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比較
我們大部分人的成長經驗裡,行為表現常常是會被「比較」的。父母拿你和兄弟姊妹比較:「你看你姐姐都很認真讀書...」、「弟弟都會幫忙做家事,你只顧著自己...」,或是拿你和親戚、鄰居的小孩比。
到了學校,那更是有具體的比較標準。每次考試幾分?第幾名?排名第幾?不只是學習成績,還有班級秩序、整潔、才藝比賽,都可以扣點、加分,進行排比。
所以,我們就自然而然的、自動化反應的,和他人進行許多的比較,而且往往挑自己很在意但卻不擅長的部份,來進行比較、自我批判、嫉妒對方、認為自己不夠好,當然從正向的角度來看,這使我們想要更好、更努力、更優秀,這也是父母、師長想要我們更能在社會中生存的好意。
02 標準
這樣不斷的比較,就會讓我們將父母、師長、他人的期待,轉化成我們內在的標準,甚至我們會自己猜測與詮釋父母、師長的意圖,來建立自己行為表現的標準。這個理想的標準當然一定是要比我們的現狀有著更多、更好、更完美的狀態,也一定是現在還達不到、甚至很久、很久都達不到的狀態,現狀和理想差距越大,似乎就會有更強、更持久的動力去努力達成。
03 恐懼
如果父母、師長拿你和他人比較,代表著他們對你有期待,對你的行為表現有一個標準,達到的話你會得到獎賞或認可,你會感覺到開心、放鬆。但同時,你知道你的行為表現不一定每次都一樣、都能做得好,所以即使你做到了他們的要求,你也在擔心下次是否可以再做到、再次得到認可,於是你可能開始有了焦慮,更深的心裡面,尤其是對父母,根據過去的某些經驗,讓你可能會有一種恐懼,如果你做得不好,可能會不被愛、被忽視、被離棄...等等,這樣的恐懼、不安全感就形成了我們面對世界、他人,進行選擇的基礎。或者,沒有意識到可以選擇,而是變成自動化的、下意識的反應與應對的啟動點。
04 匱乏感
因此,我們根植於深深的恐懼(甚至沒有感覺到它)、不安全感,一直和別人、同儕比較,或是根據自己對父母、師長眼光的解讀所形成的標準,期待自己比他人更好,比自己現狀更好、達到更完美的標準。
當你做到時,可能會感覺放鬆、開心和滿足,但是,那只會是一小段時間,甚至有人只允許自己這樣的感受幾秒鐘。因為,父母的告誡與自我提醒:「不可以自滿、自傲,這樣會鬆懈、怠惰、一事無成!」,接下來要建立一個新的目標、更高的標準,這樣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於是,你要常常自我批判、自我要求:「我還不夠努力!」、「我做得不夠好!」、「我還缺乏某種能力、某種條件...」、「我還沒有...」、「我還要更...」,現狀下的你還不夠、還沒有...,久而久之形成常態並內化成一種「匱乏感」,常常甚至永遠無法感覺到滿足,而是感覺到空虛、感覺到不安,即使你已經很成功、很有地位、很富有了,仍然會被這樣的感覺所騷擾。
這樣的匱乏感一開始是強大或持久努力的動力,到後來變成內心中隱隱然感受到的狀態,你好像必須永遠感覺匱乏,才會安心、才會努力,這成為一種面對生活的習慣、一種好像一輩子擺脫不掉的感覺。
05 求生存狀態
在薩提爾模式中,會稱呼上述那樣的狀態,是一種「求生存」狀態,從小到大為了求生存而形成的應對模式。「求生存」聽起來有些聳動,它代表的是我們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讓父母開心、讓自己在家中有存在的位置,而擔心自己做不到,恐懼自己會被忽視、被遺棄、不被愛,所以努力的用盡各種想得到的、可能的方式來讓自己繼續活下去。
如果我們一輩子都在求生存狀態、都在兢兢業業的努力、都在焦慮、恐懼和匱乏感時不時的騷擾下,那麼在生命中會有多少時候感覺到幸福和滿足呢?我們只能這樣的活著嗎?還是有其他不同的活法?
