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回顧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早春晴朗,宜寫信。謝謝大朋友時光,在閱讀來信和撰寫回信的過程中,獲得很多幸福、啟發和反思。

  1. Mantra of the month: "let it wash over me."
    主要構想來自張瀟雨《得意忘形》podcast,這兩週聽了好幾集,獲益良多,感恩。
     
  2. 延續十二月的【擁抱情緒】練習,「只觀察,不詮釋」。某天下午散步時有種神奇的感覺,像是懷裡抱著什麼(很像某些運動動作要求「想像」手抱球狀?)需要很慢很慢地走。走的過程中試著不用心智去分析這個感覺是什麼,就靜靜地觀察感受,慢慢走,所以也沒什麼具體感想⋯⋯現在想來是從當時開始,等待時不再默背《心經》,平靜地停下就好。
     
    延伸a. 當天睡著之後突然醒來,覺得有一點點上火——不是身體不舒服,而是敏銳程度提高的結果——反射性地提醒自己先感受當下,別思考。立刻有個感覺浮現:「當下就是什麼都沒有。」轉頭又睡到八點。
     
    延伸b. 重讀阿池的開悟體驗,也沒什麼,就這樣(This is it.),充其量只是waking up, growing up還是要靠自己。「覺醒(waking up)只是個開始和地基,要持續用功才能成長(growing up),才能達成意識轉化(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延伸c. 在一些時刻,稍微靜下來就能感覺到自己的「焦慮」——是文字難以描述的感受,暫且用這二字代表。(詳參十一月回顧之6a.)好像是,寂寞的感覺。外求他人,互動,想獲得回應。觀察這樣的自己。
     
  3. 《觀察的藝術》寫到即興表演的原則是 "Yes, and ..." 無論對手演員丟出什麼球,都要穩穩接住;接受,再對話發揮。而我的生活總有 but ... 擰巴,正在調整,接受宇宙給我的各種offer,例如使用鈔能力、例如順從靈機一動沒來由的食欲。
     
  4. 朋友突然想吃魚,帶她上叔叔家吃「全臺北最好吃」的蒸魚。叔叔說魚頭好吃是因為肉質【多樣】,果真如此,也聯想到飲膳原則。每次的相聚、每次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延伸a. 騎車去叔叔家會合時,心裡迴盪著一句「我不能理解但能接受OOO,長久以來理解和接受對我來說是等義字呢(詳參八月回顧之8.)⋯⋯覺得自己長大了。
     
    延伸b. 在原諒別人的過程中學會原諒自己。
     
  5. 【烹飪】是頓悟、創作與感官愉悅的交點。在市場看到新鮮甜菜根,決定來吃甜菜根蘋果沙拉,沒有檸檬汁,但加點醋和蜂蜜就很好吃,配上酸種辣椒麵包就是前菜,主菜是雞里脊搭蔬菜丸,最後來杯約克夏奶茶,肉桂畫龍點睛。
     
  6. 【得罪灶神?】a. 一大早熱個可頌來吃,時間到打開烤箱,裡面卻竄出火苗,自己嚇一跳。首先這是多重巧合:用小烤箱、烤大可頌、放進烤箱後還推了一下讓它置中,因此非常接近加熱管。再來是雖然驚,還拎出(後來沒派上用場的)滅火器,但內心卻是鎮定的;後來想到《當下的力量》,這種(感覺)生死交關的時刻,果然只能專注應變,或許是很好的實相「入口」。最後宣導分享,高油脂食物在烤箱發出火苗其實不算罕見,正確應對方式是拔掉插頭、不要打開烤箱門,窒息法滅火。
     
    【得罪灶神?】b. 試圖用鋸齒餐刀把帶殼鹹蛋剖半,結果刀子滑開,削下左手食指指甲邊細細一絲肉。幸好不是用真刀。「用刀子切蛋殼」聽起來很不合理,但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就像很多蠢事一樣,也可參見上一點的「多重巧合」。其實也不算不合理,小時候吃的鹹蛋都是帶殼剖半的呀,隔天問了朋友,說是要先鑿或敲開一個小洞再下刀——就像很多蠢事和成功的距離一樣,一線之隔。傷口對生活影響不大,但當晚洗臉時感受到了「孤掌難鳴」。
     
    【得罪灶神?】c. 終於做完鍋子功課下訂,結果商家送錯品項,果斷退貨。幸運地碰到非常和善、體貼又熱心的郵局辦事員來協助,讓我在好幾個瞬間都錯覺,墊付的費用不是為了購買運送服務,而是為了他帶來的溫暖和快樂,持續一整天的開心。感謝臺北南海郵局劉先生。
     
