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那個誰不喜歡你...」
「他好像常常說你怎樣怎樣的...」
「我看你應該是被針對了...」
生活裡,很常聽到這樣的小密言。
學生時期,或剛畢業時,二十幾歲的年紀,我可能會有點在意這樣的目光......
「我哪裡做不好了嗎?」
「我是不是哪邊不夠周到?」
「這樣做,如果被討厭怎麼辦?」
這些,是曾經會不斷在心裡浮現的聲音。
回頭看看我的媽媽,她總是以極高的社會框架來檢視自己,也特別在意別人的目光。
有一年,某速食店出了一系列「世界小熊」掛飾,樣子非常可愛,引領一陣蒐集風潮,我媽媽也很喜歡,所以一直把小熊掛在包包上。
幾年後,某次外出逛街時,親戚偶然看到這隻小熊,驚訝道:「這是之前速食店的那個小熊嗎?你也保存得太好了吧!那很久了誒!」
我的媽媽非常惜物,所有東西都保存得很好,大到家中一塵不染、小到舊物亮麗如新。
回家之後的那個晚上,洗完澡,我就看見媽媽在客廳望著小熊。
「怎麼了?」我問。
「這個是不是太舊了...掛在包包這麼久,是不是很俗?還是很小孩子氣?」媽媽有點憂愁。
原來,他很在意親戚不經心的一句話,內心浮現了各種小劇場。
「自己的包包想掛什麼,當然是自己開心就好啦~而且妳保存得很好,讓人驚艷耶!很可愛啊!」
「是喔......」
後來,我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有陣子沒看見那隻小熊。
-
諸如此類的案例,經常發生,我的媽媽總是堅守最嚴格的框架、對生活細節盡善盡美,卻擁有最少的自我肯定。
總是想要獲得別人的肯定、符合別人的期待......這樣的她,並不開心。
像媽媽這樣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或許是童年時期的創傷,也或許是過去的經驗發生過受傷的事,他們總是非常認真也真切的對待每一件事,但苦苦追求符合他人期待的自己,又顯得疲憊不堪,總是無法肯定自己、善待自己。
我心疼的是,他們總是學不會看見自己的美好。
我忘了我是哪時候看清這件事,但是在某次一個直播主直播時,我剛好被他 cue 進去回答,題目我倒是忘了...但我當時的回答大綱如下:
人跟人之間,你認為相處起來舒服、輕鬆的,才能走到一起,變成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根本不用去在意那些你不喜歡的人。人與人的相處,全是利害關係,能成為你朋友的人,是因為你們彼此從對方身上獲得快樂。
刻意迎合來的關係,不但不長久,還會耗損自己,傷時間、傷精力,糟糕一點的,還傷財、傷人脈、傷心。
你可能會覺得這有點太勢利,難不成父母對孩子、摯友之間的情感,也像我說的都是利益交換嗎?
對我來說......恐怕是的。
父母深深愛著孩子,因為愛孩子這件事情讓他們感到幸福。為了值得的人,再辛苦都很幸福......這個幸福感,就是他們從這段關係裡獲得的益處。
朋友之間,相處起來很困難,難以溝通、彼此矛盾,那還能繼續做朋友嗎?或者說,一開始能做成朋友嗎?撇除商業利益上的交換?
發表那段言論之後幾天,我把當時的影片給好友看,想知道他們會有什麼感想,最糟的狀況,是他們覺得「原來你是這樣想我們的!?」,然後果斷放棄這段友誼。
「我聽完了。」
「嗯。」
「我覺得...你真的很厲害!」
「啊?」
「我雖然覺得你這麼說也沒錯,我可以理解...但你怎麼敢那樣公然地說啊?」
「因為我真的是這樣想的啊...我本來還想說,你們會氣爛,哈哈~」
「哈哈,不會,我只覺得你真的很有想法,要是我,可能腦子空白,回答不出來。」
「我是真的很珍惜跟你們的這段緣分,就算好幾年以後我們緣份盡了,再也不聯絡,但還能是朋友的時候,我都會很珍惜。因為我覺得你們很暖,跟你們說話很開心,這就是我獲得的益處......」
人與人的緣分,就是這樣來來去去,無論是職場上、生活上、愛情裡、家庭裡。
「我也是。」朋友回。
「我也是~謝謝你們總是聽我說很多煩惱,有地方發洩就夠了!」另一個朋友說。
果然是,會是我朋友的人呀~!
