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能選一本筆記書陪你度過困頓、迷惘的時刻,一本寫滿古文金句的經典《栗山筆記2》會是你腦中的選擇嗎?我最近回頭讀道德經、資治通鑑、論語與算盤(日本現代金融之父-澀澤榮一先生著作),每次重讀總有新的領悟。
經典或許不僅僅是有名、好看的書,而是值得你重讀,而且每次重讀又都會有啟發的書。如果是我,我真的會想挑選寫滿古文金句的經典現代新解,像是擅長用古文金句跟運動故事來比喻人生的栗山英樹教練的《栗山筆記2》,讀的時候也很讓人內心震動,一個體育背景出來的教練,卻能旁徵博引古文群書,且談的不只是棒球場上用人、比賽的戰略思考,更談如何待人處事,談決策時的心境,談脆弱中的堅持。(>>>延伸閱讀:《栗山筆記》:回應經典,展現亮點,生成觀點的「栗山筆記法」)
以下是我從書中整理出的「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原則」,結合我在教學、帶運動員、或企業輔導中常遇到的案例,送給正在尋找方向的你。這 7 個行動金句是:
⇨要幫助人不要當「濫好人」,能承擔衝突才能選對方向
⇨學會「設界線」,不是隨便說「可以」
⇨找到你願意承擔一切的價值信念
⇨準備比運氣更可靠,每場敗仗都有跡可循
⇨書寫溝通不只是紀錄,更是給未來自己的提醒
⇨強大與溫柔並行,才是真正的領導者特質
⇨逆境不是壞事,而是真心努力者的珍貴禮物
這些金句在寫文編排時,我不刻意安排跟小標題完全一樣,但意思相同,我覺得更值得玩味。如果你也是栗山英樹教練的粉絲或是棒球的愛好者,《栗山筆記2》中有更多的案例跟故事,真心建議你買來看看唷!

▋原則一:要幫助別人,先練習能夠承擔衝突
栗山英樹引用京瓷集團稻盛和夫名言:「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意思是:你一直當個和氣的人,反而會讓整個團隊陷入更大的錯誤;真正的善,是明知道這樣說不討喜,卻仍選擇說出對的話。
書中提到在挑選WBC經典賽選手名單時,明明知道B選手很努力,練習態度好,跟大家也熟,氣氛很穩,甚至過去有過交集也很欣賞他,但是在關鍵的抉擇點時,栗山教練說:「我知道他很穩,但現在需要的是能打穿對手壓制投手的爆發力。A選手最近那種『打到全場定格』的氣場,是我們去年沒有人能給的。」
「我知道B會很難過…,但我不能讓個人情感凌駕判斷。」但栗山教練清楚,不能盲目地展現慈愛,必須認真找出對選手來說什麼才是對的、好的、正確的,必要時要拿出嚴厲的一面。「如果我們不選A,只因為怕B失落,那才是真正的殘忍吧。」選擇對的事,不等於選擇最輕鬆的事。表面慈愛無法幫助對方,貫徹無情才能幫對方成長。
做對的事,說對的話,下次當你面對選擇時,你也可以問問自己:「我這麼做,究竟是出於真心對團體負責,還是只是怕自己不被喜歡?我這次的選擇,道底是出於信念,還是出於怕失去關係?」能承擔衝突,做對的事,才真的能夠幫助到別人。
▋原則二:學會設界線,不要什麼都說「可以」
書中談到「自處超然,處人謙然,有事斷然」,意思是:我們要在內心保持穩定,面對人有謙虛,做決定時果斷。
栗山教練回憶,在球隊裡,他曾注意到一位年輕選手,每次教練問他:「這樣可以嗎?會不會太多?累不累?」他總是笑笑地說:「沒關係,我可以!」但每次集訓結束,教練一走,他就一個人坐在練習場角落,靜靜拉著筋,神情沈重。
直到有天早上,他沒來訓練,醫療團隊報告才發現:他腰傷已經拖了一週,從不開口講。
「你為什麼不說?」栗山教練問他。他低著頭回答:「我怕說了,會讓你們覺得我很弱,或者我不努力……」
那天之後,栗山教練在筆記裡寫下這一則:「過度壓抑的善良,是團隊潛在的爆點。」一個總說「我可以」的人,很可能其實是「不敢說不」的人。
願意誠實反映自己狀態的選手,才是有能力長期走下去的選手。別讓自己總是扮演那個無條件接單的便利貼,好像隨時都可以,什麼機會都不想錯過,也讓團隊誤以為你永遠都撐得住。當你可以向教練、隊友真誠地說出「我需要幫助」,這不是示弱,是負責。
下次當你面對「自己也不是很確定要不要答應」的邀約時,可以問問自己:「我說的這個『可以』,是出自真心,還是出自害怕失望別人?」
▋原則三:「第一義」:找到你願意承擔一切的價值信念
在選拔球員的過程中,栗山教練提到他腦中經常浮現三個字:「第一義」。
