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火塘|學術場域的原住民族文化實踐

更新於 2021/03/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明天就是春分了。上週我們談了原住民作家的歷史書寫,其作品的歷史性與歷史學界認定的歷史不同,也跟主流歷史小說習以為常的不同,這差異來自於口述傳統的文化採用文字展開書寫活動時的異文化扞格,而這並非文學領域所獨有,在學術界也清晰可見。
我們可能認為,學術界有統一的科學標準,從事學術研究的原住民有清晰的準則可資依循,寫出來的學術文章理當與其他學者一樣,這當中應該沒有什麼觀點差異的空間吧,但這並非實情。當前的國際學術是以歐洲文化為骨幹而建立,其特色包括絕對的科學真理、線性思維與論證邏輯、客觀非個人性的表述方式等等,全都與原住民族口傳文化的基礎精神背道而馳。
傳統學界人士很難理解原住民學者為何要違背學術的客觀誡命,非要從個人論起,往往將這一點當作原住民學者能力不足(無法從事客觀研究)的證明。而實情是原住民學者出身與西方科學傳統截然不同的口述文化傳統,即便進入學術領域,也很難徹底褪去母體文化的眼光,再加上從原住民的眼光看來,講求絕對性的西方科學委實千瘡百孔,原住民學者於是試圖挑戰學界的經典書寫,試圖在終結政治殖民之外也終結以科學之名持續運作的文化殖民。
毛利學者史密斯Linda Tuhiwai Smith)可能是這領域最著名的原住民學者,她的專論《方法論的解殖民》(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初版於 1999 年,堪稱原住民族方法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往往也最受非原住民學者推崇。但這可能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思想比其他同類作品更引人深思,而是因為與其他方法論作品相比,《方法論的解殖民》的寫法與傳統學術寫作幾無二致,對西方學者來說沒有理解上的困難。相對的,有些原住民學者希望突顯原住民觀點,採用非主流的寫作方式,在學術論文中加入個人經驗性、非科學性的文字,此外可能還有出人意表的結構安排,都令西方學者感到困惑和排斥。
原住民文化色彩愈強的學術專論愈不容易受到學術界的青睞
威爾森Shawn Wilson)的《研究就是儀式》(Research Is Ceremony)就是這樣一部令許多西方傳統學者感到困惑的著作。威爾森是來自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克里人(Cree),而他在這不到 150 頁的小書裡處處違反一般的學術規範。他費心解釋在學術寫作外動用故事文體的原因,並且把前言和結論寫在一起。在說明研究主題的章節裡,他沒有像一般的論文那樣,先有個鉅細彌遺的文獻回顧,透過此種方法正當化自己的研究,卻錄下他寫給兩個兒子的信來作為說明。
Sources: Amazon
威爾森在信中提到,這些書寫攸關他之為一個原住民、之為一個克里人。但我們有相當的理由懷疑有多少非原住民學者認真對待這樣一封信,又有多少學者思考他所謂的「原住民的研究典範」或者「原住民族的研究方法」。多數學者不是不能接受論文裡出現敘事,但那應該要以引用文字的方式出現,也就是說,敘事應該經過學術剪裁而呈現。但威爾森將私人書信、傳說故事等非學術性的文類與學術論文等量齊觀,並且揉合成一個新的體裁,其實目的就在於挑戰號稱客觀絕對放諸所有文化皆準的西方知識霸權。
有些學者對此不能接受,認為原住民要發揚文化或傳統,大可前往文學領域,為何要來禍亂學界?這個問題乍看頭頭是道,其實已經默認了只有歐洲文化為基底的知識才是知識,而這正是史密斯《方法論的解殖民》所強力批判的認知預設。
你還堅信西方科學建構起來的唯一價值觀嗎?是的話,不妨考慮原住民提出的忠告:或許你可以把科學當作你的工具,而不是你的主宰。今日火塘話題在此告一段落,請火塘諸君讀取【原獨語錄】一則,並期待下次火塘再見。
原獨語錄 005|已知用工具。
avatar-img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非原住民以殖民史料為基礎寫成的歷史小說,泰半無法引起原住民的共鳴,原因就在於「作為形式的歷史」和「作為內容的思想」兩者之間的分野。就藝術論藝術,以殖民史料為基礎的小說自然有其獨立於政治社經議題的價值,但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史料的殖民性本身正是其不易被當成批判工具使用的原因。
就跟《秘密河流》一樣,《葉子做的房間》也是滿載殖民反省的小說,不過正如一篇書評的標題〈看進殖民之眼〉所指出,再用力的反省也是墾殖者的反省,墾殖者的過去,墾殖者試圖和過去和解的努力。我們還是不能將這類作品輕率的認定為是原住民族角度的反思。
原運者經常在對手的文化和邏輯內作戰,這一點是所有原運者都必須認清的現實,如果不認清這一點的話,在在許多議題上都會不自覺的落入陷阱。對於非原住民來說,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太多人不知道原住民已經被迫使用對手的邏輯來玩對手的遊戲,還以為原住民佔了國家的便宜。
