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谷阿莫,我可以不站在支持或反對一方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面對一個客觀事實,很多人都討厭谷阿莫。

 

討厭谷阿莫,是否谷阿莫沒有被判刑,或者未犯法,或者勝訴,就不會討厭他呢?或者說,是否社會主流大部分人都認同谷阿莫時,就不會討厭他呢?我相信,很少人是因為他涉嫌盜版、涉嫌犯法而抗拒他,而是心底裡不喜歡他已經很久了。如果我們從這點看,他是否犯法,其實一點也不重要,那只是臺灣法律的界線設在哪裡的問題。

 

透過剪片配音的方式去二次創作的事情,是網絡上一種常見的創作方式,很多大家難以懷忘的影片,都是經由這種方式創作出來的。

 

還記得「印度麥可」嗎?還記得各種舊曲新配嗎?還有那個經常抱怨各種社會時事的希特勒(《帝國毀滅》),這些都帶給我們很多歡樂和美好的回憶,也是很多創作者發揮創意的土壤。如果因為谷阿莫一事,而使這裡變成一片禁忌的焦土,這對我們很多人而言都不是甚麼好消息。從這點看,創作人是有誘因站在谷阿莫這一方,而當事人自己也提出了二次創作這一點,大概也盤算到這個論點能引起創作人唇亡齒寒的意識。

 

是的,這是對的。可是很多人感情上還是對谷阿莫反感,這就形成了矛盾。我看到了不同的評論,除開法律之外,很多人的重心,是討厭他的創作。而值得留意的是,有這想法的人,卻不少都是創作人。作為創作者,理性上會知道他的案件,正在觸及很多會危害其他創作者的議題,感情上卻有不少人是抗拒站在他一方。

 

一方面,他是在創作,即使創作的比例可能不高,但他還是有創作的成分,我不會否認這也是創作。正如我會把本地化配音,以及在漫畫框裡填上新的對白,都視為創作。與此同時,我相信谷阿莫自己也不會否認,他的創作很多時候,都建立在貶低別人的作品上,令大家去以嘲諷的眼光,看待很多人辛苦作出來的作品。

 

我認識很多臺灣的創作者。我大概理解,如果你是臺灣的創作者,我想,你應該也會感到,在臺灣做創作是非常辛酸的事情。在不足的預算、破碎的產業鏈、以及國人其實並不那麼支持下,是比起各國更挑剔的市場,常常都要和國際級的投資直接比較:做漫畫的要跟日本漫畫比較,做電影的要跟美國電影比較,小說要跟中國的網小比較。同時,中國的創作很容易進入臺灣,臺灣的創作卻被中國很多關卡擋著。這些都是客觀的環境因素。

 

在臺灣的創作者,往往投入很大的努力,領很低的收入,爭取難得的機會,去創作作品。投入了那麼多的辛勞,捱過了很多的酸苦,最後做出來的東西卻因為各種條件限制,及不上別人;就算成功,得到的回報往往比僅足糊口好不了多少。而且被人酸是家常便飯,你做遊戲的會問你為何做不出星海爭霸,你拍電影的會問你為何拍不出鐵達尼號,你做漫畫的會問你為何畫不出海賊王,畫圖的會說你的圖比不上矢吹健太郎。總之,就是酸臺灣本地的創作,難登大雅之堂。

 

在付出了那麼多之後,也許事情不那麼成功,但是大家都期望,至少也想別人說一句,你辛苦了。不過更常見的是,因為作品不被欣賞,而被人說是沒有才能、懶惰、爛,或者是不適合從事這行創作的廢物。

 

大家面對這種批評,又能說甚麼呢?就算辯解現實會面對那麼多困難,對於行外人來說,也是難以理解、不會體諒。對於他們而言,你能做創作的工作是你選擇的,你就有義務面對殘酷的市場批評,他們很可能也曾有創作的念頭,而面對惡劣的環境放棄了,看到不放棄的你,並不會特別同情。大家不是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就是做著喜歡的工作但是卻面對不好的環境,所以即使被人酸,也只好吞下去,因為這比起連這份工都沒有要好一點了。

 

谷阿莫的影片,傾向的就是酸和貶低別人的創作,他是否幽默、是否好笑,是很主觀的事情。但是站在創作者的立場來說,就往往笑不出來。自己付出靈魂,人生與心力,在惡劣環境下,拚命參與造出來的東西,就這樣幾分鐘被打發掉了,整個被劇透掉,而且得來的多數是一種簡略化的酸或者嘲諷。而對方卻能因此得到了商業上的成功,心裡自然會感到非常的不快。

