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個高中自學生在FB上的貼文,純屬個人抒發,沒有開地球。C在留言裡說,「我們這個世代」是今年國中會考題目,他只是看到這題目後,想抱怨一下。 不斷向前的時空,不斷退縮的世代。 老人抱怨年輕人沒能力。 而老人不退休,年輕人沒工作。 賺不到錢,買不起房子,又找不到好工作。 因為好老闆越來越少。 他們是不注重專業的世代。 大家越來越早出門越晚回家。 工作與學校。 沒有人認為學生是工作。 因為學習本意不是工作。 但學校卻讓它變成工作。 而學生工作卻又不給錢。 也要「寫完功課才能玩」。 學校越來越多,家庭越來越不盡忠職守,把養兒育兒讓給學校及補習班。 寫不完的功課。 讀不完的書。 沒得玩的公園。 因為公園一個一個被拆,草皮也不准踩踏。 安全安全安全安全。 大家追求的好烈。 社會太危險,所以待在學校越久越好。 女生不要在太晚走在路上。 也不要穿太暴露。 另一方面,也著迷於不安全的補習班。 補習班那麼病態,但家長好愛。 只要能高分就要不擇手段。 但是作弊就不行。 因為我們是要有良好操守。 可是你可以把東西背下來然後照樣回答。 而且總是鼓勵甚至必須一模一樣。 不一樣還會被扣分。 這不是作弊這是努力向上。 可是上台報告又不能照本宣科參考維基百科。 因為要有批判能力。 但是講不一樣的又是沒做好功課。 明明知道教育很爛,但還是去助長,只要擠到頂端,管它爛不爛。 擠到頂端就是好的教育。 最頂端就是最會作弊能力的人。 可是他們卻得到最好的最多。 藉機鼓勵大家學習作弊能力。 但同時現在也越來越難找工作了。 即使作弊能力再好。 因為我們這個世代是「草莓族」。 開始了大家把不重視能力與專業解釋成我們更重視品格。 其實只是在找奴隸。 而這是個工作環境很爛的時代。 大家喜歡歧視年輕人。 因為年輕人沒能力沒作為又沒工作。 「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家長一方面抱怨,另一方面是期望你讀更多。 我們是歷經410教改很久以後的世代。 一個教育更爛的時代。 一個不知道為何要活得這麼莫名其妙的世代。 我讀完之後好想知道,如果會考寫這樣會得幾分?好想知道如果C去參加考試遇到這個題目,他會不會真的這樣寫?好想知道大人讀到他寫的這篇文章,會不會覺得他只是在講幹話不正面思考?會不會覺得寫這種文章的人是個屁孩? 這個世界似乎不太容許大家說幹話,但我有時候想,幹話可能是反作用力——越是不能講,越是需要講?最近我開始帶國一自學生的寫作課,他們讀到小茜寫的〈沒用的東西〉,就說,哇!現在小學生怎麼負能量爆表呀……他們一邊讀一邊哈哈笑的說,真是很抒壓耶……然後那天,只要讀到什麼比較悲觀比較負能量的詩,他們就說,這是小學生寫的吼! 者:小茜。小學三年級。 有個學生指著自己說:「沒用的東西,就是在講我……」當然裡面可能有開玩笑的成份,有故意的成份(大人都說我沒用,那我就是沒用怎麼樣……),也有真實的成份,有真的因此不喜歡自己的成份…… 鴻,〈問答〉,出自《土製炸彈》。 讀到鴻鴻寫的詩時,反應也很大。有人抽到這張詩籤,讀出來,小芊聽完之後雙手握拳,深吸一口氣,啊了一聲。我說怎麼啦?小芊說我畫面都出來了!我說什麼畫面?她一邊講一邊配合手勢—— 「考卷發下去,塞進屁眼!打一個零分,塞進屁眼!」小芊的手勢力道十足,彷彿有許多怒氣。 小芊的那段話,算不算幹話?小茜的〈沒用的東西〉算不算幹話?C寫的〈我們這個世代〉算不算幹話? 朋友D讀了C寫的東西,覺得那根本就是幹話。「他們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嗎?很多情況都沒搞清楚嘛!與其在那邊講幹話,不如去做有建設性的事!」有些人會這樣覺得。 我最近在想,「幹話」的裡面是什麼?我其實不太會定義幹話,但我想從C寫的東西的表面,去讀出裡面的意思。但有時候,想要讀出裡面的意思,可能要先認識說話的這個人,如果不認識,或者就算認識但不想試著去了解,那麼幹話永遠就只剩下幹話本身。 ◆ C是我在FB上認識的臉友。今年二月,他傳了私訊來,說他現在是高三的自學生,最近在一個自/共學團體陪伴小孩,想跟我討論一下如何陪伴小孩寫作。我心裡想,哇,高中生!很多人都還覺得這個年紀是小孩,他就已經在陪小孩寫作了! 他在訊息裡有一段話非常有意思:「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把我變為有用的人。」 