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柯
含有「傅柯」共 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向月亮巫師問事占卜
2025/03/14
傅柯〈作者是什麼?〉:解讀「作者—作用」的四個面向
本文探討傅柯〈作者是什麼?〉的核心論點,說明「作者—作用」的四種理解,並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四個層面:法律、社會效果、生產環節、複數作者。作者並非單純的個體,而是話語建構的結果。
#
羅蘭巴特
#
寫作
#
作者
喜歡
留言
台灣女子簡阿貞
2025/02/28
Body Politics in Development(一)導論:性別與發展的流動實踐
1988年,Wendy Harcourt到印度參加文化和發展相關的討論會,帶著剛踏入研究的熱情侃侃而談非洲女性「殘割」如何既危險又基於錯誤觀念。一結束,一位年長的學者站起來說:「你有什麼資格來告訴我們女性的身體是什麼?你來自歐洲,你的歷史和我們的歷史不同。我們已經厭倦了來自西方的這類批評!」
#
女性主義
#
性別
#
身體
2
留言
瑰琦的珍奇櫃
2024/12/18
研究小間:《現代與後現代》時代的分際,夾縫中的孤兒
因為革命過後還是要生活
#
研究
#
後現代
#
政治
34
1
不小的世界
2024/10/07
【書評】權力、知識與現代社會的哲學家,傅柯是怎麼成為文化偶像?《傅柯的多重人生》
一起來了解法國著名哲學家傅柯。他的思想如何顛覆了我們對權力、知識、瘋狂、性別等議題的認知?為何傅柯被譽為當代思想的偶像人物?透過他對監獄、瘋癲、社會控制的分析,我們能看到權力運作的真相,並重新思考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
4/5
傅柯的多重人生
#
監獄
#
學術
#
人生
7
留言
子非魚的沙龍
2024/09/01
閱讀|哲學,為人生煩惱找答案
請哲學家帶我們用概念思考日常
#
閱讀
#
哲學
#
沙特
4
留言
永久測試版
2024/07/19
沙特x傅柯:人在規訓的眼光中,認識規訓的自己 | 他人即地獄與全景監獄
沙特的「他人即地獄」和傅柯的「規訓社會」用不同的視角揭示了個體在現代社會中的困境。沙特強調個體在他人眼中的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而傅柯關注於社會權力的運作和內化過程。以下試著讓這兩個思想互相對話!
#
沙特
#
傅柯
#
邊沁
8
留言
涼敞的沙龍
2024/05/15
真實與虛幻空間的夾縫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時代,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有其他的可能性,這種現象引發人們了對空間和自身存在的另類思考。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異質空間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空間定義上的理論框架,幫助解釋並理解這些交錯的空間關係。異質空間是現實中的特
#
傅柯
#
空間
#
虛幻
4
留言
辯證人生
2024/05/08
從《傅柯逝世四十週年研討會》談「後傅柯」哲學
今年適逢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逝世40週年,上個月底(4/25-26)中央大學舉行了《域外與拓路:傅柯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圓桌暨學術研討會》,除了研究傅柯的專家學者出席,談論傅柯的哲學思想外,亦安排了從事傅柯著作翻譯的譯者及出版社主編,談論為何翻
#
傅柯
#
法國哲學
3
留言
辯證人生
2024/03/17
從《詞與物》談「人」的誕生(下)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
哲學
#
傅柯
#
法國哲學
喜歡
留言
辯證人生
2024/03/17
從《詞與物》談「人」的誕生(上)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
哲學
#
傅柯
#
法國哲學
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