在薩提爾模式提及的另一種可能性是,讓自己更多的處在成長的狀態裡!
05 成長狀態
我們在某些時刻裡,也曾感受過成長的狀態。
有時候我們暫時忘記了別人的眼光、忘記了自己必須要有好的行為表現,而純粹因為好奇而去探索和學習,因為好玩而去做一些有趣的事,甚至有時什麼都不做、靜靜的待著,也能感覺到放鬆、平靜或滿足。或者,在關係中感覺到彼此的平等、連結與關愛,不用擔心對方的眼光或評價,而是感覺到支持、陪伴與接納,在這樣的狀態裡,對自己也感覺到是滿意或滿足的。
在這些時候,我們的精力不用放在讓別人滿意,或是達到心中完美的標準,而是可以開放而好奇的想要知道自己可以表現出什麼樣子、什麼狀態,沒有太多既定的標準、不怕失敗或停頓,而是有一個自己想要或喜歡的方向,讓自己持續往前發展。
04 滿足感
在這樣成長的狀態裡,對自己是滿意的,對自己的不同的狀態,包括一般所謂好壞、對錯的不同體驗都可以接納,可以視不同的情況去堅持或調整。不管自己做得怎麼樣,可以如實的接納,如果有一點點的進展,就會對自己有相對的欣賞與認可。就好像一趟生命中的旅程,不會只是要去到某個目的地,才會覺得值得,而是在路途中的每一個時刻,都可以享受美好的風景與遇見,每往前一步可以感覺到滿足。
這樣的滿足感是時時充斥在生活中,對於此刻自己所擁有的條件、所存在的狀態,感覺是好的、滿意的。
那麼會不會因此失去了鬥志,如前所說,過於自滿、自傲,而會鬆懈、怠惰、一事無成?
如果,我們真的體驗到這樣的滿足感,是來自於對自己的認可與欣賞,不再擔心、焦慮自己的行為表現,我們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有著更多的好奇與好玩的心態,去發展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這樣來自於「滿足感」的動力,是和先前被「匱乏感」所激發的動力有很大的不同。
03 愛的能量與安全感
能夠有這樣自發的、好奇的、好玩的、喜歡的動力,來自於內在已經擁有的安全感、自我認可與自己值得被愛的感覺,像這樣喜歡自己、愛自己的感覺,讓心中充滿著愛的能量,會很自然的想要關愛他人,能在愛的感覺裡成長、學習與發展,是一件多麼美好的狀態啊!
這也是這一系列分享的文字,所要談的主要概念:「在愛中成長」。這裡不僅僅是指在教養上讓子女「在愛中成長」,更是說明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很幸運的,我們真的長大成人、活下來了,擁有更多的行動能力與內在主權,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再一次的「在愛中成長」,轉化過去的成長經驗,也改變看待自己的眼光,繼續的學習與成長。
02 方向
從此,我們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期待,對於他人的期待可以選擇放下或承擔,但是,不再需要用嚴格、完美的標準來苛責自己、壓迫自己,而是明白自己想要去的方向,並且享受前進、轉彎或是停頓時,整個路程中所經驗到的樂趣。
01 參照
和他人、同儕的關係中,不需要比較,因為包括自己的每個人都是獨特而美好的存在,彼此的差異不需比較,像是花園裡不同的花朵,各自展現其獨特的風采。我們藉由與他人的共通與差異,找到自己相同或不同體驗的參照,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彼此互相成為對方的美景。
06 選擇
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裡,我們的生命可以有兩種選擇。
可以選擇用過去和他人比較的習慣而活,或是選擇新的學習去參照別人的生命經驗,做出自己的決定。
可以選擇把他人或自己的期待,當成不得不去執行的責任,或是形成一個完美的標準來逼迫自己。或是選擇把這樣的期待,在自己的認同下,形成一個適當而清晰的方向,讓我們可以依循和調整。
可以選擇我們的決定是基於恐懼,還是基於愛(與安全感)?
可以選擇生命中常常存在著匱乏感,還是常常感覺到滿足感?
可以選擇讓自己處在求生存狀態,還是處在成長的狀態?
你會想要什麼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