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關於三島由紀夫的不道德電影隨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母子戀是絢爛的一仗】

「有一天我會告訴你關於我的事。」
「我沒有問。」
「我還是會告訴你。」_《肉體學校》

一見鐘情是輕易卻困難。超常的愛情往往都是開始於一瞬,男孩盯著那女人,眼神堅定露著笑,女人面無表情回望,甚至只是剛好看過去了。她經歷過愛與不愛,判斷這種事不再是能力,是本能。她拿起桌上的酒,喝了一口,從拿起杯子到放下那一刻,他們的眼睛鎖上了彼此。

年紀的差距,讓男女之間的情慾攻防瞬間瓦解。她從給予獲得巨大的滿足感,近似於母性。所求是成長經歷,如同吸吮乳汁。在看《肉體學校》之前,我看的第一部母子戀是 Robin Gayle WrightNaomi Watts《愛,墮落》,兩名近半百的辣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與彼此正值青壯年的兒子墜入情網。最後當然沒有修成正果。有趣的是,片尾也如《肉體學校》一樣,最後一場戲停在男人與同齡女子生出的小孩身上,從戀人退下成了奶奶,《愛,墮落》的原文小說書名其實是《Two Grandmothers》

母子忘年戀裡的權利關係是弔詭的。母親角色待在一個關係裡的雄性方,她們理所當然掌握經濟大權,不用搶奪,因為兒子角色是吃軟飯的。「吃軟飯的男人根本把經濟大權看作是屁,不僅沒想過要掌控,更認為金錢本該由女人賺來供他花用。當女人看到男人不但完全釋出經濟大權,甚至對其嗤之以鼻,必然會產生崇敬之意,並且喜不自禁地獻上性事的主控權。」三島看男女關係的角度獨到,甚至解釋女性都有夢遊的天性,心意容易被撥撩的女人就應該被男人打醒。母子戀裡,倒是女人打男人的多,《肉體學校》裡雨蓓乾淨俐落的一巴掌打下後,立刻一陣濕吻。按照三島的邏輯推演的話,我看見的母性角色是屬於雄性方,能狠狠揮出手掌不會後悔。

雨蓓飾演的 Dominique 最終也沒說出自己的故事,看似淡淡送走了對方。原著裡那句「於是曾那麼深爱的東西,只是自己創造的幻覺而已。」與電影的角度不同。我沒有看見幻滅的質地,卻見證到情愛在時間流裡的一股必然下墜的詩意。那與所有不倫差距無關,回到人與人之間慾望根本的質地。若「永遠都只看重能夠持久存在的東西,可不太過現實了嗎?」——幻象就算如曇花一現般虛無,至少見證了美麗的從生到死。如同易枯萎的鮮花裝飾,既承認幸福的瞬間,又親眼見證脫離幸福的一剎那。二元對立的矛盾,貫徹三島的每一個故事,還有他的人生。

【因為怕死只好拚了命地健身】

我所謂的「幸福」,大概如別人認為的「危機」一樣。_《人間四幕》

三島的體格就算以現在的標準看來,也還是鮮肉等級。本以為他是從青壯年時期,因為戰爭氣氛而勤練體魄,然而他卻是從三十幾歲才開始健身。他認為「身為一個藝術家,為了藝術創作,就必須極力維持深層精神裡的糾葛,而這不正需要一副健全的肉體做後盾嗎?這情況好比為了挖掘一口深井,當然需要用大理石來鞏固水井的壁面。」雖然一開始似乎是為了維持健康而開始運動,但我總會聯想三島提到兒時看表演,迷上了韓國舞蹈家崔承喜的雕像寫真。

我也幾乎是在愛上欣賞舞蹈的同時迷上健身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電腦桌面以及所有大頭圖像都跟芭蕾舞者有關。舞者胸口陰暗分明的肋骨線條,我覺得美麗,卻不崇拜骨瘦如柴的病態纖細。舞者還得踩著健壯有力的雙腿,讓你的視覺被投射成感受,引入潛意識的空間之中。三島喜歡極端的美,好像得把自己的身體挑戰到極限,才能體現存在。舞者每天醒來,下床的那一刻感受到痛,覺得自己才活得像樣。三島對心裡分析感到厭煩,覺得「外在的形式其實包含著最多的深意。描寫人的表面行為和太陽底下的事物,反而更能顯露出人性的困境和黑暗面。」

