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期,到書店以及圖書館探尋的書籍主題略有不同。
小蘿蔔頭的時候,喜歡奇幻故事,無論是歐洲童話或者中國怪談。
「來吧~來吧,更多怪誕且神祕的故事,快進來夢裡面吧。」
隨著鬼怪作亂,或者精靈調皮搗蛋,氣氛如何詭譎,情節如何荒誕。
小腦袋裡堆疊著對神秘力量的嚮往。
對世界有著太多寬廣的想像。
「快點長大吧,長大就可以冒險了吧。」
在高中以前求學時期,開始感受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地方,然後感覺挫折。
看朵朵小語這類柔軟的句子,試著安撫那個不那麼聰明,而四處碰壁的自己。
看星座書,試著解讀那些身邊重要的人們內心的話語。
看狗血的戀愛情節,像是也走過一回。(即便現實是更加懵懂無知。)
大學的自己,對未來相當迷茫,變得更加孤獨,不曉得可以往何處前進。
像在大海之中飄蕩,偶爾被愛與不愛的,求而求不得等等的生命經驗擊沈。
未來的自己是什麼形狀呢?現在的自己又是什麼模樣?
如在迷霧之間。
讀著村上春樹的音樂、料理,深到不見底的井、森林、畫作、生命中重要的人的消失。
吉本芭娜娜的海洋、雨、緩慢的時間、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流動。
好像讀得懂生命的寂寞。(又好像只是讀個表面,讀個氣氛,讀個頹廢。)
一邊閱讀(嚓拉嚓拉地翻頁著),一邊書寫(喀拉喀拉敲打著鍵盤),
試圖闖出一條路。(途中跌跌撞撞並懷疑自己)
出社會之後,有好一段時間中止所有閱讀。
生命有太多困頓。
對未來變得更加疑惑。
頹喪地,像是馬上要終結自己。
又在眼淚中,苦澀地想著:
活一天,就是一天。醒一天,就鼓勵自己再前進一天。
拖扯著自己,繼續活著。
必須工作,才有金錢維持生活。
所以看財經。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一本接著一本讀著。
如何記帳,如何存錢,如何投資,如何如何才能賺大錢。
如何退休。
賺大錢什麼的,是為了退休,是為了不再工作。
心底滿滿都是這些聲音。
「不要談理想,好不好。」
有什麼比被不了解自己的定位而在社會中被摩擦,蹉跎著生命更痛苦。
也讀:人與人到底怎麼相處。
還讀:怎麼與自己和解。
並且讀:靈魂的規劃。
企圖讀: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沒辦法克制地,像是毒癮般地讀:怎麼樣才能擁有財富,然後獲取能更多休息的時間。
一路走來,也許更想知道的是怎麼讀懂生命?然後如何讀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