  7. 【能量場】不用社群平台很多年了,極少數需要找資訊時會登入搜尋,順手滑兩下河道。五分鐘之內就看不下去,自己關掉。本來以為是太少使用,演算法無法發揮功能來吸引我,最近產生了新解釋:平台上各路英雄能量歧異,個體接觸久了會共振而有共鳴;當我遠離,在其他地方安排好自己(不同)的能量狀態,就比較難共振。
    主要構想來自王晶導演解釋自己為何不拍喜劇了——難以和主力觀眾情緒共振。
     
  8. 【泡溫泉】,突然覺得很像正念冥想——可能是因為身邊沒有手機、沒有任何東西,真正一無長物,只有自己/身體和意識/面面相覷
     
  9. 練習無心,練習放鬆肩膀不聳肩,練習平視。感謝格友夏雪推薦超慢跑,面對鏡像時正好能看著自己的眼睛。
     
  10. 【至福時刻】在滿室陽光中醒來,心一動,月經來了吧,在身體裡面。慢吞吞起身洗澡,這時才流出刺眼鮮紅的血。流血的一天,不著急。洗衣、吸地、喝粥,然後在落地窗前的沙發上跟衣服一起曬太陽,直到覺得自己像隻毛髮蓬鬆的貓咪。歪過頭睡子午覺。喝咖啡,聽播客,出門拜拜。最後抵達紀州庵,坐在牆角閉上眼,清風徐來,原來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居住空間啊,我是在田裡在榻榻米上長大的孩子。
     
    【聆賞】《早春晴朗》、《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特展》(感謝格友kiki chen推薦,一系列整理精彩詳盡;對我來說比較像臺大系所發展史)、《繁花》、《我的青春臺灣,我的青春香港》、《张潇雨微博精选》、《訪父記:臺灣民主化中,看見知識社群的身影》(瞿海源老師很客氣,說了三次自己是躬逢其盛;瞿筱葳老師「把知識分子的故事立體化」,很好奇,來讀書)。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迴響與合作,請洽 hiclaydee AT proton.me


元春杜鵑 ©Claydee

元春杜鵑 ©Clayde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ydee的沙龍
199會員
100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Clayd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4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2025/04/14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7 Q.這禮拜,你透過自己的「觀察」,體會到的事情是? 用一個字、詞、句子、一段話,或是一幅隨筆的繪圖,記錄本週的覺察。 ✍️從生活中透過去觀察、去體驗、去探索,打開五感,增加敏銳度,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寫於20240421(週日)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7 Q.這禮拜,你透過自己的「觀察」,體會到的事情是? 用一個字、詞、句子、一段話,或是一幅隨筆的繪圖,記錄本週的覺察。 ✍️從生活中透過去觀察、去體驗、去探索,打開五感,增加敏銳度,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寫於20240421(週日)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1 Q.這一週,關於「觀察」,你承諾要做的事情是? ✍️放慢腳步,把心敞開,打開五感,細細的去感受每一個瞬間。 觀察不只是對外界,也包括觀察自己的內心,用心梳理自身的情緒、思考與感受。 寫於20240415(週一)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1 Q.這一週,關於「觀察」,你承諾要做的事情是? ✍️放慢腳步,把心敞開,打開五感,細細的去感受每一個瞬間。 觀察不只是對外界,也包括觀察自己的內心,用心梳理自身的情緒、思考與感受。 寫於20240415(週一)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每天書寫感恩日記...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每天書寫感恩日記...
Thumbnail
剛剛打得太順手,照慣例打成23/12,哈哈~還好有注意,不然送出又要修改~ 圖照慣例拿我的萬用圖貼圖來PO,沒意外的話,明年還會看到它😆😆😆
Thumbnail
剛剛打得太順手,照慣例打成23/12,哈哈~還好有注意,不然送出又要修改~ 圖照慣例拿我的萬用圖貼圖來PO,沒意外的話,明年還會看到它😆😆😆
Thumbnail
一月-一元初始萬象新,轉輪新情心態空 二月-踏步更動心不動,穩步踏行無旁物 三月-能量起伏考人心,從心調整眼觀心 四月-世界新界舊換新,開闊心情不糾結 五月-嘗試體驗新事物,學習積累終不悔 六月-年中已到反思心,萬事變化皆因緣 七月--平順源於心平靜,環境萬變堅己路 八月
Thumbnail
一月-一元初始萬象新,轉輪新情心態空 二月-踏步更動心不動,穩步踏行無旁物 三月-能量起伏考人心,從心調整眼觀心 四月-世界新界舊換新,開闊心情不糾結 五月-嘗試體驗新事物,學習積累終不悔 六月-年中已到反思心,萬事變化皆因緣 七月--平順源於心平靜,環境萬變堅己路 八月
Thumbnail
在沉寂了兩個半月以後,我終於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又爬回來發文了。 歲末年終,迎新送舊,不免俗的要來回顧一下今年,然後許點新年目標。
Thumbnail
在沉寂了兩個半月以後,我終於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又爬回來發文了。 歲末年終,迎新送舊,不免俗的要來回顧一下今年,然後許點新年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