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但在疫情減緩之後,許多青少年卻仍然帶著口罩才敢出門,而且戴口罩的原因不再是害怕病毒,而是對自己的長相沒自信,害怕脫下口罩,覺得戴口罩的自己比較好看,不戴口罩就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鏡頭,這種對外觀的擔憂和焦慮就稱為「容貌焦慮」,也是我們這次想要探討的議題。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容貌焦慮?容貌焦慮的人心裡又在想些什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容貌焦慮?......
這些都是我們這次在探討「容貌焦慮」這個議題中想要解開的疑惑。
少年喜歡打扮自己,化妝、使用保養品,有些人單純是想讓自己變得好看,讓自己感到開心、更有自信。但也有另一部分的青少年是因為擔心自己長得不好看,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去改變自己的外貌,或者戴上口罩去遮掩自己的缺陷,沒帶口罩就不想出門⋯⋯。這種對自身外貌不滿意產生的焦慮就叫做「容貌焦慮」。
容貌焦慮症又稱為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可以說是一種精神障礙,患者會過度在意身體上一些很小或根本沒有人在意的缺陷,不斷照鏡子去確認自己的外表。患者通常會感到沮喪、自卑,他們會認為自己外表醜惡以至於害怕他人嘲笑羞辱厭惡,這種過度專注於外觀有缺陷的想法常造成痛苦而影響到社交與工作。
身在網路普及的世代,幾乎人人一台手機,青少年因此常常受到社群網站上別人的長相和眼光影響,常常拿自己去和社群網站上美肌開很強,或是有修過圖的人做比較,產生互相攀比的心理,總是認為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皮膚、身材沒有別人好,開始出現自卑的心態。
從問卷中,多數人認為臉上長痘痘、痘疤、眼睛下方的眼袋、或是作息不正常產生的的黑眼圈是導致一個人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原因之一。部分人則是因為外表而受到同儕嘲笑或是霸凌而產生容貌焦慮。
有容貌焦慮的人在社群網站上只敢表現自己最完美的樣子,發佈自己的照片時常常學網紅或藝人修圖、開美肌,變得只敢給大家看到修飾過的長相,害怕面對、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認為外表好看的人在社交上有一定的優勢或是為了給對方好印象等等的理由,而去精心打扮,特別裝扮自己,但是「容貌」在別人眼中真的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嗎?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外表、個性、興趣」這三項因素中,大多數(約57.1%)的人認為相較於外表和興趣,「個性」才是交朋友時他們主要看重的因素,而興趣又比外表重要。只有極少數的人(約14.3%)認為外表是交朋友時最看重的因素。
由此可知,對別人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外表,而是你最真實的那一面,你的說話談吐、行為舉止、才藝和散發出的自信,才是別人如何看待你的關鍵。
有些人會覺得打扮自己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這的確是一種說法,但這究竟是因為對自己的外表沒自信而打扮還是真的尊重對方?
同樣的,心境不同,這件事的意義和本質也會不同。與其認真打扮自己的外表,不如好好充實自己的內在或是有一技之長,更容易在對方心中留下好印象。
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因為有好的個性才使你發光發熱!
許多人對己沒自信的原因是因為皮膚不好、黑眼圈或是臉上長痘痘,但是這些東西是有機會改善的,可以嘗試少熬夜,確保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均衡飲食,少吃高鹽、高油脂的食物。除此之外,還要多運動、多喝水,讓身體細胞擁有足夠水分進行代謝運作,只要身體健康,氣色自然會變好。
前面有提到在社群網站上,大部分的照片的都是有修過圖或是美肌開很強,大家都只會把最好的一面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直看到那些人,久而久之就會把自己拿去和他們比較,就容易讓自己失去自信。因此,我們可以試著降低使用社交軟體的頻率或是盡量避免一直觀看、追蹤那些美肌開很強的人。
問卷調查中,我們也發現許多人產生容貌焦慮的原因是因為朋友的批評。
朋友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們的自信許多時候都是來自身邊朋友的稱讚,如果身邊都是喜歡嘲笑你的朋友,要保持自信就很困難。因此,選擇朋友時,盡量避免只會批評、攻擊別人的人,多和會鼓勵你的人相處,更有機會克服容貌焦慮。
在一群朋友之中,如果可以感到很自在,可以不用擔心他們對你的看法,他們會告訴你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差,稱讚你,告訴你你很棒,那對你來說就是良好的交友圈。
每個人其實都有他不完美的地方,如果我們只是一直注意那些地方的話,容易產生沮喪、失落的情緒。我們可以學習多欣賞、注意自己好的地方,照鏡子時關注那些地方就好,藉此來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