什麼是第一義?這是上杉謙信的武士訓練中出現的古詞,意思是:「一個人真正的寶物,不是物質的能力,而是內心的信念。」
有次在國家隊訓練營,我們正在討論一位很有潛力的選手。他的球速快,反應好,數據亮眼。但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直到有天我走過重訓室,看見他在抱怨:「這些體能訓練根本沒意義,浪費時間,我才是主力投手欸。」
那一刻我明白了。技術可以練,速度可以追,但心態裡那份「為團隊而戰」的謙遜和覺察,才是最難養成的。誠如謙信公在《家訓十六箇條》中強調心靈的力量,這16箇條又被稱為「寶在心」,也就是真正的寶物其實就在心中。當心被物慾趨使,就無法冷靜,心沾染驕傲自滿,自恃過高就會不小心傷害人且渾然不覺。
因此「第一義」變成栗山教練挑選12人名單時的思考,他會先看看這位選手有沒有武士的靈魂,因為「信念不是你喊口號時說的那套,而是你在無人注視時的選擇。」如果你今天也在選工作、選目標、選路走,別問「哪個比較光鮮」,而是問自己:「我現在做的努力,是因為我信這條路,還是怕被人說沒用?」「如果走這條路遇到困難了,我願不願意繼續撐下去?」
▋原則四:「沒有不可思議的敗仗」:輸了,是因為你的準備不足
栗山教練說:「成功可以靠運氣,但輸一定有原因。」江戶時代的藩主松蒲靜山先生的《劍談》中也提到:「有不可思議的勝利,無不可思議的敗仗。」雖然有幸運獲勝的時候,但敗仗一定有其理由,因此切勿輕看準備的重要性。
像是在經典賽的某場關鍵時刻失分後,回到宿舍開檢討會,選手看起來心情也十分低落沮喪,因此栗山教練對他說:「你覺得今天輸的關鍵是什麼?」他愣了一下說:「運氣不好吧,打出去剛好被接到。」
但栗山教練沒有說破,卻心裡很清楚,在賽前模擬練習時就發現他對變速球的反應慢半拍,也記得曾提醒過他:「投手很會藏球,得早做準備。」只是他沒太在意,還笑說:「教練,我用經驗打。」結果這場因關鍵失分而輸球,才讓他第一次理解:「所有的敗仗都不是突然發生的。」
不只是體育,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運氣好跟運氣不好的時候,好運不會一直在。但論語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事前準備,不只是務實,更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誠意。生活中也是,說話前要想好要說什麼再說話,行動前先想好方向跟目標再行動,每天記錄下選手的狀態、氣氛、習慣,就連每一場比賽前的心理節奏都會筆記下來,就是為了關鍵賽事時的調度做準備,有準備,就能有效防範迷惘、困惑、卡關、瓶頸等問題。
人生的迷惘不會是一夜形成,也不能靠一次衝刺就完全解決,都是日積月累的準備一一解鎖的。我們都可以練習書寫「失敗筆記」,在每次失敗後或挫折時,寫下三件事:當時的判斷、可能的盲點、未來如何避免,就能為下次行動先做準備了。

▋原則五:寫下來,不只為了記憶,更是為未來能再次看見自己
書中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栗山教練用兩個層面來解釋,一個是如何可以更讓人感受到你溝通的誠意?另一個是如何透過正確的訊息傳達連結情感甚至提醒自己。
像是栗山教練要公布確定的名單時,其實可以用打電話或是寫訊息的方式告知這件事情就好,但是他說:口頭講我很期待你唷,跟書面寫我很期待你唷,就算內容相同,對方接收的方式也不一樣。直視對方的瞳孔,把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上,用指尖施力說:「我很期待你唷!」這樣能傳達給對方的期待感肯定特別大。
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說當面口語說一定勝過文字傳達訊息,雖然文字訊息少了些情緒跟熱忱,但這些訊息的記憶,會和情感相互連結,強烈的情感結合的詞語,即使放了5年10年若再次看到,也能留下氣息。栗山教練還說:「而手寫文字更會讓看到的人,可以根據鉛筆筆芯的濃度、硬度,從文字中讀出各種表情,像是字寫很大、間距很寬,跟字寫細小塞得滿滿滿的人,心中想的事情,在讀他文字時會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跟想像。」這段描述確實很讓我驚豔,要在這麼高壓的訓練情境下,還要能夠顧到這麼體貼入微,甚至連溝通方式都想到。
