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溝通

含有「跨世代溝通」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5000多年前的埃及古文物記載,「下一代真令人擔憂」。這樣的感嘆至今仍在人類社會中回響,尤其在家族企業中,世代間的溝通與傳承常因價值觀、管理方式和目標的不同而產生衝突。然而,如何突破這些代際間的隔閡,讓企業不僅能代代相傳,更能蓬勃發展?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的書《讓別人贏》,提出了具有啟發性的觀點。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儒家思想長期根植於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了許多家庭和社會規範的核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Z世代正逐漸崛起,逐漸成為這個社會的主力。這一代年輕人從小浸潤在數位科技和全球文化的影響下,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自然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這也導致了世代之間的溝通困難,尤其是在儒家概念依然強勢的
Thumbnail
爸爸從來都不讚美我,長大後的某天,我好奇問原因,他很認真地說,單純讚美是虛偽的,要給建議才能鞭策我進步。好笑又無奈地接受這就是我爸,沒想到現在換爸爸想要我的讚美,人生果真是場連貫性的試煉,讚美的考題又來到,這次換我被考。
Thumbnail
很喜歡這篇談到「讚美」。上一輩的人缺少讚美他人,跟受到的教育方式有關,如傳統教育和日據時代教育方式。 年輕一代則是「美式教育」。 我的父親也是不稱讚孩子的人,怕把孩子寵壞,我則是在他臨終前幾天還稱讚他:「你這麼老,還這麼煙投(帥)」,他已不能說話,但神情愉快。 我其實沒怎麼照顧他(都外勞在照顧),但我就是一直稱讚他,讓他心無掛慮,感覺幸福快樂。
本書的作者是TED超過4千萬人跟隨的超人氣激勵演說家賽門‧西奈克,其以「安全圈(Circle of Safety)」概念分析當今企業最常見的領導與企業文化問題。最能激勵千禧世代員工全力以赴的關鍵因素,其實是人類最原始但卻經常被忽略的需求「給予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建立互信與歸屬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