健身是一門科學。要有出色的成果,訓練的同時要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說斯巴達式或許還不至於,總之外人看來,就是不能隨心所欲過生活就是了。不過健身的人,會慢慢把生活除去「不可以怎樣」只剩「可以怎樣」,用正向方式來誘導自己的選擇,久而久之那些「不可以」的意念便會越來越少出現。於是遵循紀律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這是一件完全自己的事,甚至更甚於寫作,因為寫作還需要讀者。三島說:「在現代社會裡,肌肉發達不過是可憐又滑稽的東西,可也因為如此,我才會對積極鍛鍊出強健的體魄不遺餘力。」

體育來自希臘文 Gymnastike,原是一種「成就美的宗教行為」,據說古希臘人是赤裸身體進行鍛鍊的,到十八世紀末才開始成為體操演變成現在的體育。我自己健身的歷程大約快十年,不算激進也算不閑散,是由無數的放棄與堅持拉扯出來的。外在的美是主觀的,而充滿「力」量卻是無庸置疑的客觀感受,當我具備一副強而有力的身軀時,能明顯察覺自己的心智也充滿韌性。所以我非常認同三島的論點,創作者從外部開始扎根,那口井便能挖得下去,再深都不怕崩塌,即便埋頭幹起來的樣子總有些滑稽感。

【人生必須急轉彎才能勇往直前】

三島以作家身份成名之後,還簽了經紀約成了演員。他說是演員工作的「高度被操控性」勾起他的好奇,而甘願成為電影畫面裡純粹的「藝術擺飾品」。這種無法掌握度與小說家的工作方式完全是天地之差。小說家若以電影類比,更接近導演,演員成了一粒粒文字,怎麼被組裝、拼湊、字型大小、由什麼角度被擺置,全是導演的決定。小說家是故事的神,能呼風喚雨。演員則任由雨打風吹。三島說:「我暗自期待在成為一個出色的電影演員後,會於某個時機點被別人看見一個連我也不知道的自己。」

不知道最終他是否有些失望?在戲劇裡就算扮演一個跟自己截然迥異的角色,那驚喜滿足,也幾乎不可能大過在小說裡創作出一個極端心裡狀態的邊緣人物,譬如金閣寺裡的溝口。扮演來自於深度的理解,理解的內容就是作者創作過程的陷入。很多演員會說自己入戲太深走不出來,小說家們已在故事裡自殺過千百回了。

三島寫角色讓我聯想到大膽揮霍顏料的油畫家。他畫得快,沒心情等顏料乾,在一層濕顏料上又塗上一層濕顏料,筆刷的痕跡清清楚楚。我們看不見最底層的顏色,但你知道有東西在那,只能猜,或是從沒被覆蓋的小小角落看出端倪。油畫中將流動的顏料成了靜止的動態,如同《炎上》裡寺院大火後的灰燼,被導演市川崑拍成了黑夜銀河。

那些像地鼠的角色們,在地底下挖掘通道,一點都不在乎地面上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那些通道,彎曲而不扭捏,前行需要傻勁與愚勇,方向從不絕對是筆直的。三島說過:「被人看得過於悲壯是很討厭的,能夠成為漫畫題材也就可以了。」我始終不覺得切腹後面應該加自殺,不然那就跟燒炭、上吊、投江成同一路了,三島恐怕不樂見自己與太宰治歸在一塊。對我來說,三島從不無病呻吟也不濫情作態,切腹是一條奔向自我價值的終極彎道。「能夠把藝術和行為調和的,或許只有死亡。」三島的人生不是三幕劇,他在最後的第四終章扯下大幕,走向涅槃。



2018 台北文學.閱影展焦點人物:三島由紀夫
《炎上》《愛的飢渴》《人間四幕》《肉體學校》《美麗之星》

【釀電影】2018年 5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在戲院裡閱讀一生》專題 x 2018 台北文學.閱影展
〈《搖滾啟示錄》:巴布.迪倫的斜槓人生與文學傳承〉by 希米露
〈關於三島由紀夫的不道德電影隨筆〉by 鄧九雲

