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發展的兩手策略:從救火隊長到人才系統架構師的 4 個核心提問 (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集團)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來上課有用嗎?有這時間,我還不如回店裡頂一個班。」

學員的提問,做為培訓師跟企業內部顧問,這是我們必然要能夠跟主管們說明的工作挑戰。

​我懂那種感覺,你錯過了跟女兒的視訊,每天被群組爆炸量的訊息轟炸,換來的卻是 Line 群裡永無止盡的 @你 訊息。你以為你的工作是巡店、做報表、規劃區域發展、研發與落地新品,結果卻成了超級人力調度員,甚至時常要頂班站吧台。夜深人靜時,你心裡都在問:「我每天都在救火,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開始『管理』?」。

​你確實是公司的「超級救火英雄」,但今天,我們要用 4 個靈魂拷問,聊一聊讓你會有些不舒服的現實話題:你每天的「親力親為」,其實正在系統性地勸退你最想留住的人才。

raw-image

▍ 1. 「超級店員」陷阱:為什麼你越能幹,下屬越無能?

​請問你:當製冰機壞了、物料叫錯了、遇到超級奧客了,你的第一反應是衝上前親自解決,還是引導部屬思考他該怎麼處理呢?

​許多優秀主管在課程中坦承:「情況緊急,我們這樣處理比較快呀!」沒錯!你動作快、反應靈敏,能一個人頂兩個人,遇到突發狀況,你總是那個能俐落收尾的專家。結果呢?你越是能幹,越熱衷於親力親為,下屬越習慣把問題丟給你,他們連思考 30 秒的意願都沒有。

​這是一個殘酷的真相:你扮演「超級店員」時最大的陷阱就是,你正悄悄剝奪了員工的成長機會。管理學之父羅伯特·卡茲(Robert Katz)曾說:「#管理就是利用資源實現目標。」你的時間和能力,是公司最貴的資源,但不該被用來代班或當人工 SOP。當你事必躬親時,你以為你在救火,其實你正在剝奪員工建立「#自我效能」(Yes, I can)的信心。

​你可以想像一下,一位新上任的店長,每次遇到客訴,都立刻求助區經理。區經理為了省事,總是在電話中直接給出「正確答案」或是他自己的回應。結果,這位店長在六個月後仍無法獨立處理任何中高難度的突發事件,這就像家長忍不住幫孩子寫作業一樣,他的軟技能量表中的「人際理解」和「衝突調節」依然沒有提升。

​調整的第一步是知道: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提問」,而不是「給出答案」。要想擺脫救火,你必須先戒斷自己想當「英雄」的癮。這才是從「超級店員」轉型為「領導者」的第一步。

raw-image

▍ 2.員工說:「我不想活得像你一樣累」而拒絕升遷時,該如何讓人願意自己往上爬?

​你手下最能幹的正職,績效卓越,你問他要不要晉升,他一句話就能讓你的心臟就涼了半截。「不想活得像你一樣累」的拒絕,不是因為懶惰,而是他們看到著你那張被 Line 訊息炸到疲憊不堪的臉,手機總是 24 小時待命,卻忙到沒時間吃飯,或許在你眼裡,升遷是獎勵;但在他們眼裡,這個「責任」等同於「懲罰」。

​但這背後的核心,其實是單一的職涯路徑問題。許多優秀的一線手搖飲員工,他們真正熱愛的是「職人」的成就感(例如能調配出一杯完美的飲料),而非「主管的鳥事」(開會、寫報告、處理人際關係)。如果公司只有「往上爬當店長」一條路,就會讓那些對品質控管或教育訓練有熱情的人才流失。

​要突破人才天花板的關鍵,在於提供 #多元職涯路徑。我們必須使用 IDP(#個人發展計畫表),透過「少說、多聽、多問」 進行一對一輔導,來挖掘員工的價值觀排序,瞭解他到底更看重崗位、職級、還是工作環境,才能用非金錢激勵對症下藥。

​例如透過深入一對一聊天發現,有位員工對於「品質控管」特別擅長,主管不是只有一條路徑的強迫他接營運管理職,或許能將他培養成「QC品保專員」或「內部講師」,授權他設計訓練流程,用職涯的橫向發展來肯定他的價值。

​一個人才的發展,就像你在買股票一樣,不能只追求現在「帳面上的股價」,還要看這家公司未來「有沒有長期的成長性」,透過IDP 輔導對談深入探索,提供多元路徑的同時也暗示員工:跟著你,他們真的有前途。

raw-image

▍ 3. SOP 如此完美,為何還是被「雞毛蒜皮」的小事打敗?

