保險,就意味著自由;對於德國人而言,只有沒有人阻攔,只要汽車引擎能夠負荷,能在高速公路上一路飆車就是自由。
1921年,全世界第一條汽車專用公路在德國興建完成,全長不到3公里,正式名稱為「汽車交通暨練習道路」。在德國對於無線速高速公路的路段總是印象深刻,那由遠而近又倏忽消失在眼前的「速度感」,宛如汽車追在高鐵後。在台灣的自由與消遣又是什麼?什麼讓我們感到最自在?
我想台灣的消遣就是─「跟風」。國外有什麼樣最新的汽車、設備、3C產品等,台灣也要有。國外有米其林、大學、企業最愛大學畢業生等評比,台灣也要有。而完全不考慮台灣的環境(都市擁擠、公共交通便利、熱帶、亞熱帶性的氣候等),或是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偶爾跟風人之常情,因為人總喜歡嘗鮮,但為了跟風而跟風,除了沒有獲得消遣的排解愁悶與休息的效果,反而產生變本加厲的壓力。
5.文化國(Kulturnation)
「所謂文化國並沒有自己的疆土、政權和威信,對於德意志民族而言,它就是一種為個人自我而存在的『內在』國度」。
一個國家必須有能力消弭區域的隔閡,為人民創造出擁有共同歸屬感的有利環境,文化國遂成為20世紀後半德國人處理政治困境的工具。當代的德國人,對於德國疆土的認知是很紛歧的,有人出生在二戰後、東西德時期、有的則出生在現在沒有邊界的歐盟時期。德國做為獨立國家完整疆土的概念只有在氣象報導時才看得到。而目前生活在台灣島上的台灣人,對於台灣的疆土,何嘗不也有不同的想像,有日據時期、國民黨戒嚴時期、戒嚴後促進兩岸交流時期、維持現狀時期等。甚至不同地方亦有對台灣不同的想像與認同,如:台灣人VS.金門人。
我們都有想像及言論的自由。如同德國,台灣和台灣民族的中心並不存在於地理層面,而在於文化領域。文化是沒有邊界的,與其擔心台灣在世界地圖上消失,不如讓更多人願意學習、接受、理解台灣文化。
6.中海拔山脈(Mittelgebirge)、林中孤寂(Waldeinsamkeit)
「中海拔山脈並不像高山那麼雄偉壯麗,可以帶來視覺的震撼,也無法讓人登上足以令人自豪的高度,中海拔山區比較是讓人們健行漫遊的地方。」德國的郊區有很多森林,當初因為預先擔憂未來木材可能會大量缺乏,因而率先開始有系統地造林。德國森林的魅力源於它本身無法被看透和被穿越的、令人捉模不透的本質。
在台灣,低海拔山太過人工化,路上常充斥著刺耳的卡拉OK聲、及道路與行動攤販交錯的商業活動。高海拔山雖然離自然更近,但難以當天往返且必須重裝上山。因此,在這之間不上不下的中海拔山,自然成為人工與自然結合較為恰當的文化風景區域。德國有許多「哲學家小徑」的景點,除了紀念當時在此行走的哲學家,背後更反映的是有個能夠容納孤寂思考與探尋自我的空間。台灣的都市、建築是否有保留或創造「哲學家小徑」的可能?每個人都需要「哲學家小徑」,讓我們有勇氣持續昂首闊步。
結論
德國有許多台灣沒有的文化,如:天體文化(Freikörperkultur)、足球等。台灣亦有許多德國所沒有的文化,如:剛結束的搶孤、繞境等。正因為文化是生活,因此僅僅透過文字表達是不夠的。「靈魂」背後所代表的是一套宇宙觀,而台灣的靈魂便是與這座島有關聯的我們的一切生活。透過他國文化,讓我們形塑了台灣文化的邊界。最後,以詮釋學的角度來說,每個文化都可視為一個文本,人類個體面對文本時的清晰圖像,總是在某個意義脈絡中具有目的性的行動者,並隨時在行動與理解中尋求意義與建立意義。透過不斷理解行動背後的文化意涵、情感與思想,在理解與解釋之辯證關係下形塑當代的台灣文化圖像。
20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