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世代(幹話的裡面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以下是一個高中自學生在FB上的貼文,純屬個人抒發,沒有開地球。C在留言裡說,「我們這個世代」是今年國中會考題目,他只是看到這題目後,想抱怨一下。

不斷向前的時空,不斷退縮的世代。
老人抱怨年輕人沒能力。
而老人不退休,年輕人沒工作。
賺不到錢,買不起房子,又找不到好工作。
因為好老闆越來越少。
他們是不注重專業的世代。
大家越來越早出門越晚回家。
工作與學校。
沒有人認為學生是工作。
因為學習本意不是工作。
但學校卻讓它變成工作。
而學生工作卻又不給錢。
也要「寫完功課才能玩」。
學校越來越多,家庭越來越不盡忠職守,把養兒育兒讓給學校及補習班。
寫不完的功課。
讀不完的書。
沒得玩的公園。
因為公園一個一個被拆,草皮也不准踩踏。
安全安全安全安全。
大家追求的好烈。
社會太危險,所以待在學校越久越好。
女生不要在太晚走在路上。
也不要穿太暴露。
另一方面,也著迷於不安全的補習班。
補習班那麼病態,但家長好愛。
只要能高分就要不擇手段。
但是作弊就不行。
因為我們是要有良好操守。
可是你可以把東西背下來然後照樣回答。
而且總是鼓勵甚至必須一模一樣。
不一樣還會被扣分。
這不是作弊這是努力向上。
可是上台報告又不能照本宣科參考維基百科。
因為要有批判能力。
但是講不一樣的又是沒做好功課。
明明知道教育很爛,但還是去助長,只要擠到頂端,管它爛不爛。
擠到頂端就是好的教育。
最頂端就是最會作弊能力的人。
可是他們卻得到最好的最多。
藉機鼓勵大家學習作弊能力。
但同時現在也越來越難找工作了。
即使作弊能力再好。
因為我們這個世代是「草莓族」。
開始了大家把不重視能力與專業解釋成我們更重視品格。
其實只是在找奴隸。
而這是個工作環境很爛的時代。
大家喜歡歧視年輕人。
因為年輕人沒能力沒作為又沒工作。
「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家長一方面抱怨,另一方面是期望你讀更多。
我們是歷經410教改很久以後的世代。
一個教育更爛的時代。
一個不知道為何要活得這麼莫名其妙的世代。

我讀完之後好想知道,如果會考寫這樣會得幾分?好想知道如果C去參加考試遇到這個題目,他會不會真的這樣寫?好想知道大人讀到他寫的這篇文章,會不會覺得他只是在講幹話不正面思考?會不會覺得寫這種文章的人是個屁孩?

這個世界似乎不太容許大家說幹話,但我有時候想,幹話可能是反作用力——越是不能講,越是需要講?最近我開始帶國一自學生的寫作課,他們讀到小茜寫的〈沒用的東西〉,就說,哇!現在小學生怎麼負能量爆表呀……他們一邊讀一邊哈哈笑的說,真是很抒壓耶……然後那天,只要讀到什麼比較悲觀比較負能量的詩,他們就說,這是小學生寫的吼!

raw-image

有個學生指著自己說:「沒用的東西,就是在講我……」當然裡面可能有開玩笑的成份,有故意的成份(大人都說我沒用,那我就是沒用怎麼樣……),也有真實的成份,有真的因此不喜歡自己的成份……

raw-image

讀到鴻鴻寫的詩時,反應也很大。有人抽到這張詩籤,讀出來,小芊聽完之後雙手握拳,深吸一口氣,啊了一聲。我說怎麼啦?小芊說我畫面都出來了!我說什麼畫面?她一邊講一邊配合手勢——

「考卷發下去,塞進屁眼!打一個零分,塞進屁眼!」小芊的手勢力道十足,彷彿有許多怒氣。

raw-image

小芊的那段話,算不算幹話?小茜的〈沒用的東西〉算不算幹話?C寫的〈我們這個世代〉算不算幹話?

朋友D讀了C寫的東西,覺得那根本就是幹話。「他們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嗎?很多情況都沒搞清楚嘛!與其在那邊講幹話,不如去做有建設性的事!」有些人會這樣覺得。

我最近在想,「幹話」的裡面是什麼?我其實不太會定義幹話,但我想從C寫的東西的表面,去讀出裡面的意思。但有時候,想要讀出裡面的意思,可能要先認識說話的這個人,如果不認識,或者就算認識但不想試著去了解,那麼幹話永遠就只剩下幹話本身。

C是我在FB上認識的臉友。今年二月,他傳了私訊來,說他現在是高三的自學生,最近在一個自/共學團體陪伴小孩,想跟我討論一下如何陪伴小孩寫作。我心裡想,哇,高中生!很多人都還覺得這個年紀是小孩,他就已經在陪小孩寫作了!

