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含有「心理諮商」共 19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在拿到心理師證以後,決定先進了資源教室做生涯輔導員一年,藉這個機會整理一番。
美國的社工和台灣一樣,都會遇到低薪高工時外加人手極度不足的三大問題。不過美國的社工界也有自己獨特的困境。美國與台灣的社工產業不同之處(如有錯請指正)在於,美國的社工師(有執照的稱為社工師)是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從事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而台灣需要是諮商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才可以。這樣的差別,導致社工界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 天前
private practice 跟 social work 好像就是矛盾的字呢 當初哪個天才(大概率是個Woke仔)搞出這樣的 policymaking 呀 Woke界最討人厭的 Musk 都做不出來吧
哭追肉泥K.Z.-avatar-img
發文者
16 小時前
1
麥康納 的確社工從公眾(public)走入私人盈利(private)是很矛盾的方向。 至於到底為什麼轉變這麼強烈個人覺得應該與社工產業一直很想走向「專業化」有點關係。之後會再看看有沒有類似書籍來了解這樣的轉變。
1
自從經歷大寶被保母虐待後,我就開始定期接受心理諮商。 經過一年多來、32次的諮商,我看到了自己的改變,更令我意外的是,這個改變發生在我與諮商師之間。 當時的我剛懷第二胎,同時面臨身體上的變化、工作責任增加、以及大寶復健等狀況,時間很滿、壓力也很大,因此詢問諮商師是否能降低諮商的頻率,
 8 歲的我,想當超人。 18 歲的我,想當一個有前途的人。 28 歲的我,想當快樂的人。 38 歲的我…… 怎麼都已經三月底了,氣溫還是不到 15 度,天空像是忘了上色,只有灰。冷空氣讓人透不過氣,彷彿連機車都感受到這股沉悶,發動時一陣猶豫。我的心情也是,不難過,但也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