《釀影評》專欄
〈《厭世媽咪日記》:媽咪最大的犧牲,是世界還是自己?〉by 雀雀

【釀酒師】人物專訪系列
〈釀酒師 2 號|離開時空膠囊——專訪《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導演托比亞斯.諾雷〉by 張硯拓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針對上野千鶴子與鈴木涼美合著的《始於極限》一書,聚焦母女、父權結構等女性主義議題,分享中宜師的心得與感觸。
Thumbnail
本文針對上野千鶴子與鈴木涼美合著的《始於極限》一書,聚焦母女、父權結構等女性主義議題,分享中宜師的心得與感觸。
Thumbnail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Thumbnail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Thumbnail
《不被愛也沒關係》故事中有三個女大生──宮田,不分晝夜地打工,只為了支付學費及母親揮霍的娛樂開銷;江永,背負殺人犯之女的罪名,獨自逃離被父親強暴、被母親強迫賣淫的原生家庭;木村,住在由母親打理的高級公寓,以加入邪教作為被母親完全控制的救贖。 以愛之名,三個主角在各自的親情關係中,成為某種犧牲者。原來
Thumbnail
《不被愛也沒關係》故事中有三個女大生──宮田,不分晝夜地打工,只為了支付學費及母親揮霍的娛樂開銷;江永,背負殺人犯之女的罪名,獨自逃離被父親強暴、被母親強迫賣淫的原生家庭;木村,住在由母親打理的高級公寓,以加入邪教作為被母親完全控制的救贖。 以愛之名,三個主角在各自的親情關係中,成為某種犧牲者。原來
Thumbnail
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想到媽對家人的控制欲,就像我對文字,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Thumbnail
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想到媽對家人的控制欲,就像我對文字,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個男人去見了自己的前任,然後因為在廁所撿到用過的保險套,於是心生妒意便勒死了那女人,當我試圖把那一則新聞找出來時,居然發現類似的情節如此常見。 . 而那彷彿是一個車夫拿起馬鞭鞭笞自己拉不動的馬,然後把馬打死了一樣,其實他應該鞭笞的是自己,就像三島由紀夫從三十歲開始鞭笞自己的身體一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個男人去見了自己的前任,然後因為在廁所撿到用過的保險套,於是心生妒意便勒死了那女人,當我試圖把那一則新聞找出來時,居然發現類似的情節如此常見。 . 而那彷彿是一個車夫拿起馬鞭鞭笞自己拉不動的馬,然後把馬打死了一樣,其實他應該鞭笞的是自己,就像三島由紀夫從三十歲開始鞭笞自己的身體一
Thumbnail
入時如入戲。放蕩的精緻、懸疑的哀悼、閉鎖的風聲、竊竊私語...... 她漫遊在衰頹的絕美之城,隨時可以是一個(自我放逐的)起點,又是一個(自我遺棄的)終點。直至粗曠的火與濃煙損耗所有織造出來的顏色:物件奢華過頭,肉身必黯然倒退,並且惶惑,愣住。​
Thumbnail
入時如入戲。放蕩的精緻、懸疑的哀悼、閉鎖的風聲、竊竊私語...... 她漫遊在衰頹的絕美之城,隨時可以是一個(自我放逐的)起點,又是一個(自我遺棄的)終點。直至粗曠的火與濃煙損耗所有織造出來的顏色:物件奢華過頭,肉身必黯然倒退,並且惶惑,愣住。​
Thumbnail
「天將亮的時候,就想走進那片藍,消失在海天交接之際。」         《人魚紀》是李維菁留予這個世界上最後一部遺作,在最後的時光奮力卻依舊姿態優雅地道出這個故事,讀來十分娓娓動人,令人深受觸動而眼眶一濕,掩卷後餘韻仍久久未了。         
Thumbnail
「天將亮的時候,就想走進那片藍,消失在海天交接之際。」         《人魚紀》是李維菁留予這個世界上最後一部遺作,在最後的時光奮力卻依舊姿態優雅地道出這個故事,讀來十分娓娓動人,令人深受觸動而眼眶一濕,掩卷後餘韻仍久久未了。         
Thumbnail
女主角慣常一臉石破天驚的淡定,一切並非那麼嚴重的直率背影,置於不可一世的母胎單身藝術家都非常可被理解但當她一手拖著幼兒一手抱著襁褓嬰兒腋下夾著奶瓶走過沖繩意亂情迷的夜街時…… 步履彷彿燒出一整條五光十色的彩蛋。
Thumbnail
女主角慣常一臉石破天驚的淡定,一切並非那麼嚴重的直率背影,置於不可一世的母胎單身藝術家都非常可被理解但當她一手拖著幼兒一手抱著襁褓嬰兒腋下夾著奶瓶走過沖繩意亂情迷的夜街時…… 步履彷彿燒出一整條五光十色的彩蛋。
Thumbnail
三島喜歡極端的美,好像得把自己的身體挑戰到極限,才能體現存在。舞者每天醒來,下床的那一刻感受到痛,覺得自己才活得像樣。三島對心裡分析感到厭煩,覺得「外在的形式其實包含著最多的深意。描寫人的表面行為和太陽底下的事物,反而更能顯露出人性的困境和黑暗面。」
Thumbnail
三島喜歡極端的美,好像得把自己的身體挑戰到極限,才能體現存在。舞者每天醒來,下床的那一刻感受到痛,覺得自己才活得像樣。三島對心裡分析感到厭煩,覺得「外在的形式其實包含著最多的深意。描寫人的表面行為和太陽底下的事物,反而更能顯露出人性的困境和黑暗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