 

平時被酸已經壓力很大,看到酸人這個行為,能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千萬投資與資源,甚至能賺大錢,而自己的創作卻沒有得到這種眷顧、反而很可能被負面影響時,就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線。這是感情上對於谷阿莫有這麼巨大抗拒的原因。如果大家是賺很多錢,大受歡迎的創作者,被谷阿莫酸一下,其實也是一些小痕癢,大可以接受的,可是對於每一次創作都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情況,那就太奢侈了。

 

如果我們身在一個比較寬容,創作容易得到機會,而且對勇於嘗試卻失敗的人,多一點欣賞的社會,其實被谷阿莫開開玩笑,可以是無傷大雅。可是當這麼多創作者,都是生死之間,常常得不到機會時,要擠出這種雅量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與其說是針對谷阿莫,不如說,這一次事情,觸動了很多人對於酸民和長期被酸的烏氣,谷阿莫將酸民成功的商業化,自然是被遷怒的對象。其實大家的怒氣,是彌漫著這個島上的整個酸民風氣,即使這背後埋藏了二次創作被法律打擊的風險。

 

我們眼裡看著產生成功作品的西方社會,其實也很鼓勵嘗試,資源不多的indie,即使畫面甚麼的及不上大資本的創作,都總會被欣賞和鼓勵,這樣的土壤,也使他們容得下那些產品被吐,畢竟大家都能活下去。而我們這邊,比起他們而言太過緊繃嚴刻,最後作品沒有比較好,精神壓力卻大了不少。

 

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支持或反對谷阿莫。喜歡或討厭他,總是各人的選擇,但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我們這裡的土壤是需要變得更適合於創造和嘗試,谷阿莫所引發的爭論,核心不是在他這個人,而是在於我們整個社會所面對,有待改善的產業環境。這才是值得我們去注視的東西。

 

 

延伸閱讀:

做實事與鍵盤戰士

 

 


【這些都只是常識】

[caption id="attachment_32591"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raw-image
繪圖:活人拳[/caption]

