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到城市:母語如何作為一種啟蒙與抵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阿愷之聲好久不見!
這輯阿愷之聲直播放送,阿愷邀請到臺大城鄉所研究生林辰來到節目裏,談「母語」問題。

林辰來自苗栗,伊的母語是客語。
在幾次的聊天裏,阿愷和林辰都很有感,我們彼此的母語(臺/客語)在我們這一代人中以極快的方式消逝著,先不論城市,單就我們所出生的城鎮裡,這個「講母語的環境」其實正從家庭、學校到公共空間中劇烈的改變著,這背後所引動的,是一股從地方、城市到全球化的結構性力量,等待我們正視。

林辰也是城鄉放送局樂隊成員,同時也以母語寫歌。
這輯節目裏,我們將回過頭來問:我們何時開始「意識到」母語環境的困境?以及母語使用人口的消逝(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在意識到現象以後,我們如何理解現象背後的結構性成因?最後,我們的創作如何作為一種抵抗?

這輯阿愷之聲,我想來談這段知識性的路徑,我們如何從家(苗栗/鹿港)到城市(台北/城鄉所),在學校課程與個人行動之間,意識到「我與母語之間的關係,以及可能」?

歡迎各位聽眾朋友打開網路來收聽!本輯節目將會以華語為主,臺語/客語為輔。

阿愷之聲,我們空中來相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愷之聲的沙龍
51會員
26內容數
<p>「阿愷之聲」是一個講台語的放送電台,放送內容以鹿港代誌為主,想要以地故事講出整個台灣社會變遷。台語又是鹿港不可或缺的聲音地景,很多描述只能透過台語才能言傳,阿愷也會持續向鹿港各耆老們請益日漸沒落的「鹿港海口腔」,讓電台不僅放送理念,而且還能夠紀錄作為無形文化財的鹿港腔。</p>
阿愷之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9
聽眾朋友逐家好,又閣再一遍的來到阿愷仔之聲講故事時間。這遍欲講故事予做「船仔頭戀曲:阿偉秀鶯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所在,猶原是彼个倚海的城鎮,彼个予做船仔頭的漁村所在......。
Thumbnail
2019/09/29
聽眾朋友逐家好,又閣再一遍的來到阿愷仔之聲講故事時間。這遍欲講故事予做「船仔頭戀曲:阿偉秀鶯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所在,猶原是彼个倚海的城鎮,彼个予做船仔頭的漁村所在......。
Thumbnail
2019/02/11
所謂「角頭」,地理上是一間角頭廟的祭祀範圍,歷史意義上正是移民時代延續至今,是同一群族人世世代代的生活之域。鹿港這座城鎮可以說是個眾多角頭所形成的市街社會。 阿愷之聲將邀請鹿港三個角頭的少年人來到節目上,談談自己角頭的過去與現在,也探探對方角頭的今日與未來。或許,一場箭在弦上的角頭大戰將一觸即發?
Thumbnail
2019/02/11
所謂「角頭」,地理上是一間角頭廟的祭祀範圍,歷史意義上正是移民時代延續至今,是同一群族人世世代代的生活之域。鹿港這座城鎮可以說是個眾多角頭所形成的市街社會。 阿愷之聲將邀請鹿港三個角頭的少年人來到節目上,談談自己角頭的過去與現在,也探探對方角頭的今日與未來。或許,一場箭在弦上的角頭大戰將一觸即發?
Thumbnail
2018/11/28
DeGlopper這位美國年輕的人類學家來到鹿港以後,當時讓他最感興趣的現象之一,就是地方的職業社群如何運作。他在1967-68年間來到鹿港跑田野時,正值在地木工產業的全盛時期,這位人類學家深深受到了這個古老行業的吸引,於是一頭栽進城鎮上大大小小正轟隆運轉的木工廠裡......。
Thumbnail
2018/11/28
DeGlopper這位美國年輕的人類學家來到鹿港以後,當時讓他最感興趣的現象之一,就是地方的職業社群如何運作。他在1967-68年間來到鹿港跑田野時,正值在地木工產業的全盛時期,這位人類學家深深受到了這個古老行業的吸引,於是一頭栽進城鎮上大大小小正轟隆運轉的木工廠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看《台語解放記事》這本書的過程時滿有感觸,一方面是剛看完《【東歐百年史】共同體的神話》,該書講的中東歐族群與語言複雜糾結的歷史,常常讓我對照起台灣情形,也可以跟本書討論各種議題相對照,另一方面讀本書時,更加喚起了我過去的經驗。
Thumbnail
看《台語解放記事》這本書的過程時滿有感觸,一方面是剛看完《【東歐百年史】共同體的神話》,該書講的中東歐族群與語言複雜糾結的歷史,常常讓我對照起台灣情形,也可以跟本書討論各種議題相對照,另一方面讀本書時,更加喚起了我過去的經驗。
