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分就要(能)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朋友在臉書上放上了努力了一夜的作品,是集合了許多不同職業的Q版公仔圖,各個看來都很可愛也很容易辨識職業別,是個很成功的作品。
圖片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於此文
在留言處,我寫著:"有性別刻板印象(我超機車我走開)除此之外,都是可愛的圖"。
留言後,友人很快地回了我,大意是:她也有發現,但因為無法熬夜畫完每種職業的男與女,因此只挑了幾個職業畫上不同性別。
我打趣兒地說:「男女集一身不好嗎?」。
朋友也幽默地回應:「來~~哩來~~我想知道怎樣的人偶,不至於金剛芭比,也不娘娘腔~~」
她的回應讓我有些感到驚訝,於是我回:「妳……確定妳要說的是~」
但很快地她也發現自己的語意容易讓人誤會,因此,回了:「國學造詣不足~~別誤會喔~」
接下來,過了不到半天,她就畫了所有16個職業的男與女各一個重新po出。
圖片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於此文
都是可愛的作品,也在顏色的選擇上用上了一般容易分辨所謂的男性角色與女性角色的顏色。
發生這一件事情的那天,身邊很多事務纏身,留言的時候也沒有全盤地想過,後來也覺得這樣的過程其實很需要再想一想。因此謝過友人花了時間又畫之外,也聊了一下自己內心裏面沒有說清楚的事情。因為自從一早留言後,一直在想自己留言的內容,以及思考著自己指的所謂刻板印象這件事情。
也問了小孩對圖的看法,大致上就是跟第一次看到圖的想法一樣,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來,也覺得後來的雙性別圖案也很可愛,沒有太多性別混淆的感覺,也沒有對職業性別有甚麼想法。
終於有了一段時間屬於自己的時候,再重新看過一次Q版公仔圖後,我發現,自己才是那個帶著刻板印象的人。
人物的臉、眼神、身高、胖瘦幾乎都是一模一樣,表現不同的地方在:髮型、工具、衣服款式與顏色、配件這些項目上。
其中工具的部分,事實上與職業特性有比較大的關聯性,所以就不討論了。
髮型、衣服款式和顏色以及配件上的這些差異,事實上都不是有所謂性別獨特性的,而我自己在眼見的當下認為是女性與男性的分別,那事實上就是我個人的刻板印象套用在公仔圖上。
想了很久以後,我回到我說的""男女集一身不好嗎?""這句話想,有沒有甚麼方式可以打破顏色或者是髮型款式帶著的刻板印象。
於是我換了一個想法,想著:若是在一個女性刻板印象的角色裡面,放上男性刻板印象的選項,像是衣服顏色或款式,會不會比較好呢? 或是像上回盧駿逸的課程中看到的,穿比基尼卻揹著AK47步槍的女戰士,這樣就比較沒有所謂的性別刻板印象呢?!
朋友的圖稿正好有黑白色的草圖,這樣和剛剛在想的就能夠有區別出來了?
感覺顏色這件事情很重要
我不太確定,但是接著回頭去看友人畫的第二個彩色版本(各職雙性版)時,又發現好像有點不同,感覺好像還是在雙性版的圖看起來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然後,突然間,我懂了一件事情。
刻板印象並不是來自於男女分別,而是來自於分別男女。不是在繞口令,是真的這樣想。不是因為被動地分出男女,而是主動地想要去區分男女,這或者是我們在談論這件事情時最核心的重點。不是因為男女有別所以要分,而是因為我想要去分所以才一直在男女議題上去談論。
那個感覺有點像是我們一直在討論在物件本身去分辨屬於男還是屬於女,但真正實際上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要分男女。
如果一個人的性別能夠有這麼重要的差異,可能就只是演化角度。
有誰在意過嬰兒的外表性別
一直以為自己沒有太多性別刻板印象,看來是一場很大的誤會而已,跟著自學生的學習過程會渲染並且重新看見自己的誤會,挺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些對話當然不是一次就到位,經常需要來來回回,說一說後過一段時間,孩子才能夠提出整理過後的疑問。從自己身體的性教育開始,到人際關係間的尊重教育,最後延伸到性平教育。這些當然不太可能是幾堂課就能夠在課堂裏面教夠的,但是如果課堂裏面沒有這些機會討論這樣的事,孩子能夠在甚麼訊息來源裡獲得?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看完一本書,如何能把它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或者說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中連結看過的書本,這一些都可能是增強孩子對於閱讀的感受以及用不同眼光去看這世界的方式。走讀,就是一種很真實的例子。
一個空間的運用與感受,大人和小人(孩)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大人對於環境的需求,好多時候不只是功能取向,會參雜著視覺感受,收納整理不只是要找得到東西在哪裡,還包含了要看起來整齊、乾淨。這些都是學習來的嗎?
