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基準法

含有「勞動基準法」共 4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很多人以為,兼職、工讀生,因為「有做有錢,沒做沒錢」,所以沒有特休假。 其實,勞基法第38條明文規定,在同一雇主工作滿一定期間,就能享有特休。 並沒有排除掉打工族這部分的權益。 問題只在於:這些人上班時數/日數相對少,那麼,特休到底該怎麼算? 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勞動部歷來解釋以及有關規定一次釐清吧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當你真的需要請假時,老闆可以不准假嗎?透過這篇文章,帶大家一起了解,法律提供勞工哪些合法的假,讓你在努力工作之餘,也能善用合法合規的假別,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
📌 教師節補假,到底要怎麼算薪水? 9/28(週日)教師節撞上一例一休, 9/29(週一)變成了「紅字」,大家都在問: 👉 9/29 出勤要不要算加班? 👉 上班日數不固定的員工,有什麼差異? 不少人只看「紅字」,就以為出勤一定有加班費,其實未必。 讓我們用四個步驟帶你一次看懂「補假」的規則。
Thumbnail
文章開始前,請先跟我念2次:「預告期間不足」,才須要給付「預告工資」。 我們在系列文章第2篇與第3篇,雇主進行資遣/勞工被資遣時,會最先出現的議題:「資遣預告」。進行過兩個子題「預告日數應如何計算?」與「勞工於何種範圍內可申請『謀職假』?」進行介紹。今天讓我們探討最後一個子題:預告日數不足如何處理?
Thumbnail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24條,勞工超出法定工時或於休息日出勤者,雇主均應依法給付加班費。
請一個月病假,真的是請「一整個月(30天)」嗎?事實上,請假是為了免除「出勤義務」,因此當勞工提出需請一整個月的假時,正確算法仍需需考量例假、休息日與國定假日,如果勞工請一個月病假,公司直接給予當月「全月份的半薪」,其實是違法的喔!!
Thumbnail
在職場上,很多人最怕聽到一句話:「公司決定調你去別的地方上班。」 但這種「調動」到底算不算合法?是不是一定要符合勞工常聽到的「調職五原則」?法院的判決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調職 vs. 支援:法院怎麼區分? 法院認為: 調職 指的是雇主長期、穩定地改變勞工的工作地點或工作內容。 例如:
Thumbnail
每逢颱風季節,事業單位與勞工伙伴們,總是在「颱風假是不是『假』」、「該不該上班」、「有去沒去的薪水如何計算」等問題打轉。而我們也完成了一系列文章。 本次要帶大家一起看看,暌違16年,勞動部第一次修正了《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其增訂的「通勤協助」措施規範究竟有什麼內容。
Thumbnail
在台灣,勞工調動工作地點時,《勞動基準法》第10條之1明定了所謂「調動五原則」,例如: 調動須基於企業經營需要,不得有不當目的。 工資與其他勞動條件不得因此變差。 調動後的工作須符合員工能力。 若地點過遠,雇主應給予必要協助(如交通補助、住宿津貼)。 要考量勞工及家庭的生活利益。 這些原
作為企業人資或事業主,資遣勞工在所難免。資遣預告了之後,勞工究竟有幾天謀職假?法條裡面的「每星期」不得超過2日又是指什麼?公司提前預告,勞工可以要求更多謀職假嗎?謀職假該不該提出證明文件?沒申請的謀職假,勞工能要求折算工資嗎?針對這四個小問題,讓我們一次解決吧!內有謀職假計算詳細圖說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