​許多主管如我過去一樣,錯誤地以為只要 SOP 寫得夠清楚、稽核做得夠嚴格,店面就能順利運營。但事實是,當團隊處在公事公辦的狀態下,且成員間沒有情感連結時,就很容易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

​我們不妨可以問問自己:上一次花時間與團隊進行非工作相關的深度對話是什麼時候?是兩週前,還是已經 3 個月沒有好好跟夥伴聊聊?

​管理者的學習,有時要試著從「#控制」轉向「#連結」,例如安排一個輕鬆的午餐會,分享彼此事業上的「生命溫度計」,關心一下他的生活以及遇到的人生挑戰,當員工聽到那位平時總一板一眼、出奇嚴格的店長寫下了他曾遭遇過的挫折跟怎麼走出負面陰影時,員工對他的理解和同理心會瞬間提升,隔閡感也就會消失大半。

​管理學大師 Fiedler 曾說過:「#任務愈難關係愈重要。」連鎖餐飲業的尖峰時段就是戰場,任務難度極高,此時如果沒有團隊信任和心理安全作為基礎,一點小摩擦就會導致團隊關係迅速崩解。這就像你跟你外派的戰友們一樣,你們的交情不是靠工作 Line 群組建立的,而是靠半夜在新加坡街頭吃沙嗲、喝啤酒、吐槽對方做過的傻事時建立的。

​人在一起叫聚會,只有心在一起,才能稱為團隊,團隊中的你不是一個完美不會出錯的 SOP,而是展現你的人味,拉近距離,才能快速修復跟夥伴的關係。

raw-image

▍ 4.擺脫救火循環:如何從「掌控流程」轉向「賦能領導」?

​有點顛覆我們既有想法的是,連鎖餐飲業的高原期從來都不是發生在「業績卡住」的天花板,而是「人才供應鏈」斷層上。你試想看看,業績能不斷突破的關卡不會是店數,但「人力黑洞」和「突發狀況收尾」卻是管理上的無底洞。如果你有上述的感覺,就表示我們持續合格輸出管理人才遇到了瓶頸,這時,必須誠實問自己,我現在的管理方法真能帶領團隊打未來的仗嗎?

​而要擺脫救火循環的挑戰,其實更多的是心態上的挑戰。要從「#親力親為」轉向「#領導賦能」,你需要遵循「診斷、賦能、追蹤」三階段循環,而其中「賦能」的關鍵在於提問。

​首先是診斷,運用人才盤點九宮格分析部屬是「中堅力量」還是「潛力之星」,績效跟軟技能必須同時考核,將員工從「模糊的感覺」轉為「數據化的預警」。緊接著要思考 賦能,也就是必須給予符合人才需求並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們「在事上練」,才能確保他們具備能力(Ability)去執行,並且透過「一頁式培訓備忘錄」,確保每一次的「賦能」都有後續追蹤。而賦能的實戰工具,就是要多多運用「#領導力三句話」:

​1. 「#我需要你一起想辦法
2. 「#你覺得怎麼做會更好?」
3. 「#我相信你有能力處理這件事

​最後是追蹤,優秀的管理者應透過引導式問句,例如問:「你已經嘗試過那些辦法了呢?」,引導員工自己思考並提出解決方案。這不僅能引導員工自我驅動,同時也能透過表單追蹤,極大化利用資源實現目標的管理體現。

​在組織中要推動改變,關係永遠是優於流程,你花時間在控制流程,流程會永遠綁架你;你花時間在影響人心,人心會永遠追隨你。從「掌控流程」(管理)到「影響人心」(領導)的轉變,不僅是觀念上的翻轉,更是管理能力的顯著提升。

raw-image

▍小結: 管理就是利用資源實現目標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我每天都在救火,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開始『管理』?」管理者的左手是流程、是架構是績效,右手是軟技能、是信任是影響力。真正的管理,始於你放下水管、拿起藍圖的那一刻。當你不再扮演無所不能的「超級店員」,而是成為引導者;當你不再用自己的疲憊勸退人才,而是為他們描繪多元的未來;當你不再執著於完美的流程,而是用心建立團隊的情感連結時——你便已經在進行最高層次的管理。

​別再讓「救火」綁架你的時間與價值。從今天起,將你的焦點從「事」轉向「人」,從「給答案」轉向「提問」,從「掌控」轉向「賦能」。因為一個領導者最大的成就,不是解決了多少問題,而是培養了多少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才。只有將你的時間投入到人身上,你才能徹底擺脫被門市追著跑的命運,讓管理與改變,不只是空談。