Thumbnail
談到口音,讓我想起一些往事。 我在台南出生,幼稚園中班從台南搬到台北,在台北讀到小學四年級。國語,是我慣用的語言,思考時我也會以國語進行思考。 小四時,爸爸決定舉家搬回雲林老家陪奶奶。 我開始了國語上課講,下課以台語為主,國語為輔的生活。 到高中時,高一數學老師上課全程用台語教數學。
Thumbnail
談到口音,讓我想起一些往事。 我在台南出生,幼稚園中班從台南搬到台北,在台北讀到小學四年級。國語,是我慣用的語言,思考時我也會以國語進行思考。 小四時,爸爸決定舉家搬回雲林老家陪奶奶。 我開始了國語上課講,下課以台語為主,國語為輔的生活。 到高中時,高一數學老師上課全程用台語教數學。
Thumbnail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我不禁疑惑自問:「客語真的好聽嗎?」
Thumbnail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我不禁疑惑自問:「客語真的好聽嗎?」
Thumbnail
我們會在課本上看到台灣各族群的分布圖,為了考試而它背起來,可是你是否有思考過為什麼族群會這樣分布?各族群的語言與其方言別有何差異又為何有如此差異?
Thumbnail
我們會在課本上看到台灣各族群的分布圖,為了考試而它背起來,可是你是否有思考過為什麼族群會這樣分布?各族群的語言與其方言別有何差異又為何有如此差異?
Thumbnail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Thumbnail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Thumbnail
長期生長在都市,父母親早已離開原鄉,使用母語交談的狀況,多年來,在我家已非常少見,父母親因應工作需求,台語非常流利,然而和孩子們溝通,則是使用華語文,作為交談的媒介。  四年前,我來到臺北教育大學就讀,因緣際會之下,在原資中心工讀,使我展開自我認同、追尋自我的旅程。在原資中心,有更深入學習母語的機會
Thumbnail
長期生長在都市,父母親早已離開原鄉,使用母語交談的狀況,多年來,在我家已非常少見,父母親因應工作需求,台語非常流利,然而和孩子們溝通,則是使用華語文,作為交談的媒介。  四年前,我來到臺北教育大學就讀,因緣際會之下,在原資中心工讀,使我展開自我認同、追尋自我的旅程。在原資中心,有更深入學習母語的機會
Thumbnail
我去上了客語課。 客家話算不算是我的母語呢?根據定義應該是要算的,從小被阿婆帶大,雖然記憶稀薄,但毫無疑問的,阿婆是我重要的母語老師。在大家都上幼稚園的同時,我仍然可以在家裡閒晃(雖然我真的已經忘記整天在幹嘛),在小學下午班時,能夠吃飽飽再去上課,都是阿婆在家打理的關係
Thumbnail
我去上了客語課。 客家話算不算是我的母語呢?根據定義應該是要算的,從小被阿婆帶大,雖然記憶稀薄,但毫無疑問的,阿婆是我重要的母語老師。在大家都上幼稚園的同時,我仍然可以在家裡閒晃(雖然我真的已經忘記整天在幹嘛),在小學下午班時,能夠吃飽飽再去上課,都是阿婆在家打理的關係
Thumbnail
「想要學習何種語言,把他丟到那個環境就對了」,隨著國際互動頻繁,我們頻繁使用國外產品、吃國外食物、結交國外朋友、甚至到國外旅行,透過交流讓我們認識更大的世界。但回過頭,在我們喜歡國外一切事物的同時,有沒有同樣地喜歡我們腳踏的這片土地、這些文化?一起回顧,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記憶吧!
Thumbnail
「想要學習何種語言,把他丟到那個環境就對了」,隨著國際互動頻繁,我們頻繁使用國外產品、吃國外食物、結交國外朋友、甚至到國外旅行,透過交流讓我們認識更大的世界。但回過頭,在我們喜歡國外一切事物的同時,有沒有同樣地喜歡我們腳踏的這片土地、這些文化?一起回顧,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記憶吧!
Thumbnail
我們彼此的母語(臺/客語)在我們這一代人中以極快的方式消逝著,先不論城市,單就我們所出生的城鎮裡,這個「講母語的環境」其實正從家庭、學校到公共空間中劇烈的改變著,這背後所引動的,是一股從地方、城市到全球化的結構性力量,等待我們正視...。
Thumbnail
我們彼此的母語(臺/客語)在我們這一代人中以極快的方式消逝著,先不論城市,單就我們所出生的城鎮裡,這個「講母語的環境」其實正從家庭、學校到公共空間中劇烈的改變著,這背後所引動的,是一股從地方、城市到全球化的結構性力量,等待我們正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