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本書時,我腦中有停不下的質問好想知道「這真的是現在年輕人的樣子嗎?」。不知道是不是國情差異,還是我目前所處的環境所認識的年輕人們因為在同一個學習體制內,普遍被篩出共同的人格特質,以至於我離真實有一段距離,在這本《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中,主要在談論二十五歲以下年輕人們獨有的「好孩子症候群」。
該症狀的年少者普遍缺乏自信,對待任何事物習慣性消極,不會主動爭取。乍看之下身懷爽朗氣質,實質上過於遵守規則,不喜歡競爭或突破現狀。認為處在群體中段是令他們感到最適合、自在的環境。
上述這些特徵是否與你認知的年輕人們模樣有所重疊呢?若有,那這本書提供一個讓你認識,並理解與他們相處的方式;若無,或許你也可以從中意外收穫在我們爾後的世代原來有這樣的特質,當與年輕人相處時,能夠與好孩子症候群連結,他們之所以會懷有這些行為傾向的原因從何而來。
金間大介的調查依據源自他授課處的年輕人們,考量到討論的是一個社會的現象,為了做出比較,他也委請在美國的友人用同樣的題目調查該處學生,進而比對在某些情境下美、日年輕人的行為差異。我想,裡面的諸多結果依憑我自己曾為年輕人,與我之後世代的年輕人相處的經驗加總,這本書所談及的行為模式大概不足一半適合用來解釋台灣年輕人行徑。當然,前面我也先打預防針,表示那有可能是我相處的人口基數不僅不足,還偏頗在基於單一科系可能會有的高重疊人格特質,所以,我讀到最後因為聯想不了的地方太多,以至於我比較像是用「原來還有這種現狀」的心態在觀察這群人的特質。
本書架構共有十章,第一章破題描述現代年輕人普遍不喜歡成為顯眼對象說起,第二章從不同分配邏輯連結年輕人行為決策的動機為何,第三章跟第四章分別從不從情境去談害怕表達意見從眾的影響有多深,第五章則從求職說明穩定是這世代的最高訴求,我認為跟第八章以保險至上的途徑求職有著相似性,第六章與第九章則都是在談「付出」,第七章我認為沒什麼重點,但第十章雖然是針對年輕讀者所寫(本書原先受眾是以三十歲以上讀者為主),給予的建議與鼓勵我認為是本書寫最好的部分。
年輕人變得更乖,聽起來是件好事,但如果好的代價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連買個飯看到攤位前沒人排隊就不敢去,連自我介紹都要抄上一個講的人的格式,只滿足薪水穩定對個人發展長期來看沒有幫助,成為特別一點也不好,這會是好的嗎?作者金間的立場肯定是踩在質疑上(不然就不會有這本書了),對於我、甚至對於就在這個年齡層的人而言,又是怎麼想的呢?我是覺得,就算是這樣,那不過就是這個世代不同於之前的人生價值,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對勁,是也會冒出「哇比我們這代還不積極」的念頭,可是假使對這代好孩子而言,對「挑戰」消極那就這樣吧,等到有動力的時候好好經驗那種刺激倒也不遲,當感覺來了,比較出與以往的差異,那就是成長經過自己的時候。
整本書談的內容都很淺顯易懂,當中,仍是有非常有力道的部分,那也是我特別喜歡之處:作者認為,好孩子症候群的形成原因大人們是得背負責任的。年輕人習慣等待完整的指示才行,遇到問題不會主動提出而是做出僵住反應,都是因為接著下來大人們會出面處理,會給年輕人們提供辦法解決,深深認為年輕人會因為挑戰失敗而站不起來。可是這些預設都是大人一味給予的,限縮了年輕人嘗試的機會。大人們的作法或許不是導致的主因,但確實是幫助年輕人形塑會有人來幫助我,而不會、也不必積極處理問題的態度養成。對新一代人而言,生活在怎樣的環境那都是大人們打造出來的,有時候我會對中老年人喜歡嘲笑現在年輕人是比爛草莓還容易受挫的行為感到不滿,或是擅自幫年輕人篩選可走的道路覺得不知所措,整個環境時空的打造絕對不會是斷裂且層層分明的,必然與上一代留下的殘跡促成什麼樣我們有著連綿不斷、無法一分為二的關係。
再者,年長者一以貫之認為年少者應該要找到興趣所在,或是一個努力的方向,這種說法在作者眼裡也不再是適用的鼓勵方式了。找不到有興趣的事,會不會有可能是這個人本身就對任何事都沒有,或產生興趣的容易程度很低呢?沒有興趣又怎樣呢?作者指出,如果是這樣的話,能夠找到想跟這群人工作的地方,或有這樣的人出現在周遭的話,那也是一種讓自己找到熱情的方式。也許有人有過那種「我做的事很不怎樣,但我很喜歡我同事」的工作,能不能從無聊中抽離,是至少讓生活、讓自己愉快的最基礎需求(抱歉跟馬斯洛沒關係)。又甚至是純粹找不到一件事可以做,先從所待的環境下手,即便成長過程是很難覺察的,專注一段時間,總會在回顧的時候獲得什麼,那就是與過去自己不同的證據。而用這樣的心態去檢視自己,肯定自己的過程就正在發生。
金間顯然是用非常低微的標準在鼓勵深陷好孩子症狀的人們,讀的感受是非常溫柔,而我想,好孩子症狀的人應該會更加有感。
雖然本書主題是在談世代的現象觀察,有些比喻我認為使用的並不精準,可以說與其作者所選擇的喻依我相信會有更好的,造成論述的力道不夠深刻。像是用Jump的王道系漫畫如今比較少立場鮮明的反派,逐漸被都是好人的作品給取代,以此說明是因為年輕讀者認為反派角色存在會讓人覺得不安,抗拒直率表達自己想法的行為趨勢。可是我倒認為劇情中存在全然反派設定的作品不再王道,是有更多漫畫家對於創作的期許中包含樂於在人性刻畫上下更多工夫,以此堆疊作品的韻味與可看性。也就是說,是讀者的口味變得朝更正面的刁蠻了,比讀者普遍畏懼在生活中表達關聯性更高。
好孩子症狀中我也有幾個符合,例如我覺得被稱讚會害羞,覺得奇怪,努力把自己埋在人群中(但我稱不上不喜歡競爭),喜歡穩定的生活,不足一半特徵有重疊。(假如)患有好孩子症候群的人們大舉建構下一個世代人口,主要會影響到進入職場的篩選環節,比較難從中找到有鑑別度的求職者,也可能進而篩選的標準就不再是以特質取勝,這樣變化會怎麼影響社會乃至國家競爭力,也許是比較需要擔心的(嗎)。至於我最想知道好孩子症候群是從何而來,比較有關聯的原因可能是大人為孩子處處著想所打造出的環境演變如此,僅此而已的話,我閱讀本書的動機是沒有被成功滿足的,覺得可惜。(不過主題跟書名都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