或許,這就是栗山教練為何勤寫筆記的原因吧!如果你也想像栗山教練一樣,不妨問問自己:「如果這本筆記五年後被我自己翻閱,我希望從中看到什麼樣的自己呢?」
▋原則六:強者不只是撐住壓力,而是願意溫柔地回頭照顧團隊
「不頑強,就無法生存;不溫柔,就沒有資格活著」這句話,是我覺得書中最有力的職場哲學。
書中描述栗山教練在挑選球員時,不只看爆發力,更重視選手在休息區能不能穩定團隊的心(有點像是休息室隊長的那種帶動能力)。栗山教練一直記得,某年經典賽有位大學長級球員知道自己不是先發選手,卻依然每天早上第一個到練習場,幫忙設定機器、協助新人熱身,賽後還會一一拍拍學弟的肩膀說:「今天你守得不錯,下一場更穩。」
沒選上先發的人,很可能心裡都會不平衡,但是他卻選擇把能量用在幫助團隊上,這就是「帶得起氣氛」的力量。因為休息室中30個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是主力,但每個人都能是讓團隊穩定的核心力量。這位大學長展現出來的,是覺得「累了但還願意為球隊多付出」的溫柔信仰,你也有那個再累都想幫他承擔起來的人嗎?或許溫柔、堅韌正是你源源不絕的力量源頭。
▋原則七:逆境使人生,真心努力過的人,不論輸贏都是成功
這句話,是我最想送給所有年輕人的結尾金句。
書中提到:「人如果只靠自己,什麼都辦不到。真心努力過的人,成功或失敗,不過就是身上的碎屑而已。」有次練完球,一位剛落選名單的選手在場邊擦著汗,低聲說:「我真的盡力了,但還是沒被選上,我到底還有沒有價值?」
栗山教練拍了拍他的背說:「你知道嗎?你沒被選上,是因為我們想要讓你累積更多經驗,而不是你不夠好。」他眼眶泛紅說:「可是我真的很不甘心。」栗山教練鼓勵他:「真正的懊悔,不是流淚,而是你咬牙切齒地想變得更好。你現在的感受,就是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開始了。」
努力不是保證成功的保險單,而是讓你面對失敗時仍能抬頭的底氣。把每一次迷惘當作一場鍛鍊,你會越來越懂得怎麼帶著熱情走長路。

▋ 人生從不是比快,而是比誰能踏實地活得深
有時候,我們總以為努力,是為了要站上某個舞台,得到某種掌聲。但《栗山筆記2》告訴我們:「真正的努力,是為了在沒有掌聲的時候,自己也能看得起自己。」就像棒球場上的備投選手,未必每場都能上場,卻每天準時熱身、練球,因為他知道——不是上場那一刻才叫貢獻,而是從他願意為球隊準備開始,就已經是隊伍的一份子。
運動員人生的「球季」還很長,你我的生涯也有千萬種可能,不必急著當 MVP,不需說我都懂了,而是先好好記下此刻的困惑,先學會當個可靠的隊友。問問自己:
- 我現在最在意的事,是為了誰而在意?
- 我現在正在準備的,是哪場人生比賽?
- 如果人生是一場球賽,我的站位,是我甘願的嗎?
願你把《栗山筆記2》中的這七則金句,寫進你自己的心中或筆記裏,如果你是個總是想得太多、卻常找不到突破口的人;如果你曾在成功邊緣感到自我懷疑;如果你正經歷生活的迷惘與不確定,或是單純是像我一樣的筆記迷,你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勇氣跟啟發。」
-------------------------------------------------------
《栗山筆記2》作者簡介
栗山英樹(Hideki Kuriyama)
生於1961年。東京都出身。曾就讀創價高中、東京學藝大學。1984年以內野手身分,透過選秀外入團加盟養樂多燕子隊。新人年就站上一軍舞台,後來成為巧打俊足的外野手,1989年拿下金手套獎。1990年球季結束,在傷勢和病症雙重打擊下引退。引退後以球評、體育媒體人的身分,傳遞棒球及其他所有體育的魅力,同時擔任白鷗大學的教授執教鞭,活躍於各個領域。2011年11月,就任北海道日本火腿隊總教練。總教練第一年拿下太平洋聯盟冠軍。2016年二度稱霸太平洋聯盟,並且達成日本一,榮獲正力松太郎賞。2021年11月卸任北海道日本火腿隊總教練。同年12月,就任日本棒球代表「日本武士隊」Top Team總教練。2023年3月拿下WBC冠軍。同年5月,卸任日本代表隊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