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面對的孤獨:《我將前往的遠方》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以後不結婚沒關係,我養妳一輩子。」
  
  在某個從台北回家的午後,我和爸爸齊躺在主臥房的大床上,而他眼睛笑彎地說道。一旁的媽媽聞言,倒是對爸爸厲聲地說:「不行!三十歲以前就該嫁了!」我看著爸爸溢滿笑意的放鬆的表情,而媽媽眉毛倒豎、雙眼圓睜的模樣,其言其語,都引我笑──我不過在閒聊時,同他們飄渺地說了句「說不定我以後不會結婚」,就引起如此認真以對且截然不同的反應──

  但是,當下的我是幸福的。
  爸爸媽媽愛我的方式,各自在理,情深意摯。
  他們的言語背後,的確有著相同的心願在那兒:希望女兒有一個好的歸宿,終有所託。孤單的時候,有人作伴;驚惶的時候,有人安慰;病痛的時候,有人照護……

  「我只是說說而已嘛!」我趕緊補上一句,讓氣氛緩和下來。
  爸爸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媽媽復又做了最後一次強調:
  「妳真的不能在三十歲以後才結婚!」便罷口不再提。

  我也只能望著他們笑。
  何以這段微不足道的插曲,竟引發他們共同的心願來讓我瞧見──有件事實,我們仨人都不可能故作無知──我們之中,或長或少,論誰都無法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


raw-image


  我不可能反駁爸爸的「天真」,也不會去嘲笑媽媽的「認真」。

  郭強生的《我將前往的遠方》使我記起這個在床上與父母漫語、疏懶悠閒的午後。這本書紀錄一位半百的單身男人照護九旬老父的心路點滴;過程中,初老的作者跟隨老父的腳步,按圖索驥地,終於也踏在衰老的道上……他,一邊面對著既知的日常瑣事與退化的身心,另一頭則是未知的彼岸,以及尚不全知的此生。


  哪裡?無論貧富貴賤,殘敗或者新生──每個人終將前往的遠方?對於某些人來說,曾經的遠方如今已近在咫尺;對於另些人而言,遠方仍舊是遠方,並遙遠得無所見於生活。

  它固然是「死亡」。至於「老」,不過是中繼站後的另一種風景和交通工具。

  我想,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在於我們還不習慣不在手裡握有什麼。
  我們在世上努力了大半輩子,卻可能有那樣的時刻,赤裸裸地揭露,過往的那些企求與追逐都是枉然,都是錯誤,都是失敗;彷彿學生如坐針氈地守在座位上,大氣也不敢多喘一下,汗水涔涔地拚了命答題,而整張答案紙,不管洋洋灑灑或者稀稀落落,在鈴響結束的剎那,交卷,然後換得一個不及格的分數──
  我們害怕死亡,其實是在害怕人生的不確定性;我們嘔心瀝血、做這做那,一旦付出,乃有所得,卻不包管所成即所謀。

  「孤獨」也是這麼樣的結果──氣力縱使,算盤算盡,我們仍無法保證意中人必愛自己,也無法藉由任何的手段強留誰恆常在身邊。

  身為尚康健而且經濟無虞的照護者,作者猶能以他者的凝視去回憶和觀察「生老病死」;在父親身上,他將無可避免地看見自己的未來……行動不便、知覺退化、記憶衰退、自處無能、懼怕死亡……與此同時,他亦有不得不憂思更甚的理由:沒有結婚,沒有子女,沒有伴侶。……而作者的年紀不過半百,已經有意識地讓自己適應孤獨,並無止盡地對抗自我懷疑。一個人年屆五十,便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最難面對的孤獨,是在求之不得後找一個替代品自欺,最後連自己都變成了陌生人。」郭強生說。

raw-image


「從今起,我們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者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

  ──這句結婚誓言何其有名,任誰都曾在小說電影裡聽說過。從古到今,四海縱橫,它又承載了多少男女的夢想呢?只是,在浪漫愛情與神聖婚約的背後,一直都存在著「死生」、「老殘」和「孤獨」的課題。

