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說人情場失意會寄情於工作,因為那是最能把握的。但我卻沒有。在這段時間發現自己是將重心放在【生活】,例如飲食,上菜市場和中藥行、留意蛋白質攝取、煲湯滷肉煮粥——因此想買新鍋子。又例如整理和家務,解鎖自己換嵌燈和打開口耳相傳只能暴力解的乳液壓頭。
延伸a. 覺得自己是「回到生活的基本」,但反思後又覺得,每個人認為的「基本」並不相同啊。
- 【自我身體使用說明書】隨手翻閱一本書提到:「睡醒時雙手呈萬歲狀可能表示肩頸有壓力」,調整枕頭後果然不再出現這個情況,好神奇。
延伸a. 家族親戚有乳癌家族病史,被建議限制豆漿飲用量;上網查詢,發現有醫師分享自己攝取天然飽和脂肪的比例偏低時,月經週期會縮短且不規律,比較常吃肉之後就慢慢恢復正常,果然要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才能找到最適合的飲食方式啊。
- 【擁抱情緒】上個月(6.a)發現自己有「無以名狀、沒有邏輯、無法解釋的情緒」,這個月練習擁抱它。流淚時焦慮時憂鬱時不問為什麼、不分析、不追溯,只是靜靜地和這個情緒/時刻共處,在它離開時告別,感覺很好。
延伸a. 某個晚上流淚睡去,隔天上午就被動地面對了最近心裡的糾結,處理它,好像放下一塊大石。不曉得是不是情緒或某種磁場帶來的預知呢?
延伸b. 糾結之後像是以物易物一樣獲得更多故事。為願意主動去諮商的長輩喝采。
延伸c. 「你會哭、會感慨、但不難過……都沒有關係,都很好。」是被全然接受。我是我,我很好。
- 重返道場,抬頭見到風格不合拍的帶領師兄,起心動念的瞬間突然明白,今天要練習的是【分別心】。就像之前聽過的「不預測,只回應」,只如初見,順其自然。練習覺察但不反應、不在心裡回嘴、不過度分析,是很棒的禪修經驗。
- 【補充空性】紫微斗數的地空星和地劫星,古書指為「半天折翅,浪裡行船」,令人聞之色變。或許因為太可怕又虛無飄渺,因此衍生出「補空劫」的說法,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找到自己,讓心靈靠岸;幫助他人,避免過度關注自我;不強求、不執著也不計較得失。
延伸a.「家徒四壁也就是欲望和能力的差額,就是幸福,就是自由。」感恩格友時光的討論切磋。
延伸b.「房間裡的家具不是房間,天花板和地板雖然劃分出房間的範圍,但也不是房間。房間是「空的」,因此,談到「空」時,我們可以說「不在的」比「在的」更重要。要去感覺「不在的」,留意「空」。情緒和意見就像內心空間裡的家具,所以當我們將注意力從「在的」轉向「不在的」,就能感受到「不在的」。」摘自《當下的力量》,感恩格友心寶的討論切磋。
- 「人生需要的東西只有兩樣:【努力和勇氣】。」這句話從Maria Callas傳承到黒柳徹子,再到我騎著單車時空白的腦海;也非常呼應鄭世朗筆下的沈時善奶奶。
- 【眾怒所歸】聚餐時聊到「最討厭的5件事情」,結果不分男女的最大公約數竟是mansplaining/爹味/父權。
- 【迴響】寫下阿嬤清妹的故事,跟朋友分享。她說自己最近開始學客語,然後第一次夢到了過世多年的阿婆,她們在夢裡用客語對話。我們都哭了。
- 【感恩】這個月的隨手記裡充滿美食和恩典牌道具,摘要留念:打拋豆腐豬肉、藥燉排骨裡的去籽紅棗、開心農場的地瓜葉和紅菜、從書裡來到現實的烤橘子、惜福香菇鹽水雞粥和香菇皮蛋瘦肉粥、肉桂奶茶、池上139新米、上海浙園、鬍鬚張排骨、中型盥洗包、港版《千與千尋》VCD、微粒貼身靠枕、燒仙草、生豆包、童年滋味綜合壽司配蒸蛋、薯條、酒釀芝麻湯圓、午齋的剝皮辣椒冬瓜湯、砂糖橘、Solo、紅棗枸杞蘋果糖水、陶鍋、飛月、從天而降的禮券和房租……
- 【聆賞】超量的原創小說、《拾香記》、《對錢好一點》、《奶奶的夏威夷祭祀》、《媽的多重宇宙》、《Same as Ever》、香港文化在台灣交流講座、Bedřich Smetana: Piano Trio in G minor, Op.15、Robert Schumann: Piano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Op.44、《歐洲無聊日記》和《觀察的藝術》。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迴響與合作,請洽 hiclaydee AT proton.me
《八十八吉祥之我執與無我的法輪》(藝術家提供)《八十八吉祥之我執與無我的法輪》Nick Dong: 11 to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