他在訊息裡有一段話非常有意思:「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把我變為有用的人。」

很多老師想的是,希望把學生變成有用的人;但C想的卻是,希望學生把老師變成有用的人。最近我一直在想,自學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當然,自學有很多種樣子,但是C的那句話,非常接近我對自學的期待——

學生自己去找到自己想學的,然後把老師變成「對我來說有用的人」。當然這不是說,如果老師給的東西對學生沒用,那老師這個人就沒有用——而是那個老師對那個學生來說,確實沒有用。

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對學生自己來說,到底有沒有用?」似乎是C最在意的點?

因為跟C有這樣的互動,也或許因為這層認識,所以當D覺得C寫的是幹話的時候,我倒是從裡面讀出一些東西。我跟D說,C有段話寫得很蠻真實的——

補習班那麼病態,但家長好愛。
只要能高分就要不擇手段。
但是作弊就不行。
因為我們是要有良好操守。
可是你可以把東西背下來然後照樣回答。
而且總是鼓勵甚至必須一模一樣。
不一樣還會被扣分。
這不是作弊這是努力向上。
可是上台報告又不能照本宣科參考維基百科。
因為要有批判能力。
但是講不一樣的又是沒做好功課。

D說,他認為記憶力跟作弊是兩回事,他覺得這段邏輯有問題。我說,在比喻上的邏輯好像可以再思考一下,但是我覺得我好像知道他想講的是什麼——

C想講的好像是——學生被要求表現出來的東西,必須要是一致的,不管是所謂課本上的標準答案,還是甄試時要求的報告、自我介紹,或是某種被認為是「正確」的說法。我覺得C想反抗的,好像是那樣的東西。

那個東西是「因為對方需要,所以我去做出來」。但是,為什麼學生要去符合需要?教育應該是讓學生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把自己變成這個社會合用的東西,我想C想要質疑的是這件事。

這個世界是不是像C所控訴的那樣在運作著?我覺得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有部分很難說,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但不管是不是,C寫的就是他所感受到的世界。

有些人覺得幹話不好聽,情緒經常大於思考,但幹話之所以是幹話,就是非得透過幹話才能宣洩。雖然我偶爾也會覺得某些人幹話太多,也會覺得「嗨,做點什麼好嗎?」但那其實是搞錯幹話存在的意義。

如果不討厭幹話,可以去聽聽看幹話裡面想傳遞的,到底是什麼?當然你也可以討厭幹話,但如果你還聽得進去,那麼可以聽聽看(但這樣聽到的是什麼我很好奇)。我也不是覺得每個人都該聽,該接受幹話,聽不聽在個人;但如果想要了解對方,我是覺得,試著去理解對方所感受到的東西,或許接下來才有得談。

有次有個朋友用不同語言這件事來解釋「溝通」,我覺得蠻貼切的——

朋友是個表演工作者,有次他對著一個外國人介紹他的作品,但因為無法好好的使用英文將自己腦袋裡的東西表達清楚,導致講得斷斷續續,於是對方顯露出一種不耐煩的樣子,有一種「請你好好講好嗎?」「講不好的話,就請練習好再來講」的感覺。當下朋友的感覺是,對方完全不想要懂。而之後朋友又有機會跟其他的外國人介紹自己的作品,這次他遇到的人想要好好聽他說,想了解他的作品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所以就算朋友的英語不是那麼流暢也沒有關係,他發現他還可以用肢體語言與對方溝通,因為對方想懂。

有些人可能會說英文爛跟幹話不一樣。嗯,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我覺得「你這樣講,我聽不懂也不想聽」,那個東西有點像。

