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考古題】06:輸不起的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週的工作坊裡,有人問我「小孩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他的小孩在輸的時候會耍賴或生氣,讓大人或其他玩伴覺得煩躁不耐。這當然也是考古題了,雖然我時常回答,但我覺得這個問題著實有點麻煩。

最主要的原因是,即使是現在的我,要是手機遊戲連輸五場以上,仍然會想要摔手機或者找理由遷怒我們家小孩。

「輸不起」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小孩才有……

「輸不起」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小孩才有……

說起來,當輸贏在自己身上時,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啊。而在教育現場裡,我們所看見的「小孩輸不起」的情況,對小孩來說也許是艱困的人生關卡,而不僅僅是「輸了不甘願」而已。

不是怕輸,是怕不可能贏

最近我們的小團體流行「丟腳躲避球」,丟到腰部以下才算丟中。前幾次我有加入,在女孩因為屢屢丟不到人而不願意當鬼時,我宣布我是「石像」不會動,只要直直朝我丟來,就一定會丟中我。女孩奮力試了兩次,果然丟中我了,開心地跟我交換位置。這個「規則」讓另外兩個觀望的女孩也躍躍欲試,立刻加入了遊戲,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這一次我沒加入,開局沒多久,那個丟不到人的女孩被丟到了,她拿了球走到外面,雙手舉起球朝人丟去,球軟弱地飛了一公尺半,跳了兩下就無以為繼了。對面的把球又丟回來,她又試了一次,結果還是一樣。在我看來,那種球完全沒有丟到人的可能性。

女孩轉頭看著我,她說:「你能不能來當石像?」

我:「我沒在玩欸。」

女孩:「你來玩,你來當石像。」

我:「妳是不是覺得妳丟不到人?」

女孩點頭:「嗯。」

我:「那我幫妳跟他們說說?」

女孩:「好。」

我對著場中的幾個小孩解釋:「她覺得這樣子她不可能丟到你們,這樣會不好玩。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一個孩子說:「她沒試過啊。」

我:「有啦,她剛才試了兩次啊。」

另一個男孩說:「不然這樣,我可以當石像,可是等一下我在外面的時候,她要答應不要故意把球往其他地方丟,讓我跑很遠去撿球。」

女孩同意男孩這個條件,男孩也依照承諾,在女孩丟的時候,定定站著不動。女孩又試了兩三球,終於丟中了男孩。

像是這樣,輸贏有時跟能力有關;小孩可能不是不能接受自己會輸,也不是輸了想耍賴,而是明明要玩個開心的遊戲,眼前擺著的卻是贏不了的難關,是強弱懸殊的差距。誰想要玩一個不可能贏的遊戲?

不可能贏的遊戲也不可能好玩。而在遊戲中,玩伴也很重要……(盧駿逸提供)

不可能贏的遊戲也不可能好玩。而在遊戲中,玩伴也很重要……(盧駿逸提供)

不是輸跟贏,是「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另一個例子,是前幾天我在一個活動裡遇到一個還算熟悉的小孩,他拿著一支長樹枝跑來戳我。當時我正在跟父母們開會,就隨口說「我不要這樣啦」想要簡短回覆他,但他契而不捨地持續戳我,我只好停下會議,先好好看著他,跟他說話。

我:「我不想要被戳欸,我正在開會。」

阿初:「不要!」

我:「你想要跟我玩是不是?」

阿初(點頭)

我:「可是我正在開會,我現在不想玩啊。」

阿初(繼續戳我)

我(抓住樹枝):「好啦,我知道你想跟我玩,等我開完會啦,我開完就陪你玩。」

阿初(搖頭唉唉,繼續戳我)

我(把他拉過來抱住):「我跟你說,我保證等一下開完會一定會跟你玩,你等我一下就好,好嗎?拜託你啦。」

阿初終於把身體放軟了,點了點頭。

開完會了,雖然我很想收工回家,但我也不想對阿初爽約,於是我就喊了阿初,說我開完會了,來玩吧。阿初聽見了,非常開心地向我跑來。我之所以不爽約,並不是因為我覺得守信用有多麼重要,而是因為我很清楚,我跟阿初的關係經不起哪怕僅僅一次的爽約。

破壞通往孩子心中的信任之橋是非常容易的事,但重建工作會無比艱難。特別像是阿初這樣的孩子,他們已經不太相信大人了,但出於人性的本能,他們仍舊不能自己地會給大人一個通往他們內心的機會,這份期待又非常非常纖細而脆弱;他們會從橋對面的牆垛裡偷偷向外看,假使你露出一絲猶豫或不耐,脆弱的橋體就會即刻土崩瓦解,無以為繼。