  爸媽誠然係將他們未來的女婿看作自己生命延續的一部份,願能繼續地關愛、守望、支持和陪伴。在雙目即將永遠闔上的那一刻,他們是否會問:
  「我們難道就這樣把女兒留給了世上,留給了茫然的未知?」
  「多希望她不至於獨自一人去面對人生中所有的難堪!」


raw-image


  我們終將前往的遠方,於多數時候,父母自然先行在前。面對遲早的衰老、死亡與孤獨,我們當前又能做些什麼?惟有及早管理自己的健康,妥善地理財,使我們在老時猶能自主,且讓我們不再懼怕死亡,亦不再感到孤獨──當我們的生命終了,便將以另種形式的存在重生。

  活於當下,當思來生。孤獨?無依?
  在前往遠方的途中,只要了解,這是一條基於何種目的被走成的道路,並具備行走此路的精神,同時熟悉行走此路的方法,我們便「終有所託」。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馬太7: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偶爾在朋友們聊天中會聽到:「我們都有了年紀...」「都這樣的年紀...」,剛開始我都會在心中有些OS:「這樣的年紀怎麼了?」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期許:「希望五十歲生日時的自己,有五十歲的姿態(智慧),四十歲的體態(能)以及三十歲的心態。」
Thumbnail
偶爾在朋友們聊天中會聽到:「我們都有了年紀...」「都這樣的年紀...」,剛開始我都會在心中有些OS:「這樣的年紀怎麼了?」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期許:「希望五十歲生日時的自己,有五十歲的姿態(智慧),四十歲的體態(能)以及三十歲的心態。」
Thumbnail
邁入高齡化社會,大家常常會討論老後的人生,要如何度過?最常被討論的兩個議題就是存錢和存健康!的確,要努力的存老本養老金,有錢的老後,才能活得保障! 但是,經歷過病痛折磨的人,一定都知道,就算是年輕人,當你生病氣弱血虛,急需依靠旁人支撐,不然就像個趴趴熊般,這才是一秒,讓你失去所有的尊嚴的事,不管你白
Thumbnail
邁入高齡化社會,大家常常會討論老後的人生,要如何度過?最常被討論的兩個議題就是存錢和存健康!的確,要努力的存老本養老金,有錢的老後,才能活得保障! 但是,經歷過病痛折磨的人,一定都知道,就算是年輕人,當你生病氣弱血虛,急需依靠旁人支撐,不然就像個趴趴熊般,這才是一秒,讓你失去所有的尊嚴的事,不管你白
Thumbnail
從反對「不生小孩」的立場,往往將孤獨老病死作為情緒勒索,但因為焦慮而生小孩是幸福的嗎?所以確立了「不生小孩」後,學習面對孤、獨、老、病、死,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從反對「不生小孩」的立場,往往將孤獨老病死作為情緒勒索,但因為焦慮而生小孩是幸福的嗎?所以確立了「不生小孩」後,學習面對孤、獨、老、病、死,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面對父母老後,就跟生小孩一樣,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許多回憶會翻攪、怨啊愛的在打架,但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心中害怕失去、趨樂避苦的脆弱。這份脆弱使人痛苦,卻也讓我們更能同理相同處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面對父母老後,就跟生小孩一樣,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許多回憶會翻攪、怨啊愛的在打架,但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心中害怕失去、趨樂避苦的脆弱。這份脆弱使人痛苦,卻也讓我們更能同理相同處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能從攜手經營”家庭企業”的合夥人,變成”老欸啊 !明仔載愛呷菜”的老伴,一起走過十次總統大選,一起邁入齒牙動搖的老年,一起笑看年輕往事如過眼雲煙,一起學習怎麼說再見,這樣的幸福,有幸得知,人生足已!
Thumbnail