最後,到底什麼是幹話,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然後,為什麼有人覺得是幹話有人覺得不是,這大概跟聽的人有關。寫著寫著我突然發現,所謂的代溝,似乎不一定是因為世代背景不同所造成的間隙,我覺得那個間隙可能是存在心態上的,兩邊都是。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17
小克用粉紅色墨水筆,在紙上寫下「廖瞇笨」,寫完就在那邊偷笑。我把紙拿過來,用藍色的筆在「笨」字下方接字,我說:「「廖瞇笨得像天才」。小克一聽,笑得更大聲。我說笨得像天才,這樣是笨還是天才?皮蛋看我們兩個在寫字接龍,就說他也要寫......
Thumbnail
2021/11/17
小克用粉紅色墨水筆,在紙上寫下「廖瞇笨」,寫完就在那邊偷笑。我把紙拿過來,用藍色的筆在「笨」字下方接字,我說:「「廖瞇笨得像天才」。小克一聽,笑得更大聲。我說笨得像天才,這樣是笨還是天才?皮蛋看我們兩個在寫字接龍,就說他也要寫......
Thumbnail
2021/07/21
我說,這些文字圖都是用文字拼成的,你們可以觀察文字的造型,看像是什麼,「然後可以放大縮小,或是旋轉啊,或是複製啊。」「你們看有沒有想要做的點子,在空白頁開一個房間,在裡面進行創作。」最後小克開了四個房間,皮蛋也開了四間。小克是用「文字的意思」來組成畫面,而皮蛋則是用「文字的形狀」來創造幾何圖形。
Thumbnail
2021/07/21
我說,這些文字圖都是用文字拼成的,你們可以觀察文字的造型,看像是什麼,「然後可以放大縮小,或是旋轉啊,或是複製啊。」「你們看有沒有想要做的點子,在空白頁開一個房間,在裡面進行創作。」最後小克開了四個房間,皮蛋也開了四間。小克是用「文字的意思」來組成畫面,而皮蛋則是用「文字的形狀」來創造幾何圖形。
Thumbnail
2021/07/08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2021/07/08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所有成長階段,我們一定罵過髒話,身旁一定會有罵髒話的朋友。成年後的我們都知道,罵髒話未必是學養差勁,斯文人也未必厚道善良。
Thumbnail
所有成長階段,我們一定罵過髒話,身旁一定會有罵髒話的朋友。成年後的我們都知道,罵髒話未必是學養差勁,斯文人也未必厚道善良。
Thumbnail
  所謂的交流,不是只有單方面的強行輸出。   這篇文章的誕生,是因為在和某個機構談話的過程,發現一些小心得和整理自身經驗,所得到的一些啟發。   
Thumbnail
  所謂的交流,不是只有單方面的強行輸出。   這篇文章的誕生,是因為在和某個機構談話的過程,發現一些小心得和整理自身經驗,所得到的一些啟發。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看到「非自願性上課」的學生們寫出來的心得報告,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不過看了三遍,還是決定笑笑好了w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看到「非自願性上課」的學生們寫出來的心得報告,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不過看了三遍,還是決定笑笑好了w
Thumbnail
#我們做的不是要給別人看,但我們在做的別人都在看。 #也許我們無法卓越超群,但是我們肯定與眾不同。 一直是我耳提面命的兩句話。 與其在面前說一堆幹話, 與其在背後說一堆屁話, 不如立刻起身,JUST DO IT! 不用等到準備好才開始, 只有拿出你的看家本領, 那些看雖你的人才會閉嘴。
Thumbnail
#我們做的不是要給別人看,但我們在做的別人都在看。 #也許我們無法卓越超群,但是我們肯定與眾不同。 一直是我耳提面命的兩句話。 與其在面前說一堆幹話, 與其在背後說一堆屁話, 不如立刻起身,JUST DO IT! 不用等到準備好才開始, 只有拿出你的看家本領, 那些看雖你的人才會閉嘴。
Thumbnail
活到現在這個歲數,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不可能討好全世界。
Thumbnail
活到現在這個歲數,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不可能討好全世界。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我上課一般不喜歡只是「授業」-傳授基本知識,現在人人都拜Google大神,妳講的網路都查得到(講錯也查得到喔),而且,只是老師一人相聲也太無聊。 所以,我更愛透過很多的互動、大量實用的技能,告訴他們職場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我上課一般不喜歡只是「授業」-傳授基本知識,現在人人都拜Google大神,妳講的網路都查得到(講錯也查得到喔),而且,只是老師一人相聲也太無聊。 所以,我更愛透過很多的互動、大量實用的技能,告訴他們職場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那洗腦似的「你們差遠了」的貶低話語聽了一整年,就此讓鄉下孩子不如人的自卑感悄悄深種於心。
Thumbnail
那洗腦似的「你們差遠了」的貶低話語聽了一整年,就此讓鄉下孩子不如人的自卑感悄悄深種於心。
Thumbnail
我讀完之後好想知道,如果會考寫這樣會得幾分?好想知道如果C去參加考試遇到這個題目,他會不會真的這樣寫?好想知道大人讀到他寫的這篇文章,會不會覺得他只是在講幹話不正面思考?會不會覺得寫這種文章的人是個屁孩?
Thumbnail
我讀完之後好想知道,如果會考寫這樣會得幾分?好想知道如果C去參加考試遇到這個題目,他會不會真的這樣寫?好想知道大人讀到他寫的這篇文章,會不會覺得他只是在講幹話不正面思考?會不會覺得寫這種文章的人是個屁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