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含有「少子化」共 2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開學前,許多人應該都被新聞推播到:「全台教師大缺2600位!」 多一些家長願意善待教師,就會多一些孩子能被真心承接。  
Thumbnail
台灣正迎來一場國安危機!國發會預估,到2070年,青壯年人口將銳減57%。這場少子化風暴不僅讓社會保險面臨破產、中壯年「夾心層」壓力爆表,更將導致許多行業消失、國防危機、城鄉差距擴大、國家創新力停滯。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我們必須正視,並立刻採取行動。
Thumbnail
台灣經濟數據亮眼,GDP 成長、出口暢旺、股市創高,但基層卻深陷低薪、高房價與高物價的困境。民生壓力壓過政治口號,「抗中保台」逐漸失效。執政超過九年的民進黨,若仍沉迷於政治鬥爭,忽視民生改善,政權合法性將受挑戰。歷史早已提醒:國家積弱,號召無力。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3 天前
民進黨做了這麼久了,民生方面沒有改善.被選民所拋棄那將會是必然的事.現在我看著賴清德有種看著陳水扁+馬英九的感覺.行政方面像阿扁(立院少數的跛腳總統)輿論方面像老馬(不管做什麼輿論都是被罵爆) 離2028還有三年,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我在這裡立個flag,2028若藍白還是沒有成功合作,那民進黨或許還是有辦法複製2024的情況再次勝利,不過大概率立院也還是無法過半.若藍白成功合作,民進黨贏的機率就不大了,我現在是想不到民進黨要如何才能贏過合作的藍白兩黨啦.旗就先立在這了.三年後來看我會不會被打臉 藍白執政的話民生能不能更好不知道,要試過才知道(但還是不要抱帶大的期待,畢竟政客嘛...至少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我比較擔心的是藍白兩黨在兩岸立場上有越來越向中國靠近的趨勢.若他們執政的話可能會帶來不確定因素.但民進黨進續執政的話可能就是繼續延續之前的表現了,沒有什麼改變 不過嘛政治就是一場豪賭,不管壓哪個選項都有風險.你因為風險而不想選,別人也會押他的選項.你也是要接受最多人押的那個選項,結果會是怎樣就到時候再說吧
Mason Chung-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傑克 只能靜觀其變,我覺得社群平台上的發言都很煽情,很容易就被獵巫,所以才轉到方格子,存放我的觀點評論。如果我的參考資料有憑有據還要被罵,那也無可奈何了。
台灣產假全球墊底,當藍白兩黨提案延長,竟有團體出面反對?政策攻防的背後是我們社會對生育成本的集體逃避。本文從新手媽媽的視角,揭露台灣生育環境的殘酷真相,並用國際數據與實例,一一戳破「沒能力別生」的謬論。產假不足、職場歧視,社會厭童,面對少子化帶來的國安衝擊,我將提出具體解方,別再讓媽媽們孤軍奮戰!
Thumbnail
公車駛入隧道,黑暗中謊言無處遁形。那些自稱善意的不生者,被迫直面內心的真實:對孩子的恐懼、對生活的自私、對社會的逃避。陰影吞噬虛偽,只留下血腥與審判。這是一場關於生育、倫理與人性的深淵旅程——你,敢誠實面對自己嗎?
Thumbnail
紙版書籍的銷售量十多年來,每一年都比前一年下滑,而這個趨勢如同少子化一般,還沒來到谷底,而且再也回不去曾經有過的輝煌數字。 買書的人愈來愈少,因為有好多種因素同時發生。 習慣看紙本書而且會買書的人,年紀愈來愈大,精神體力與眼力愈來愈差,而且已進入「斷、捨、離」的階段,每天都苦惱怎麼處理累積大半輩
Thumbnail
實測AI政策分析與擬定能力 不知不覺,AI已經是我的 生活+職涯+人際的全方位顧問。 沒有什麼事問題不開AI的。 分工明確,AI提議,我執行。 遇到狀況,我反饋、AI修正, 完美的高效PDCA循環。 ​ 它對個人可以提供如此全方位的效益, 那對群體社會(=國家)呢?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少子化#教育#政策
看完覺得一點誘因都沒有......
黃宏瑞-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黃安德(abc1231qa) 台灣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不是沒道理的
一位家屬在父親往生後說出「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背後承載著長達12年的長照壓力與情感矛盾。即使長輩入住機構,家屬依然承受經濟、心理與社會期待的多重負擔。少子化社會下,照顧責任集中在單一子女,更加重家庭壓力。本文從真實案例出發,探討「解脫與悲傷共存」的家屬心聲,以及台灣長照制度與家庭照顧責任的議題。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8/19
太辛苦辛酸了 TAT 社會的很多真實真的會令人招架不住~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9
Joker 拍拍你 🤗 有時候真的會覺得長照的真實太沉重了~~ 謝謝你感受到這份辛酸🥹 我會繼續發掘、分享長照現場的各種真實,也願所有在其中的人,都能被理解、被同理,並且被接住。
  這年頭招募真的不容易,對於頂尖一流公司,人才永遠不夠用,也許薪酬福利很好,但高壓高強度工作又不是人人想要。非頂尖公司,薪酬就是差人家一截,低技術性工作又沒有年輕人想做,大概就是這世代的現象。   #認清現況   少子化,就是年輕人變少,低技術性的工作,一定就是越來越難找,勢必的解方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危機,2023年新生兒數跌至13.5萬人,創下歷史新低,促使政府積極推動友善育兒政策。同時,公務人力管理也需適應時代變遷,確保機關運作效率與員工權益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