封面圖片來源:截自影片【谷阿莫】我被警方搜查之著作權合理使用原則在網路上的適用合理使用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4.8K會員
298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5/13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5/13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種提供震撼教育的百萬YouTuber請多來幾個
Thumbnail
這種提供震撼教育的百萬YouTuber請多來幾個
Thumbnail
百萬級Youtuber老高近日被爆料他的影片文案有大量抄襲,老高罕見發表回應:「想看原創內容,請移步原創。」意思就是要看原創別來我這。 老高這樣的回應引發極大爭議,先不說這個操作是否在製造更大流量,網友們已經各自形成兩派,有反對老高派和支持老高派。 原創的界線在哪?抄襲界線在哪? 老高表示自己
Thumbnail
百萬級Youtuber老高近日被爆料他的影片文案有大量抄襲,老高罕見發表回應:「想看原創內容,請移步原創。」意思就是要看原創別來我這。 老高這樣的回應引發極大爭議,先不說這個操作是否在製造更大流量,網友們已經各自形成兩派,有反對老高派和支持老高派。 原創的界線在哪?抄襲界線在哪? 老高表示自己
Thumbnail
韋小寶嘻嘻一笑,說道:「大王子當然是勝過小和尚了。小和尚確是狗屁不如,一錢不值。大王子卻是有如狗屁,值得一錢,這叫做勝了一籌。」
Thumbnail
韋小寶嘻嘻一笑,說道:「大王子當然是勝過小和尚了。小和尚確是狗屁不如,一錢不值。大王子卻是有如狗屁,值得一錢,這叫做勝了一籌。」
Thumbnail
兩週年訪綱展,今天來分享一集從負面情緒展開的集數: #沒尊嚴的製片大人 。 農曆年前某天,在臉書上滑到一首歌、而且還是有動畫MV的。歌詞中滿滿的製片負能量,各種拍片仔會遇到的問題都寫在歌裡,把製片當神仙的各種抱怨在最後一段的「幹你娘雞掰頭家 你當做恁北是媽祖」徹底釋放... 怎麼好像變成樂評了? 看
Thumbnail
兩週年訪綱展,今天來分享一集從負面情緒展開的集數: #沒尊嚴的製片大人 。 農曆年前某天,在臉書上滑到一首歌、而且還是有動畫MV的。歌詞中滿滿的製片負能量,各種拍片仔會遇到的問題都寫在歌裡,把製片當神仙的各種抱怨在最後一段的「幹你娘雞掰頭家 你當做恁北是媽祖」徹底釋放... 怎麼好像變成樂評了? 看
Thumbnail
最近發生Youtuber阿翰以自創角色「阮月嬌」客串家樂福廣告,被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批評「把霸凌當有趣」,而隨後遭到下架的事件。這件事可以讓大家思考喜劇的意義以及面對衝突的處理。 喜劇的元素是悲劇 此次衝突發生與理想處理方式
Thumbnail
最近發生Youtuber阿翰以自創角色「阮月嬌」客串家樂福廣告,被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批評「把霸凌當有趣」,而隨後遭到下架的事件。這件事可以讓大家思考喜劇的意義以及面對衝突的處理。 喜劇的元素是悲劇 此次衝突發生與理想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次在方格子打開贊助功能,只是希望證明自己文章有價值,讓咱順利給這些盜文/盜圖者重擊,按篇數收益金額推算賠償額度,讓他們從此懂得尊重智慧財產權,別在那裡主張「公益使用」,還拿咱說過不會收費發文當藉口。 律師建議咱人氣度高,可以號召或暗示贊助,這樣可以快速衝高金額,但是本蛙真的做不到,那不是咱的初衷。
Thumbnail
這次在方格子打開贊助功能,只是希望證明自己文章有價值,讓咱順利給這些盜文/盜圖者重擊,按篇數收益金額推算賠償額度,讓他們從此懂得尊重智慧財產權,別在那裡主張「公益使用」,還拿咱說過不會收費發文當藉口。 律師建議咱人氣度高,可以號召或暗示贊助,這樣可以快速衝高金額,但是本蛙真的做不到,那不是咱的初衷。
Thumbnail
論說文章的構築需要在題幹、素材與切入角中進行完整的串聯,才能作出通情達理、脈絡暢通的篇章。只是單純羅列出龐大的作品擺出刺蝟的架式無法與他者互動;看似想揭起認知革命的人最終只會成為萬針輪插的針山沒能傳達─如何面對動畫的內容? 與其恐懼而抗拒,不如認識並加入─媒體識讀與創作的熱情,不正由此而來嗎?
Thumbnail
論說文章的構築需要在題幹、素材與切入角中進行完整的串聯,才能作出通情達理、脈絡暢通的篇章。只是單純羅列出龐大的作品擺出刺蝟的架式無法與他者互動;看似想揭起認知革命的人最終只會成為萬針輪插的針山沒能傳達─如何面對動畫的內容? 與其恐懼而抗拒,不如認識並加入─媒體識讀與創作的熱情,不正由此而來嗎?
Thumbnail
我最近知道了謝東霖的職業漫畫家不應二創的炎上言論,掀起了討論,令我也忍不住寫下此文抽水,發表自己的拙見。 先從結論說起,我認為這是偽命題。基本的版權意識應該全部人也有,不應只是職業漫畫家,尤其是二創這種明顯的踩界行為,所以討論的應該是「二創並販售賺錢應否被容許?」,並不應該針對職業漫畫家。
Thumbnail
我最近知道了謝東霖的職業漫畫家不應二創的炎上言論,掀起了討論,令我也忍不住寫下此文抽水,發表自己的拙見。 先從結論說起,我認為這是偽命題。基本的版權意識應該全部人也有,不應只是職業漫畫家,尤其是二創這種明顯的踩界行為,所以討論的應該是「二創並販售賺錢應否被容許?」,並不應該針對職業漫畫家。
Thumbnail
所以中國對創作者的打壓,一直都不只是商業問題,更是在中國轄下的人們,失去了發揮潛能的機會,也等於失去了真正的自己、失去創造永恆的可能。在中國管制下的作品裡面,看不見完整的靈魂,你的生命枝枒無法自由生長,我們看不見你真正的形狀,只看見在中國威權框架下,你屈服於權勢及金錢的模樣。
Thumbnail
所以中國對創作者的打壓,一直都不只是商業問題,更是在中國轄下的人們,失去了發揮潛能的機會,也等於失去了真正的自己、失去創造永恆的可能。在中國管制下的作品裡面,看不見完整的靈魂,你的生命枝枒無法自由生長,我們看不見你真正的形狀,只看見在中國威權框架下,你屈服於權勢及金錢的模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