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日前在推特上貼文,批評美國川普政府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決定,稍後江啟臣又呼籲蔡英文總統應該對美國的種族問題表態,表現出國民黨對目前川普政府的敵視態度。國民黨的這種態度其實很不恰當,不過倒也不令人意外。不恰當的原因是押寶共和黨或民主黨,風險都很高,畢竟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結果沒有人會知道,民主國家政權輪替又是常態,正常的做法是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中立,兩邊交好。國民黨以前也是這樣,不會押寶其中一黨。只是現在的川普政府,與中國的關係非常緊張,讓過去的美、中、台三邊架構遽變,衝擊了國民黨過去所主導的兩岸關係,再加上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幾乎毫不掩飾地支持國民黨的對手蔡英文,導致國民黨再次敗選,而讓國民黨非常不滿。
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引用媒體報導,用英文直接推文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短視近利。
江啟臣的算計大概是認為只要川普繼續執政,美、中兩國的關係持續惡化,國民黨的處境就會越來越艱難,而短時間內國民黨要與川普政府打好關係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賭賭看會不會政黨輪替,民主黨再度執政,讓、美中關係能暫時走向緩和,國民黨有在台灣社會繼續主張溫和中國政策的空間。不過江啟臣這個策略的風險,在於萬一川普連任,或民主黨上台後也沒有扭轉美國既定的政策方向,那對國民黨來說,將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國民黨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失去美國的支持,卻沒有痛定思痛,修補與美國的關係,反而劍走偏鋒,以投機的方法,希望不勞而獲,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畢竟從白宮剛送交國會的「
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報告中,我們可以預見美、中對抗可能會是長久的趨勢,即使民主黨上台,大方向也可能不會改變,只是程度與手法的程度差別罷了。
國民黨今日的困境,追根究底,始作俑者就是馬英九。且先不談馬英九執政八年對於台灣的功過是非,馬英九對於國民黨的傷害,是全面性、長久性與制度性的破壞。美國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中,其實是比較傾向支持馬英九與國民黨的,因為之前陳水扁在執政後期,與美國的關係可以說非常壞。但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年間,美國態度卻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最大的關鍵在於馬英九自己主張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並沒有真正落實。在中國不擇手段的統戰與滲透下,馬英九政府過於輕忽,而導致希望維持的美、中、台等邊三角型關係徹底變型,出現極度親中、對日冷淡,開始疏離美國的情況。這在美國仍然由歐巴馬主政,奉行接觸政策以求改變中國時,問題還不是那麼大,但在美國開始認為過去的接觸政策是災難,中國與中國共產黨難以改變時,國民黨就要承受嚴重的苦果。
或許這樣的結果,並非馬英九的本意,但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內,國民黨內部已快速變質是事實。馬英九與中國交流的政策,剛好給了中國共產黨一個破口,可以施展中國共產黨最擅長的收買與利誘。很多國民黨人開始成為穿梭兩岸的買辦,原本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立場,變成在捍衛人民幣,這在一開始時讓不少國民黨人嘗到甜頭,畢竟選舉需要資源,中國共產黨的注挹與各種外圍輿論協助,讓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在國內選舉中佔了上風。只是這如同是毒品一般,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也因此在今天難以洗去親中的色彩。更糟糕的是,馬英九甚至還認為這是所謂的「兩岸和平紅利」,而沒有警覺到這種情況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危機。
在蔡英文的第一任任期裡,國際情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美中兩強的對抗突顯了國民黨的親中立場。雖然國民黨與馬英九認為他們並不是親中,是被民進黨污名化,並嘲弄蔡英文是藉著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與美中關係緊張才能僥倖蟬聯。但國民黨無法否認的是,國際情勢現在對國民黨極度不利,溫和的中國政策在台灣是否還有空間,已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前文「
泛藍的困境與泛綠的焦慮」中,我們談到國民黨與民進黨處理中國問題的不同策略。國民黨認為不應該盲目地挑釁中國這個大國,應該採取理性的「事大策略」,民進黨則認為要使用「槓桿策略」來聯合友邦,對抗中國的侵略。但我們現在卻看到,國民黨在陷入目前的困境後,卻採取了敵視美國川普政府的反射態度,這甚至連「槓桿策略」都還談不上。
有意思的是,美國其實才是今日的世界超強,即使連中國也承認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中國才有可能追上美國。而馬英九理想中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其實也是希望延續過去國民黨政權由美國扶植,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的路線,只是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剛好走向相反的方向。更進一步來說,在台灣走向民主化後,似乎很難有主張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的空間,原因在於美國是個民主國家,台灣也是個民主政體,「理論上」雙方應該平起平坐。國民黨內部主張不可以挑釁中國,應該採「事大策略」的人,卻剛好也是激烈要求應該對美國採取強硬政策的人。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嚴重限縮了國民黨的政策彈性。這些與中國戰狼外交沆瀣一氣的深藍統派,其實正將國民黨帶上萬劫不復之地。今日的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在美國留學主修國際關係,又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但仍然選擇嚴詞批評川普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討好這些國民黨的內部勢力,雖然事後再去拜會AIT尋求支持,但這樣的作法其實頗為不智。
而更有趣的是,民進黨的立場長期傾向支持台灣獨立,卻因為面對中國的強大軍事壓力,而自知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雖然民進黨一樣不會明說台灣應該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但民進黨的支持者普遍可以理解為了要維持美、台關係,必需要犧牲一些東西。或者簡單來說,對民進黨的多數支持者而言,走向獨立要付出代價,如果這個代價不是戰爭,而是向美國多繳些保護費,多買些美國商品與農產品,以換取美國的軍事保護,那這代價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其結果就是讓民進黨政府在執政時,對美政策擁有更大的彈性。反而是蔡英文的一些保守政策,常常引來綠營支持者的強烈批評,認為蔡英文過於膽小慎微。
就因為美國是個民主國家,而中國是個蠻橫不講理的國家,所以台灣社會討論並主張應該對中國採取「事大政策」,但卻認為美國應該以平等的地位來對待台灣,這其實是某種很畸型的誤解。在這種情勢下,國民黨被迫孤注一擲繼續壓寶美中關係會回到過去,也沒有辦法維持較彈性的對美政策,形成是非常不利的情勢,江啟臣若真的有心重振國民黨,必需要徹底扭轉馬英九所犯下的錯誤。而民進黨政府雖然成功爭取到美國的支持,也力求與美國兩黨維持良好的關係,儘量不隨川普起舞,這或許是個穩健的政策,只是會不會因此錯失去良機,讓支持者失望,也是蔡英文第二任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