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

含有「失落」共 1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這週的方格子文章,請大家可以去翻閱張老師月刊2025年3月1號發行的3月號No.567期的文章「你離開之後,仍然住在我的心裡—談分手或離婚後未完成情結的面對與處理」。
Thumbnail
在生命的長河中,失落與悲傷如影隨形,無論我們多麼努力迴避,它們總會在某個時刻悄然降臨。許多人選擇逃避、掩蓋,甚至強迫自己「走出陰霾」,彷彿悲傷是一種必須克服的敵人。然而,悲傷並非一種負擔,而是我們存在的重要部分,是我們在時間長河中無法逃避的情感體驗。若能學會如何與它共存,悲傷將不再只是痛苦,它將轉化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4
「創作是表達與療癒的一種方式,許多作家、畫家、音樂家在創作中釋放自己的悲傷,並通過作品與他人分享這份情感。」 認同!
蕭帥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5
李英華 早安
最近一位朋友的父親去世了,於是他們家緊鑼密鼓地著手喪禮。我隱約能從他忙進忙出的身影中看到一絲悲傷,但他又隱藏得很好,畢竟他還要工作⋯⋯
Thumbnail
【如何協助家人面對意外後的自責與失落】 事件發生後,有些事是不可彌補的,會讓人不斷懊悔,跌落在悲傷情緒裡出不來。既然不可彌補,好像振作也沒用,就會一直自暴自棄下去。每個人都想恢復常態,又因不可能復原,結果陷入出不來的情緒裡。 內在脆弱時,非常需要外在的支持、關係連結,讓他不孤單,如家人的支持。
Thumbnail
2024歲末,時而獨遊,時而與媽咪同行。 到重慶南路買農民曆,武昌街吃三來素食,228公園散步,甚至嘗嘗公園酸梅冰阿伯的酥餅。 搭火車到竹南的苗北藝文中心聆賞台灣優律思美界的年度聯合表演盛典。音樂詩歌與Eurythmists動靜之間,觀眾心魂感動的淚水不禁落下。陌生街道的夕陽何等耀眼。 到
Thumbnail
We Are Young Family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直覺心靈-直覺占星 謝謝祝福,也願你直覺靈敏,直通宇宙。
這裡指的是需求沒被滿足的那種飢餓。
一場夢境反思人生的追逐與失落。夢中的公車象徵著生活中的機會與責任,離去的行李代表我們對過去的依賴與不捨。在夢裡拼命追趕公車,反映出我們對錯過的執著與焦慮。文章進一步啟發讀者:當失去不可挽回時,應學會放下,重新出發。只有停下腳步,審視真正的需求,才能擁抱新的可能性與機遇。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2/25
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