「我們玩什麼?」我問阿初。

「玩鬼抓人。」阿初說。

他開始找玩伴,沒多久,我們湊了四五個人。

阿初指定我當鬼,我拒絕,有人提議用猜拳的,阿初接受了。猜輸的是另一個孩子,我們開始四散逃跑,鬼奮力地追;在遊戲裡面,人的內在慢慢毫無防備地展開。

鬼一直抓不到人,我稍微放水,讓鬼抓到了我。後來我又抓到另一個人,他又抓到另一個人,另一個人再抓到我。我輪流追每一個小孩,最後追到阿初旁邊。

阿初說:「不算!」

我:「好啊,那讓你跑三秒。一、二、三。」

沒多久,我又追上阿初,阿初露出快要生氣的表情跟聲音,喊著:「你不能突然抓我!」

我笑著說:「等等,可是這是鬼抓人欸,我不能抓你,那要怎麼玩啊?」

阿初仍然在生氣的邊緣,一邊喊著:「你不能突然抓我!」

我:「我還沒有要抓啊,不過如果我不能抓你,那要怎麼玩啊?」

阿初保持著情緒高漲但還沒爆發的狀態:「你可以抓我。」

我:「那我要開始囉。」

阿初仍然激動著:「不行!你不能抓我!」

我:「你不要生氣啦,我還沒抓啊,那我到底可以抓還是不能抓?」

稍微冷靜下來的阿初說:「你可以抓我!可是你不能抓我!」

好吧,我聽懂了。我開始追著他跑,偶爾也追去追追其他小孩,我追上他們,很貼近他們,但不抓他們。我懂了,我可以抓你,但不能抓你。

raw-image

他想要的不是輸贏,而是這種模式下的互動和體驗。

因為很刺激所以跑很快,小孩有時就跌倒在草地上,我也不抓他,就等他站起來,再繼續追他。阿初跟其他孩子都開心地大笑快跑,大家都有點過癮,當然也有點累。玩了十五分鐘左右,我宣布:「我要回家啦。」

正解散的時候,我背起背包往廁所走去。阿初背著自己的背包跟上來。

阿初:「你怎麼來的?」

我:「騎車啊。」

阿初:「你為什麼不開車?」

我:「因為我買不起。」

阿初:「那你怎麼出去玩?」

我:「很遠的話就坐車去。」

阿初:「那你怎麼回你媽媽家?」

我:「我們住很近,所以我會騎車回去。」

要載阿初回家的阿姨喚他,阿初不知道有沒有聽見。

我:「阿姨在叫你欸。我要去上廁所,你也要去嗎?」

阿初說:「沒有啊。掰掰。」

像是這樣,以阿初的情況來說,假使教育者能夠跳出輸贏的框架來觀察,可能就會發現阿初所面對的是人格發展上的一個難關,而不僅僅是不想輸或不服輸的問題。

也許不是輸和贏,也許不是那回事

「小孩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

身為一個玩手機遊戲輸了就會很暴躁的人,好像沒資格指指點點什麼。但透過這兩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所看見孩子的「輸不起」可能不是表面上那回事。那些我們看來簡簡單單理所當然的事情,對孩子來說,也許是人生裡極其重要的難關。

