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五十年歷史報告書|《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邊緣讀書會】第四集|說書、書評、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哈囉,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邊緣讀書會,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書是《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是現任北農總經理吳音寧,他是鄉土文學作家吳晟的女兒,除了江湖在哪裡,吳音寧也寫過幾本書,分別是在2001年進入墨西哥查巴達民族解放軍自治區探訪的報導書籍《蒙面叢林》與2008的個人詩集《危崖有花》。


淺談「江湖在哪裡?」

《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是一本滿滿25萬字的書籍,根據年代、主題分成了14個章節,將台灣的農業從日治時期講到近期的種種變化,書寫的手法非常的文學,是用散文的方式來敘事,非常適合大眾閱讀,不會有像教科書或有一些專家書寫的文章一樣,訊息量大但觀眾不易接收。

本書的第一、二章主要講述的是以楊儒門去自首,同時帶出社會上的反應以及新聞媒體喜歡用聳動的標題讓社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恐慌。在三到七章則依照年代來形容台灣農業過去近五十年的發展政策在農村中產生的影響,例如「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農地重劃」等等,但可以發現政府的政策其實就是刻意壓榨農業,並慢慢將重心移往工業,也就是以農養工的意思,透過壓低米價,出口稻米但農夫自己卻吃不起稻米,還有許多大量的各種不知為何的稅要繳交,而此時總是處於弱勢的農業,漸漸的農村子弟不願意留在家鄉,而父母也希望孩子可以多去外地念書找工作,希望可以改善家中的生活。

漸漸將重心移到工業台灣,也就是我親愛的國家台灣,在歷史的洪流,在工業的發展下,對於環境的污染漸漸的產生,原本自然純淨的農村鄉間,在工業革命的大大發展下,田地漸漸的受到污染,原本肥沃的土地無法繼續耕作,只能休耕的農民就該如何生活呢?

接下來後面的章節,包括「黑道的故鄉」「世紀末農地大清倉」「窮人擁有什麼」等等,則是講述已經凋零的農業,面對所謂的「民意代表」或是「農委會」「農會」這些應該幫助農民的權利擁有者,卻總是做做表面,甚至他們就是真正剝削農民的組織。

在這個有權者大聲時代,老實講媒體也不會去注意到這些,或應該說有些事情我們心知肚明,但一但說出來,很多平衡可以就會一一破壞了。


與《江湖在哪裡》同時出版的《白米不是炸彈》

在2007年出版《江湖在哪裡?》時,印刻出版同時也出版了另一本書《白米不是炸彈》,相信大家對於楊儒門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如果對於楊儒門事件陌生的朋友,我建議你們稍後可以搜尋這個名字或是去找一部電影叫做《白米炸彈客》來看,我想看完之後,你會有一些想法的。

這兩本書是以「白米炸彈客」的新聞事件交錯表達觀點的書籍,《江湖在哪裡》是以楊儒門的行為當作破題,描繪出他這個行為的背後是台灣這五十年來錯誤政策所引發出來的,但媒體或政府卻總是搞錯方面,不把焦點聚集在農業問題,而卻放在了楊儒門這個人,所以《江湖在哪裡》這本書就以此側寫出來了農業歷史。


本書只是個文學式報告書,但農業問題依然是難解

好了,這本書就簡單介紹到這邊啦,但也許看過這本書的人會想說作者的語氣,就是感覺這是一本反政府政策的書籍,老實說我在看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語氣也覺得太過偏激了,但基本上我會建議各位把它當作一本文學式的農業歷史報告書,對於他偏激的語氣就笑笑帶過,因為這本書最重要的是了解過去的歷史,則不是被作者的文字說服,並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本書吧!


