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含有「社交」共 170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許多內向者在現代社會感到疲憊不堪,本書《只是快撐不下去了》提供自我理解與調適方法。文章探討內向與外向的差異,並提出內曏者的優勢、如何平衡內外在需求,以及建立支持系統等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篇文章彙整了近期科學界的重大發現,包括:發現280萬年前新的南方古猿屬物種、首度以3D方式即時捕捉人類胚胎植入過程、以及海豚和鯨魚的跨物種社交行為。這些發現有助於瞭解人類起源、不孕症成因,以及動物行為生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解析了大學新生社交焦慮的成因與突破方法。大學新生焦慮源於環境突變、自我評價敏感及比較效應,強調社交焦慮不僅是害羞,更是一種對負面評價的過度擔心。破除了「交朋友要很會聊天」的迷思,並提供四個實用方法。
赤子城科技2025年中期業績亮眼:營收同比增長40.0%,股東應佔溢利大幅提升117.8% [8月28日 – 香港] 領先的全球化社交娛樂公司 – 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赤子城科技」或「本公司」,股份代號:9911;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欣然發布2025年半年度中期業績。得益於社交業務、創
本集邀請到 連續創業家 Andy & Scott,從聲音交友 App《Goodnight》、聲音平台《SoundOn》,到主打心情陪伴的社交產品《shosho》,一路走來,他們不只打造產品,更在每一次創業中解構用戶行為、實驗產品定位與留存策略。
Thumbnail
在職場中,如何避免成為那個什麼事都做,卻不被重視的「老好人」?本文提供三招,教你有效保護自己,提升職場效率,並獲得應有的尊重。
Thumbnail
讀到這裡想到一個習慣設計技巧:別一次就要自己拒絕"所有事",而是先練習在小任務上做對齊和回報。讓大腦會逐漸適應設界線也安全,才不會一下子又被拉回老好人模式~
【先說重點|大腦—免疫—腫瘤,出現一條可被「行為」啟動的軸線】 🔎 一項發表於《Neuron》的小鼠研究指出:規律的社交互動可活化前扣帶回皮質(ACC)的谷氨酸能神經元,並經由投射到基底外側杏仁核(BLA)的迴路,抑制腫瘤內交感神經活性,進而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放大 CD4⁺/CD8⁺ T 細胞
Thumbnail
瑞典的Kräftskiva小龍蝦派對,是充滿歡樂與傳統的夏末慶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這個獨特的節慶,從小龍蝦料理、飲酒唱歌的習俗到派對的氛圍,讓您一窺瑞典人的夏日狂歡!
Thumbnail
  接著,作者建議我們「吃真正的食物」。相較於以水果、肉類這些一目了然食物的古人,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在日常裡面總會接觸大量精緻的加工食品。這些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但它們容易讓我們身體中的血糖忽高忽低,或吸收過多身體不需要、甚至有害的物質。
Thumbnail
別再當別人的「氣氛組」!學會讓別人的話「落地」,拿回對話主導權。本文教你如何運用「不回應」的技巧,巧妙應對令人不舒服的談話,保護自己的界線,提升個人價值。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