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評論的,是諾蒂西亞的最新完結作品:「最後的十二夜」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175457
這篇文章會提到劇情與結局,因此閱讀之前請慎防踩雷。
那我們就開始吧!
故事發生在作者的「天火世界」中,一個南北兩塊大陸的巨大橋狀結構,名喚「陸橋」,這個巨型結構分成了三層,最安全的第三層居住了陸橋的高級貴族以及頭領的「七鉅子」,第二層則是中產階級以上居住的富庶區域,最下的第一層則是賤民與貧民居住的底層區域,充滿犯罪與髒亂。
故事就在戴林率領大軍攻打陸橋,城市封閉,無人可出入開始,十二夜之中,每一夜都由不同的角色,漸次展示整個事件不同的真相與線索。每個人都帶著一個故事而來,到底這些故事之中,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虛偽?
有人能逃出去嗎?為什麼戴林要攻打陸橋?七鉅子到底要如何對抗戴林的大軍?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秘密?這些角色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他們的行動能夠影響到這場戰爭的走向嗎?
陸橋的命運到底會如何?
十二夜採取的是一個相當稀有的敘事手法,就是沒有主角。
在東方,儒林外史就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非故事集的小說,在西方,薄伽丘的十日談也是類似的手法。
在這些小說中,主角不是一個固定的人,而是一個概念或抽象主旨。例如儒林外史的主角是「官場」,而十日談的主角是「故事」。
在十二夜中,她的主角,應該是「陸橋的傳說」,在這十二夜中,每一個角色都在為陸橋的成因、陸橋七鉅子的利益衝突、陸橋上層中層下層不同生活的諷刺進行了詳盡的描寫,前期每個角色都會用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故事來鋪墊陸橋這個城市的傳說,以及各種神話來透露陸橋這個非自然造物的由來。
在這十二夜過完後,讀者不一定會對其中任何一個角色產生印象,但絕對會對陸橋這個城市與他背後的傳說留下深刻印象。
不過,十二夜的最大缺陷,也就在於這個無主角群戲的天生缺陷:「他的主角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抽象概念」。
身為人類的讀者,對於有著人類思維的角色會有天生的親近感,更能同理角色。而作者在建構故事時,也會盡量以人物為核心,讓讀者透過角色的思考、遭遇、特質來體驗故事的過程。
而群戲天生違反這個很基本的特質,因此特別難駕馭。
以十二夜為例,當讀者讀了一整個章節,終於認識某個角色的背景、愛恨、故事與角色特質時,故事就要交棒給下一個角色了,而且在前幾夜,前一夜與後一夜的角色往往毫無關聯,所以讀者在這一夜主角身上暸解的故事,無法用在下一夜的主角身上,一切都是重新的開始,除了他們都身處在同一個都市,經歷同一個災難之外,幾乎毫無關聯,直到最後的四到五夜,之前離散的各個人物線開始交錯收攏,才能看出故事的核心脈絡。
十二夜要挑戰的難度比普通群戲更高,因為十二夜中,觀點不會重複。
一般群戲中,每個主角都會輪流出現,因此讀者在早期建立的角色印象,在後面幾章就會再次看到該角色的視角。讀者投資時間看小說的時間可以確保後面依然受用,不用一直重複接受新角色。
但十二夜不是這樣,一個角色只會承擔一章的主視角,且幾乎在結尾才會看到他們重新出現,沒有剩多少舞台讓他們演繹自己的特質。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第一夜對布魯這個角色發生興趣,能夠同理他的處境,想要看到他的更多故事⋯⋯
對不起,沒了。
換句話說,讀者花了一個章節建立的角色認同感,同理心與興趣就打水瓢了。
由十二夜的嘗試來看,這並不是一個留住讀者的好策略。
十二夜另一個尷尬的地方在於結尾。
這個故事在第九夜開始進入高潮階段,所有人物匯集起來,原先互相衝突的故事開始揭露真相,許多英勇的人物進入戰場與最後的大魔王展開戰鬥,並且為了最終的目的犧牲奉獻⋯⋯
然後在後日談完全推翻。
這威力大概等於龍傲天小說裡面,因為被腰斬所以最終回變成主角起床發現是南柯一夢一樣毀滅。
由於十二夜是天火世界觀的一部分,所以讀者在看劇情時,是以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會在天火世界留下影響,甚至在其他作品中位居主角地位的英雄的末路,以這樣的心情在看此作品。
但是最後的大反轉完全抹滅了這些預期,書中描述的劇情不曾存在,人物不曾出現,對天火世界的運行也不會造成影響。
甚至可以問,十二夜的主角「陸橋的傳說」是不是一個在天火世界中也是虛構的東西,只是出於天火世界中某個小說家的杜撰?
也就是說,在十二夜看到的上中下層居民的生活、七鉅子的構成,其實都與天火世界的真實運行情況完全不同?
那讀者從這個作品中得到的,大概只有作者的虛構世界中的一個虛構作家的故事,以及故事之中包含的哲學思想。但除此之外,讀者能從這部作品裡獲取的資訊,應用於天火世界觀的其他部分嗎?
十二夜毫無疑問展現了作者的文采與劇情編排能力,尤其是故事人物中所敘述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非常動人完整。
更別提作者的畫面處理,每個場景描述都能帶出如同電影畫面的豐富敘述和動作場景。
人物塑造亦十分優秀,可以在短短一夜中描繪出非常立體鮮明的人物形象。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人物就有:
布魯講述的故事中帶出的護衛與公主
阿留沙故事中的帶領大家來到陸橋原址的火炬持有者
小鳩
薩琳娜與她的情人
滿天星,尤其是她身為盲人,作者用了非常厲害的敘述方法讓讀者體會到盲人的感覺。
阿絲蘭(天吶,她會思考了!)
但由於每個角色只承擔了一夜的篇章,甚至只是活在某人口述的故事中,所以花了一個篇章塑造出來的人物在之後的篇章幾乎沒有再次登場的機會,殊為可惜。
由此可知,群戲是個非常難以駕馭的寫法,人物不重複出現的群戲更難寫。
再加上個反高潮,讀者合卷之後大概會掩面而歎:我到底剛剛⋯⋯
作者真是太難了,不要這樣虐待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