謝謝各位看完邊緣讀書會第四集《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如果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在下面留言,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歡迎分享出去並訂閱亂來的工作室,未來會有更多的書籍介紹及台灣影片的推薦,我是邊緣老闆,我們下次見


買書點這裡➜江湖在哪裡


raw-image


-

我是曹竣瑋 22歲 彰化員林自由影音接案者 影音紀錄/剪輯/配樂
明年打算接觸更多MG動畫、平面設計、出版印刷

合作邀約mail:qweasd010301@gmail.com


歡迎訂閱看影片➜ 亂來的工作室&邊緣老闆Youtube頻道
歡迎按讚➜ 亂來的工作室FB
歡迎追蹤➜ 亂來的工作室IG
歡迎追蹤或+好友交流➜ 邊緣老闆/曹竣瑋個人FB
歡迎追蹤看老闆日常➜ 邊緣老闆的幹話日常IG
歡迎買書支持老闆➜ 邊緣老闆的二手書拍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緣老闆/曹竣瑋的沙龍
44會員
67內容數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03 年,楊儒門在台北 17 處放置白米炸彈,呼籲政府照顧農民。二十年後的白米炸彈客,投身金山,創立農學市集、提倡友善耕作、推廣食農教育,用溫柔的方式,讓人們重新連結大自然。
Thumbnail
2003 年,楊儒門在台北 17 處放置白米炸彈,呼籲政府照顧農民。二十年後的白米炸彈客,投身金山,創立農學市集、提倡友善耕作、推廣食農教育,用溫柔的方式,讓人們重新連結大自然。
Thumbnail
闡述戰後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中國官兵橫征暴斂的狀況,導致台灣農業、配給制度與糧食市場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終讓一年兩穫至三穫的台灣竟然發生饑荒與餓死人的慘況,也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Thumbnail
闡述戰後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中國官兵橫征暴斂的狀況,導致台灣農業、配給制度與糧食市場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終讓一年兩穫至三穫的台灣竟然發生饑荒與餓死人的慘況,也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COVID-19疫情自2109年底開始擾動人類世界,去年的台灣農學市集在四月曾停辦幾次;而今年警戒則提高到三級,從五月開始暫停到現在(七月)。台灣的農學市集原本就各有特色,因疫情停辦,衍伸出來的因應方式或強化既有模式之中,也預見了市集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向。
Thumbnail
COVID-19疫情自2109年底開始擾動人類世界,去年的台灣農學市集在四月曾停辦幾次;而今年警戒則提高到三級,從五月開始暫停到現在(七月)。台灣的農學市集原本就各有特色,因疫情停辦,衍伸出來的因應方式或強化既有模式之中,也預見了市集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向。
Thumbnail
1990年代,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作者多是學術體制外的業餘人士,學識與論述能力良莠不齊。許多人熱切書寫台灣歷史,等不及台灣歷史系所設立,也不太敢指望體制內學者的良心與熱忱,為的是:想儘快將戒嚴時期黨國體制隱瞞的歷史,揭露給更多人知道,楊碧川的台灣歷史書寫就是這股潮流的產物。
Thumbnail
1990年代,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作者多是學術體制外的業餘人士,學識與論述能力良莠不齊。許多人熱切書寫台灣歷史,等不及台灣歷史系所設立,也不太敢指望體制內學者的良心與熱忱,為的是:想儘快將戒嚴時期黨國體制隱瞞的歷史,揭露給更多人知道,楊碧川的台灣歷史書寫就是這股潮流的產物。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日記是生活的真實記錄。日記是自我心靈的過濾器。日記是給子孫的悲哀遺書。日記是人生的過程表。」這是郭水潭的作家好友吳新榮的名言。
Thumbnail
「日記是生活的真實記錄。日記是自我心靈的過濾器。日記是給子孫的悲哀遺書。日記是人生的過程表。」這是郭水潭的作家好友吳新榮的名言。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邊緣讀書會,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書是《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是現任北農總經理吳音寧,他是鄉土文學作家吳晟的女兒,除了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邊緣讀書會,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書是《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是現任北農總經理吳音寧,他是鄉土文學作家吳晟的女兒,除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