原住民的世界是以儀式建構了基礎框架,也以儀式規範實質內容,因此外界若想認識原住民族,首先就必須認識儀式。而作為儀式的道歉本身不該被計算次數,因為儀式不是一次性的活動。當道歉者計算著已經道歉一次了,已經道歉第二次了,已經道歉第三次了⋯⋯,他等於一次也沒有道歉。
原住民透過「儀式」而將資源的取用整合進入社會生活的其他面向,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而在現代國家的制度下,資源取用的活動是以比部落活動大得多的規模在進行。國家的行政和法律有類於部落內的儀式規範,但那是一種權利與權力的主張,缺少一種人依附於土地的倫理觀,才會經常性的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提出族群文化圈(ethnospheres)概念的加拿大人類學家戴維斯(Wade Davis)不僅觀察一般所謂的人文知識,也觀察原住民族圍繞著自然環境而建構的知識。長達四十年的研究讓他做出一個簡潔扼要的結論:「我們西方人對自然世界的理解,跟所有的原住民族都不一樣,是一種文化上的異常。」
非原住民以殖民史料為基礎寫成的歷史小說,泰半無法引起原住民的共鳴,原因就在於「作為形式的歷史」和「作為內容的思想」兩者之間的分野。就藝術論藝術,以殖民史料為基礎的小說自然有其獨立於政治社經議題的價值,但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史料的殖民性本身正是其不易被當成批判工具使用的原因。
就跟《秘密河流》一樣,《葉子做的房間》也是滿載殖民反省的小說,不過正如一篇書評的標題〈看進殖民之眼〉所指出,再用力的反省也是墾殖者的反省,墾殖者的過去,墾殖者試圖和過去和解的努力。我們還是不能將這類作品輕率的認定為是原住民族角度的反思。
原運者經常在對手的文化和邏輯內作戰,這一點是所有原運者都必須認清的現實,如果不認清這一點的話,在在許多議題上都會不自覺的落入陷阱。對於非原住民來說,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太多人不知道原住民已經被迫使用對手的邏輯來玩對手的遊戲,還以為原住民佔了國家的便宜。
原住民的世界是以儀式建構了基礎框架,也以儀式規範實質內容,因此外界若想認識原住民族,首先就必須認識儀式。而作為儀式的道歉本身不該被計算次數,因為儀式不是一次性的活動。當道歉者計算著已經道歉一次了,已經道歉第二次了,已經道歉第三次了⋯⋯,他等於一次也沒有道歉。
原住民透過「儀式」而將資源的取用整合進入社會生活的其他面向,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而在現代國家的制度下,資源取用的活動是以比部落活動大得多的規模在進行。國家的行政和法律有類於部落內的儀式規範,但那是一種權利與權力的主張,缺少一種人依附於土地的倫理觀,才會經常性的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提出族群文化圈(ethnospheres)概念的加拿大人類學家戴維斯(Wade Davis)不僅觀察一般所謂的人文知識,也觀察原住民族圍繞著自然環境而建構的知識。長達四十年的研究讓他做出一個簡潔扼要的結論:「我們西方人對自然世界的理解,跟所有的原住民族都不一樣,是一種文化上的異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出於國家在制定語言政策及其運作的好奇,我對於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實施的語言政治特別感興趣。我想,如果我掌握或了解這統治技術的實體,那麼我就能沿著它進入殖民地作家在語言與文學的思想領域。而對評論者或研究者而言,他們比什麼都看重這種文學思想的特質。   我看到《印地語公共領域:1920-1940 民族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透過觀察文本的生成,可以發現Walis兩種詩意的生產機制:以安排情節而引出情緒的「張力」,以及透過超現實或象徵的方式形構「疏離」之感。從世界文學的視野切入,Walis可謂建立了原住民的文類傳統,更在藝術性的形式與內容層面深造。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出於國家在制定語言政策及其運作的好奇,我對於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實施的語言政治特別感興趣。我想,如果我掌握或了解這統治技術的實體,那麼我就能沿著它進入殖民地作家在語言與文學的思想領域。而對評論者或研究者而言,他們比什麼都看重這種文學思想的特質。   我看到《印地語公共領域:1920-1940 民族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透過觀察文本的生成,可以發現Walis兩種詩意的生產機制:以安排情節而引出情緒的「張力」,以及透過超現實或象徵的方式形構「疏離」之感。從世界文學的視野切入,Walis可謂建立了原住民的文類傳統,更在藝術性的形式與內容層面深造。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