能從攜手經營”家庭企業”的合夥人,變成”老欸啊 !明仔載愛呷菜”的老伴,一起走過十次總統大選,一起邁入齒牙動搖的老年,一起笑看年輕往事如過眼雲煙,一起學習怎麼說再見,這樣的幸福,有幸得知,人生足已!
Thumbnail
一邊觀看,我開始思考,為甚麼生命會給我們這樣的經歷與痛苦呢?還是說,忘掉過去、返老還童,是幫助我們預備死後的旅程,好減少思念留戀之苦?可未知的世界還是好可怕啊,爸爸就算變得像小孩一樣,還是會恐懼死亡,甚至痛哭崩潰啊… 人生的謎團如此多,我真的能趕及在死亡之前,學會面對嗎?
Thumbnail
一邊觀看,我開始思考,為甚麼生命會給我們這樣的經歷與痛苦呢?還是說,忘掉過去、返老還童,是幫助我們預備死後的旅程,好減少思念留戀之苦?可未知的世界還是好可怕啊,爸爸就算變得像小孩一樣,還是會恐懼死亡,甚至痛哭崩潰啊… 人生的謎團如此多,我真的能趕及在死亡之前,學會面對嗎?
Thumbnail
與老一輩的朋友談及未來,總淡淡帶過,語調帶了點心酸與無奈,他們總說,只要小孩平安長大,就算是了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剩下的日子,還真不敢多想,只求有一個安身之處,至於小孩是否反哺回饋,一切隨緣…
Thumbnail
與老一輩的朋友談及未來,總淡淡帶過,語調帶了點心酸與無奈,他們總說,只要小孩平安長大,就算是了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剩下的日子,還真不敢多想,只求有一個安身之處,至於小孩是否反哺回饋,一切隨緣…
Thumbnail
從進入社會開始,逐漸發現依著自己的個性,似乎是無法對子嗣有足夠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話如果還帶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後代,對 她/他 會是幸運或公平嗎?所以很早就先斷了此念頭。同時也覺得「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感情上大多時間處於有伴侶的狀態,也就一直並不想走入婚姻狀態,畢竟身分證上多的一個名字,與真實相處情
Thumbnail
從進入社會開始,逐漸發現依著自己的個性,似乎是無法對子嗣有足夠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話如果還帶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後代,對 她/他 會是幸運或公平嗎?所以很早就先斷了此念頭。同時也覺得「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感情上大多時間處於有伴侶的狀態,也就一直並不想走入婚姻狀態,畢竟身分證上多的一個名字,與真實相處情
Thumbnail
一個中年男人最大的負擔我想應該就是家庭了 家庭的構成通常就是老婆,小孩跟父母長輩 老婆方面就很簡單了,反正老婆只會幹你。 主要應該是為了小孩忙的要死要活。 要簽聯絡本,要關心小孩學習進度,要上網幫小孩選課後社團,要帶小孩去娛樂,要帶小孩去學游泳,要帶小孩去看牙齒,要帶小孩去蓋護眼護照,寒暑假要小孩出
Thumbnail
一個中年男人最大的負擔我想應該就是家庭了 家庭的構成通常就是老婆,小孩跟父母長輩 老婆方面就很簡單了,反正老婆只會幹你。 主要應該是為了小孩忙的要死要活。 要簽聯絡本,要關心小孩學習進度,要上網幫小孩選課後社團,要帶小孩去娛樂,要帶小孩去學游泳,要帶小孩去看牙齒,要帶小孩去蓋護眼護照,寒暑假要小孩出
Thumbnail
郭強生的《我將前往的遠方》使我記起這個在床上與父母漫語、疏懶悠閒的午後。這本書紀錄一位半百的單身男人照護九旬老父的心路點滴;過程中,初老的作者跟隨老父的腳步,按圖索驥地,終於也踏在衰老的道上……他,一邊面對著既知的日常瑣事與退化的身心,另一頭則是未知的彼岸,以及尚不全知的此生。
Thumbnail
郭強生的《我將前往的遠方》使我記起這個在床上與父母漫語、疏懶悠閒的午後。這本書紀錄一位半百的單身男人照護九旬老父的心路點滴;過程中,初老的作者跟隨老父的腳步,按圖索驥地,終於也踏在衰老的道上……他,一邊面對著既知的日常瑣事與退化的身心,另一頭則是未知的彼岸,以及尚不全知的此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