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體驗思維到內容創作的一門策略課

2021/01/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週六(1/23)下午很開心參與了日更狂人「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所號召的閉門課,她為了日更團的成員邀請了孫治華老師,重開一次內容創作的策略課程。
你可以能會以為這是一堂在教如何寫文章的課程,錯了,文章如何寫得好,不是這堂課的重點,這堂課真正的核心,是讓你井噴寫不完的題材。
課堂上的練習,從讀者角度出發來思考他們需要的內容
其實我很喜歡這個思維,因為內容創作(甚至是經營),如果說要列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我認為是持續出手 。
精雕細琢幾個月才產出一篇文章,不如有策略性的圍繞著一個想要進攻的主題,一直寫一直寫。
產出--回饋--修正--再次出手
這個循環的週期越密集,才會發生肉眼可見的進步。
這也是標準的網路打法。
有趣的是,對我來說,這根本是一門 UX 課,只是我將 UX 用於數位產品的設計工作,但孫治華老師其實透過一個下午的課程,引導大家思考的內容,都是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的內容策略。⠀⠀⠀⠀
你要打造一百萬人造訪一次的地方
還是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
還沒接觸過內容經營的人,一開始最大的困擾是「不知道要寫什麼」,在 UX 的世界中,如果用掉書袋的說法,就會開始講發散、收斂的雙鑽石模型。
上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直接聽老師舉例他平常建立內容創作清單的「發散策略」,用具體的行動跟你說可以怎麼做,但又很適合調整成為自己的版本。
除了用戶體驗的思維之外,我更喜歡的是孫治華老師的課都不避諱談賺錢,甚至這才是大家最感興趣的主題。
不論是從事 UX 設計或者內容創作,我都認為:顧好商業價值,才能維持我們對用戶體驗的承諾。
我經常會看到有人問「如果商業需求跟用戶需求衝突怎麼辦?」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隱含著 #傲慢 觀點的假議題,設計者或內容創作者把自己個人念頭,假托了用戶需求的名義當大旗,故意把商業當敵人,好像談商業是髒東西似的。
別搞錯了,商業就是價值的交換,沒辦法拿去交換的東西,其實就是沒人要的東西,不代表用戶有需求。
如果要說這次上課最大的收穫,我認為不是各種內容題材該怎麼蒐集的議題或手法。最大的收穫是重新用各種角度去檢視自己,我的內容該用什麼方式交付給讀者?為什麼讀者不需要我?
這跟我們用 UX 思維去探索需求、設計產品、持續改善、驗證假設,是同一套思維。

相關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獸群之心 / Soking
獸群之心 / Soking
千綺創意設計 Co-Founder / 產品設計總監,目前經營一家網路軟體領域的設計顧問公司,也從事 UX 教學,喜歡以工作坊形式,引導大家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