在成長的過程裡,獨自一人的我們,慢慢拓展自己的小天地,一天一天,我們的生活圈越來越大,開始認識家庭成員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
心態也從不如意就哭、不舒服就哭、餓了哭、痛了哭......反正隨時都能哭,這種以自己為世界中心的寶寶狀態,慢慢嘗試理解他人、在意他人,學習溝通、學會同理。
但在這樣的過程裡,有時候我們會誤會,以為乖巧、善良......這些美好的標籤,就是去接納所有人的期待與情緒,就好像理想中的自己,是人人都喜歡的樣子。
實際上,人與人之間是利益交換的集合體,只要有利害關係,所有的事情就不會只有一種面向。今天讓A滿意,B就不開心;讓A和B都滿意,C可能會生氣。
於是,我們越來越累,有時候甚至活得不像自己,只因為有些人希望我們是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最後,我們什麼也不是,也搞不清楚誰是真正在乎我們的人。
「真正在乎你的人肯定是家人吧!例如爸爸媽媽?」有些人會這麼說。
但是,爸媽是真的希望子女好,還是用他們的角度,希望子女怎麼做會比較好?
如果,子女選擇了自己想做的,父母會支持,還是會憤怒?
“真正在乎”我們的人,是在我們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願意支持我們「深思熟慮後所下的一切決定」的人。
父母愛子女,用他們的方式給予百分之百的愛,只是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有時候會忘記他們其實在乎子女,不小心更在乎自己,用自己的角度來看子女的世界。
因為子女照著他們的方法做,他們可控,內心就會安定、安心,這是對他們的益處;一旦不照他們的方法做,他們感到失控了,益處就消失了,所以他們會憤怒。
期待的可控感被剝奪了。
這不代表父母不在乎自己的孩子,相反還因為他們很在乎,所以更急的跳腳,只是他們不一定知道真正在乎應該怎麼反應,把自己與子女的課題,完全混雜在一起,又出口傷人,想藉此快速達到目的。
他們不是故意的。理解他們的意圖之後,我們仍可以選擇在乎他們,但我們得先把課題分離好,才不會因為他們而感到受傷......親子之間的傷,對內心的殺傷力可是很強的。
有一種人,是完全只在乎自己的人。
這樣的人,利用他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並且沒有打算要利益交換,最容易利用那些對自己的心不夠堅定、在乎所有人眼光的人。
我們將眼光放在「利益對等」,就能輕易辨識出這樣的人。
當被人要求執行某些事情,卻不會獲得任何益處,此時對方可能會用一些情緒勒索的字眼,或是背地裡以訛傳訛、捏造是非,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妥協、屈就,他們可能會四處傳話、搞小團體,或是跟上司不斷咬耳朵,想方設法孤立我們。
想從他人身上獲取利益,但自身卻沒有條件可以交換,所以只能走一些旁門左道,試圖“免費”獲得別人身上的好處。如果為了這種人的「期待」而努力,那就真的浪費了!因為獲得他們的「期待」,其實沒有任何好處,「期待」的內容並不是對我們有肯定與期許等等的正向能量,只是免費幫他完成他想要我們做的事,僅此而已,雙方裡面只有單方獲益。
遇到這樣的人,千萬不要耗費自己的精神,不必在乎表象的話語,愛說嘴就讓他們去說吧!
下次再聽到「聽說那個誰不喜歡你...」,我們可以大聲的說:我.不.在.乎!
因為會用這種爛方法的人,身上大概沒有我們想交換的東西。
人與人之間,是一場利益交換,但這種交換,並不一定是以物易物,或是時間、能力,也可以是一份溫暖、一句問候。
當我們成為自己,自然而然就會吸引到喜歡自己的人,和這群人相處,不需要刻意偽裝,也不用如履薄冰,而是自然、開心的,成為朋友。
我期許自己是個溫暖的人,無論何時都能對他人釋出善意,這份善意不求任何回報,僅僅是「我想這麼做」,我可以隨時決定要對誰、要繼續或停止,掌控權在我自己手上。
也因為是自己想這麼做,不求任何回報,我不會有得失心,當情緒的掌控權在自己手上,這樣的我,能讓自己更安定,也讓身邊的人感覺自在許多。
這就是我,只在乎真正在乎我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