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婚平議題:一個社會現象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發現不少台灣現有的安親班生活作息及空間大小,對男童比較不利。原因在於,安親班大多空間狹小,人口密集。男孩的活動量普遍比女童大,需要更多的活動空間,但是安親班的環境並不會因此改變,甚至有所調整,因此男童不得不比女童做更多的妥協,而且更容易在適應的過程挨老師的罵。
其次,安親班的生活作息相當緊湊,而且幾乎以閱讀、書寫之類的靜態活動為主,不需要太多的活動量。活動量大的人往往不小心就觸犯規則被責罵、處罰。此外,安親班的老師、行政人員,女性佔壓倒性多數。我們社會對女性的教養──偏好將女孩塑造成乖巧、聽話、文靜、守秩序的樣子,於是,她們也有意無意將這種偏好衍生出來的教養模式,運用在安親班的學生,比較不會關照、留意男童的需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清末民初,一些中國女性是「自由戀愛」運動的受害者,也是「基督教一夫一妻」與「傳統一夫多妻」兩種價值觀與制度衝突下的受害者……
以下內容與其說是某人的工作回憶,不如說是簡要描述一家教科書出版社在性平、婚平爭議的衝擊之下,教材編輯自主權受到威脅,並且逐漸削弱的過程。用最白、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性平教育被「黑」的故事……
2016年12月4日早上,雀榕吃力地從床上爬起來,儘管睡了七個多小時,依然無法完全掃除昨天下午久立在凱達格蘭大道所累積的疲憊。 據說下一代幸福聯盟、拯救台灣聯盟、守護家庭聯盟等團體將號召幾十萬人上街,反對民進黨政府推行同婚合法化政策,於是好奇心重的雀榕便從桃園北上一探究竟。果不其然,有不少身著白衣
男人有眾多逃避現實問題及排遣苦悶的管道、方法,可是女性若是採用這些方法澆愁,產生健康及心理問題,「我們的社會」會有同樣的包容度嗎?
什麼時候我們社會「才會」用「人權」與「世代正義」來看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的問題?否則,一昧地以「維持社會秩序的難易」當作真理,來看那些「多出來的男性」,這好像是把「那些過剩的男人」當作是「社會的未爆彈」……
如果「香火」觀念不變,生肖之類的迷信繼續作祟,台灣社會的人口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而且我們還會持續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清末民初,一些中國女性是「自由戀愛」運動的受害者,也是「基督教一夫一妻」與「傳統一夫多妻」兩種價值觀與制度衝突下的受害者……
以下內容與其說是某人的工作回憶,不如說是簡要描述一家教科書出版社在性平、婚平爭議的衝擊之下,教材編輯自主權受到威脅,並且逐漸削弱的過程。用最白、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性平教育被「黑」的故事……
2016年12月4日早上,雀榕吃力地從床上爬起來,儘管睡了七個多小時,依然無法完全掃除昨天下午久立在凱達格蘭大道所累積的疲憊。 據說下一代幸福聯盟、拯救台灣聯盟、守護家庭聯盟等團體將號召幾十萬人上街,反對民進黨政府推行同婚合法化政策,於是好奇心重的雀榕便從桃園北上一探究竟。果不其然,有不少身著白衣
男人有眾多逃避現實問題及排遣苦悶的管道、方法,可是女性若是採用這些方法澆愁,產生健康及心理問題,「我們的社會」會有同樣的包容度嗎?
什麼時候我們社會「才會」用「人權」與「世代正義」來看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的問題?否則,一昧地以「維持社會秩序的難易」當作真理,來看那些「多出來的男性」,這好像是把「那些過剩的男人」當作是「社會的未爆彈」……
如果「香火」觀念不變,生肖之類的迷信繼續作祟,台灣社會的人口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而且我們還會持續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延續前篇討論的內容這篇我們將從台灣性騷擾防治的歷史接者討論性騷擾法規現行可能存在的挑戰 (三)台灣性騷擾防治歷史 受社會文化的影響,過去在父權體制下的台灣男性被期望扮演主導和控制的角色,而女性則被期望成為順從和低調的個性。藉此,受傳統性別角色期望影響的台灣人,無論受害者是男是女都會因為受到社會眼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孩子重新編班上三年級,卻在班上面臨各種困擾,包括值日生任務、點數制度以及運動會上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和其他同學們都面臨班導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及運動會時的不公平對待。家長面臨孩子的疑問和班導的作為,感到困擾和焦慮。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
Thumbnail
延續前篇討論的內容這篇我們將從台灣性騷擾防治的歷史接者討論性騷擾法規現行可能存在的挑戰 (三)台灣性騷擾防治歷史 受社會文化的影響,過去在父權體制下的台灣男性被期望扮演主導和控制的角色,而女性則被期望成為順從和低調的個性。藉此,受傳統性別角色期望影響的台灣人,無論受害者是男是女都會因為受到社會眼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孩子重新編班上三年級,卻在班上面臨各種困擾,包括值日生任務、點數制度以及運動會上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和其他同學們都面臨班導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及運動會時的不公平對待。家長面臨孩子的疑問和班導的作為,感到困擾和焦慮。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