#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隊 #發掘潛力人才 #中區50嵐集團 #KOI集團 #國際部商學院 #新加坡內訓 #顧問培訓 #感謝董事長大姊的信任 #謝謝總部與區經理、營運主管們(尤其感謝新加坡小龍、Kyle跟 Simon協助對焦,還有商學院沄兒、sisi老師),人才是KOI 最美的風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荃鈺的閱讀學習沙龍
103會員
78內容數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2025/10/14
作者受新加坡KOI國際總部邀請,分享「跨世代差異溝通與管理」課程經驗,深入探討Z世代員工在工作上真正追求的價值。文章從歸屬感、能力感、自主性三個核心面向,解析如何創造一個讓Z世代夥伴能全心投入、看見自身成長且認同工作意義的職場環境,並強調學習的內化與應用,才是評估課程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2025/10/14
作者受新加坡KOI國際總部邀請,分享「跨世代差異溝通與管理」課程經驗,深入探討Z世代員工在工作上真正追求的價值。文章從歸屬感、能力感、自主性三個核心面向,解析如何創造一個讓Z世代夥伴能全心投入、看見自身成長且認同工作意義的職場環境,並強調學習的內化與應用,才是評估課程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2025/10/14
35位學員,統計出來每個月可節省78小時以上的工時 (推估結合信效度計算後) 並有93%學員認為這堂課非常值得再投入資源延續 省下來的資源與延伸培訓的效應ROI推估數字 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開始,願意追蹤學習的移轉,就一定會有機會看見組織的改變。
Thumbnail
2025/10/14
35位學員,統計出來每個月可節省78小時以上的工時 (推估結合信效度計算後) 並有93%學員認為這堂課非常值得再投入資源延續 省下來的資源與延伸培訓的效應ROI推估數字 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開始,願意追蹤學習的移轉,就一定會有機會看見組織的改變。
Thumbnail
2025/10/13
當掌聲漸歇,球衣褪色,一位運動員的生涯終將結束。那些獎盃和數據會被記住,但真正能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的,又是什麼?「林來瘋」過後,當鎂光燈不再,謙卑是療傷的良藥,還是阻礙你重返榮耀的絆腳石?在球場上頻繁遭受惡意犯規,當裁判哨聲選擇性失憶,你的謙卑是否等同於「好欺負」?如何區分「謙卑」與「缺乏自信」?
Thumbnail
2025/10/13
當掌聲漸歇,球衣褪色,一位運動員的生涯終將結束。那些獎盃和數據會被記住,但真正能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的,又是什麼?「林來瘋」過後,當鎂光燈不再,謙卑是療傷的良藥,還是阻礙你重返榮耀的絆腳石?在球場上頻繁遭受惡意犯規,當裁判哨聲選擇性失憶,你的謙卑是否等同於「好欺負」?如何區分「謙卑」與「缺乏自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為管理者,同事拿著專案問題來尋找幫助時, 你會選擇直接給建議,還是引導同事他們思考解決方案呢? 此時,主管會想,幫他解決只要5分鐘,若由他自行處理,先不管猴年馬月才能完成,若出狀況,會需要更多時間來善後。 但主管考量在三後,為了讓同事能獨立解決問題,當下決定不給予建議,畢竟,成長
Thumbnail
作為管理者,同事拿著專案問題來尋找幫助時, 你會選擇直接給建議,還是引導同事他們思考解決方案呢? 此時,主管會想,幫他解決只要5分鐘,若由他自行處理,先不管猴年馬月才能完成,若出狀況,會需要更多時間來善後。 但主管考量在三後,為了讓同事能獨立解決問題,當下決定不給予建議,畢竟,成長
Thumbnail
「把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就如同把時間花在人才,人才就會留在哪裡。」
Thumbnail
「把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就如同把時間花在人才,人才就會留在哪裡。」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A公司從近年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發現,主管們在面對專業領域上挑戰或問題處理的「決策能力」表現都不錯;但,在面對員工問題或反應的管理作為上,員工的調查結果的回饋看來就非如此(如主管是否能有效地溝通?是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是否願意接納員工不一樣的意見,鼓勵公開討論,以做為決策參考等?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A公司從近年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發現,主管們在面對專業領域上挑戰或問題處理的「決策能力」表現都不錯;但,在面對員工問題或反應的管理作為上,員工的調查結果的回饋看來就非如此(如主管是否能有效地溝通?是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是否願意接納員工不一樣的意見,鼓勵公開討論,以做為決策參考等?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