很多老師想的是,希望把學生變成有用的人;但C想的卻是,希望學生把老師變成有用的人。最近我一直在想,自學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當然,自學有很多種樣子,但是C的那句話,非常接近我對自學的期待—— 學生自己去找到自己想學的,然後把老師變成「對我來說有用的人」。當然這不是說,如果老師給的東西對學生沒用,那老師這個人就沒有用——而是那個老師對那個學生來說,確實沒有用。 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對學生自己來說,到底有沒有用?」似乎是C最在意的點? 因為跟C有這樣的互動,也或許因為這層認識,所以當D覺得C寫的是幹話的時候,我倒是從裡面讀出一些東西。我跟D說,C有段話寫得很蠻真實的—— 補習班那麼病態,但家長好愛。 只要能高分就要不擇手段。 但是作弊就不行。 因為我們是要有良好操守。 可是你可以把東西背下來然後照樣回答。 而且總是鼓勵甚至必須一模一樣。 不一樣還會被扣分。 這不是作弊這是努力向上。 可是上台報告又不能照本宣科參考維基百科。 因為要有批判能力。 但是講不一樣的又是沒做好功課。 D說,他認為記憶力跟作弊是兩回事,他覺得這段邏輯有問題。我說,在比喻上的邏輯好像可以再思考一下,但是我覺得我好像知道他想講的是什麼—— C想講的好像是——學生被要求表現出來的東西,必須要是一致的,不管是所謂課本上的標準答案,還是甄試時要求的報告、自我介紹,或是某種被認為是「正確」的說法。我覺得C想反抗的,好像是那樣的東西。 那個東西是「因為對方需要,所以我去做出來」。但是,為什麼學生要去符合需要?教育應該是讓學生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把自己變成這個社會合用的東西,我想C想要質疑的是這件事。 這個世界是不是像C所控訴的那樣在運作著?我覺得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有部分很難說,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但不管是不是,C寫的就是他所感受到的世界。 有些人覺得幹話不好聽,情緒經常大於思考,但幹話之所以是幹話,就是非得透過幹話才能宣洩。雖然我偶爾也會覺得某些人幹話太多,也會覺得「嗨,做點什麼好嗎?」但那其實是搞錯幹話存在的意義。 如果不討厭幹話,可以去聽聽看幹話裡面想傳遞的,到底是什麼?當然你也可以討厭幹話,但如果你還聽得進去,那麼可以聽聽看(但這樣聽到的是什麼我很好奇)。我也不是覺得每個人都該聽,該接受幹話,聽不聽在個人;但如果想要了解對方,我是覺得,試著去理解對方所感受到的東西,或許接下來才有得談。 有次有個朋友用不同語言這件事來解釋「溝通」,我覺得蠻貼切的—— 朋友是個表演工作者,有次他對著一個外國人介紹他的作品,但因為無法好好的使用英文將自己腦袋裡的東西表達清楚,導致講得斷斷續續,於是對方顯露出一種不耐煩的樣子,有一種「請你好好講好嗎?」「講不好的話,就請練習好再來講」的感覺。當下朋友的感覺是,對方完全不想要懂。而之後朋友又有機會跟其他的外國人介紹自己的作品,這次他遇到的人想要好好聽他說,想了解他的作品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所以就算朋友的英語不是那麼流暢也沒有關係,他發現他還可以用肢體語言與對方溝通,因為對方想懂。 有些人可能會說英文爛跟幹話不一樣。嗯,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我覺得「你這樣講,我聽不懂也不想聽」,那個東西有點像。 最後,到底什麼是幹話,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然後,為什麼有人覺得是幹話有人覺得不是,這大概跟聽的人有關。寫著寫著我突然發現,所謂的代溝,似乎不一定是因為世代背景不同所造成的間隙,我覺得那個間隙可能是存在心態上的,兩邊都是。 延伸閱讀: 【大人課-雜記】透過寫感覺自己的感覺 【寫作思考】我這樣寫,寫出了我想說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