假若你是一個陪著小孩長大的大人,也許你能夠緩下「指導小孩」的焦急,從小孩的角度出發去推敲他的困境;也許那裡有一座通往他內在的橋,你走過去,和他一起想辦法,你們就知道怎麼好好長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駿逸的沙龍
660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盧駿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1/21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0/11/21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0/11/13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2020/11/13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童二心得_9 @ 2023 4/10 〔苦楝樹劇場 超人班〕
Thumbnail
童二心得_9 @ 2023 4/10 〔苦楝樹劇場 超人班〕
Thumbnail
海風凜冽,吹得眾人心寒,我跟二姑奉命前來這個死了一堆人,但還是有不少釣客的防波堤,進行超渡並招魂。 而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三點了,以二姑的話來說,申時(15:00~17:00)起招,酉時(17:00~19:00)收魂,陰陽交泰,流魂歸里。 當年的我還有些懵懂無知,只知道一件事:我跟其他的小朋
Thumbnail
海風凜冽,吹得眾人心寒,我跟二姑奉命前來這個死了一堆人,但還是有不少釣客的防波堤,進行超渡並招魂。 而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三點了,以二姑的話來說,申時(15:00~17:00)起招,酉時(17:00~19:00)收魂,陰陽交泰,流魂歸里。 當年的我還有些懵懂無知,只知道一件事:我跟其他的小朋
Thumbnail
孩子輸了就哭,該說孩子耐挫力差嗎?我倒不這麼認為。如果孩子真的完全不在乎輸贏,反而才更讓人擔心吧!人生不也是如此,我們可能會一次又一次遇到卡關的時刻,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但就算遍體鱗傷,就算戰到只剩最後一兵一卒,就算被殺個片甲不留,每個過程都是學習。
Thumbnail
孩子輸了就哭,該說孩子耐挫力差嗎?我倒不這麼認為。如果孩子真的完全不在乎輸贏,反而才更讓人擔心吧!人生不也是如此,我們可能會一次又一次遇到卡關的時刻,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但就算遍體鱗傷,就算戰到只剩最後一兵一卒,就算被殺個片甲不留,每個過程都是學習。
Thumbnail
「我以後不跟小羽(暱稱)做朋友了!」小男孩睡前語重心長地說。 「為什麼?你不是超級喜歡她?」小羽堪稱小男孩幼稚園期間的夢中情人,每天開口閉口都是小羽,甚至為了小羽,小男孩主動跟老杯老木要求要把幼稚園加開的課後班上好上滿--因為,小羽每堂都有上啊! 小孩,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Thumbnail
「我以後不跟小羽(暱稱)做朋友了!」小男孩睡前語重心長地說。 「為什麼?你不是超級喜歡她?」小羽堪稱小男孩幼稚園期間的夢中情人,每天開口閉口都是小羽,甚至為了小羽,小男孩主動跟老杯老木要求要把幼稚園加開的課後班上好上滿--因為,小羽每堂都有上啊! 小孩,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Thumbnail
現在很多長期居住在都市的孩子,有的連「魚、水果」的真實樣態都沒有概念,因為馬拉松式的課業壓得他們喘不過氣、因為明亮的現代化超市取代了傳統市場。
Thumbnail
現在很多長期居住在都市的孩子,有的連「魚、水果」的真實樣態都沒有概念,因為馬拉松式的課業壓得他們喘不過氣、因為明亮的現代化超市取代了傳統市場。
Thumbnail
如果你看見的話,最好不要說出來。  如果你看不見,也不代表他們不在身邊。 
Thumbnail
如果你看見的話,最好不要說出來。  如果你看不見,也不代表他們不在身邊。 
Thumbnail
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將能有更穩固的人際關係、更能發展出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並且更訂出切合自己實際能力的目標與期待。然而,無論如何,能有更多學習挫折的機會,並且與小孩一同探究自己是如何走過挫折、面對情緒的,我認為這是更加難得的經驗。你也在挫折中嗎?何不一同藉由遊戲化學習,與小孩一同成長探索~
Thumbnail
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將能有更穩固的人際關係、更能發展出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並且更訂出切合自己實際能力的目標與期待。然而,無論如何,能有更多學習挫折的機會,並且與小孩一同探究自己是如何走過挫折、面對情緒的,我認為這是更加難得的經驗。你也在挫折中嗎?何不一同藉由遊戲化學習,與小孩一同成長探索~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我們該怎麼面對排擠或霸凌的問題?大人們想出了各種有創意的方式,像是反霸凌作文比賽、反霸凌海報比賽、或者穿粉紅色衣服跳反霸凌舞等等。不過我覺得這些有創意的方法恐怕沒什麼用,也有人特地去研究這些創意教學,然後指出這些方法沒什麼用。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我們該怎麼面對排擠或霸凌的問題?大人們想出了各種有創意的方式,像是反霸凌作文比賽、反霸凌海報比賽、或者穿粉紅色衣服跳反霸凌舞等等。不過我覺得這些有創意的方法恐怕沒什麼用,也有人特地去研究這些創意教學,然後指出這些方法沒什麼用。
Thumbnail
時常有一種論調聲稱要分出「需要」與「想要」的差別,但這種差別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的呢?這種說法被應用在教育或教養現場時,很明顯就是一種「大人覺得你想要 VS. 讓大人覺得你需要」的掰理由比賽。
Thumbnail
時常有一種論調聲稱要分出「需要」與「想要」的差別,但這種差別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的呢?這種說法被應用在教育或教養現場時,很明顯就是一種「大人覺得你想要 VS. 讓大人覺得你需要」的掰理由比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