那陣子的對話,總是繞著台灣的山、台灣黑熊、水鹿、山羌、石虎...。在台灣,黑熊和石虎的話題,只在新聞裡被討論,有多少關於牠們的故事沒有被聽見,因此這些珍貴的影片,強化了孩子對於野生動物的連結。當他知道動物們的過去、動物們的家、動物們吃的食物、動物們曾經被如何捕捉和野放、動物們如何在這樣人擠人的社會中
這些對話當然不是一次就到位,經常需要來來回回,說一說後過一段時間,孩子才能夠提出整理過後的疑問。從自己身體的性教育開始,到人際關係間的尊重教育,最後延伸到性平教育。這些當然不太可能是幾堂課就能夠在課堂裏面教夠的,但是如果課堂裏面沒有這些機會討論這樣的事,孩子能夠在甚麼訊息來源裡獲得?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看完一本書,如何能把它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或者說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中連結看過的書本,這一些都可能是增強孩子對於閱讀的感受以及用不同眼光去看這世界的方式。走讀,就是一種很真實的例子。
一個空間的運用與感受,大人和小人(孩)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大人對於環境的需求,好多時候不只是功能取向,會參雜著視覺感受,收納整理不只是要找得到東西在哪裡,還包含了要看起來整齊、乾淨。這些都是學習來的嗎?
那陣子的對話,總是繞著台灣的山、台灣黑熊、水鹿、山羌、石虎...。在台灣,黑熊和石虎的話題,只在新聞裡被討論,有多少關於牠們的故事沒有被聽見,因此這些珍貴的影片,強化了孩子對於野生動物的連結。當他知道動物們的過去、動物們的家、動物們吃的食物、動物們曾經被如何捕捉和野放、動物們如何在這樣人擠人的社會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男女大不相同」常常是人們形容男女關係的關鍵詞。是的,男與女的分別不單是生理結構的不相同,還有思維模式、情感表達和需要的差異。這些行為差異雖會為兩性相處帶來很多衝突,可是大小矛盾中亦能激發許多美麗的火花,因此從兩性關係所誘發出來的衝突和火花,本身沒有好壞之分......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我和隊友的服裝品味是極簡風。Uniqlo、MUJI、COS是我們的好朋友。顏色主要為中性色或低彩度。朋友去逛MUJI時說這不是隊友的衣櫃嗎? 從小幫S買衣服時,我們也是以中性穿搭為主。顏色會比我們的活潑,但不會有公主風或卡通角色出現。 ㄧ直到最近,她開始發現男女有別。她發現萬聖節當紅路燈和別人不
Thumbnail
(標題的選字與標點永遠都會跑掉是怎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Thumbnail
有男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女人的話常話中有話,我實在聽不懂,大家有同感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不懂女人為什麼不能直說啊?」「女人愛試探啊!」也有女網友表示「男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啊!說一套做一套。」男女有天生構造上的差異,造成說話容易讓雙方解讀錯誤!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區分的呢? 國小三四年級前,男女生不是都會玩在一起嗎? 我的興趣不論在何時都跨越了性別,小學的我喜歡真珠美人魚跟小魔女Doremi、彗星公主,但我也喜歡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喜歡收集庫洛牌,也喜歡收集怪獸卡牌,所以我跟男生女生都是朋友。開始感覺到變化...
Thumbnail
「Shaga學姐,我喜歡妳。」 這句話如果說出來的話,結局會改變嗎?   「兩個都很女性化的女生就沒看過有同性戀啊,為什麼女生會和長的很像男生的女生在一起,那就跟男生再一起就好了啊。」我的親人這麼問著,對於新聞滿臉疑惑, 我苦笑著回答:「那只是性別氣質的差異,還有刻板印象,女生和女生在一起不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多虧於爺爺輩重男輕女的觀念,從小到大我一直拼命想證明:男生能做成的事情女生也可以。 越多人往我身上貼「女生該這麼做」的標籤,我就刻意塑造越多男生特質在自己身上。 於是,我看哥哥們喜歡玩什麼,我就一起。 大多同齡女生在玩什麼…(完了,我根本沒印象) 我玩大多男生愛玩的戰鬥陀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男女大不相同」常常是人們形容男女關係的關鍵詞。是的,男與女的分別不單是生理結構的不相同,還有思維模式、情感表達和需要的差異。這些行為差異雖會為兩性相處帶來很多衝突,可是大小矛盾中亦能激發許多美麗的火花,因此從兩性關係所誘發出來的衝突和火花,本身沒有好壞之分......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我和隊友的服裝品味是極簡風。Uniqlo、MUJI、COS是我們的好朋友。顏色主要為中性色或低彩度。朋友去逛MUJI時說這不是隊友的衣櫃嗎? 從小幫S買衣服時,我們也是以中性穿搭為主。顏色會比我們的活潑,但不會有公主風或卡通角色出現。 ㄧ直到最近,她開始發現男女有別。她發現萬聖節當紅路燈和別人不
Thumbnail
(標題的選字與標點永遠都會跑掉是怎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Thumbnail
有男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女人的話常話中有話,我實在聽不懂,大家有同感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不懂女人為什麼不能直說啊?」「女人愛試探啊!」也有女網友表示「男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啊!說一套做一套。」男女有天生構造上的差異,造成說話容易讓雙方解讀錯誤!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區分的呢? 國小三四年級前,男女生不是都會玩在一起嗎? 我的興趣不論在何時都跨越了性別,小學的我喜歡真珠美人魚跟小魔女Doremi、彗星公主,但我也喜歡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喜歡收集庫洛牌,也喜歡收集怪獸卡牌,所以我跟男生女生都是朋友。開始感覺到變化...
Thumbnail
「Shaga學姐,我喜歡妳。」 這句話如果說出來的話,結局會改變嗎?   「兩個都很女性化的女生就沒看過有同性戀啊,為什麼女生會和長的很像男生的女生在一起,那就跟男生再一起就好了啊。」我的親人這麼問著,對於新聞滿臉疑惑, 我苦笑著回答:「那只是性別氣質的差異,還有刻板印象,女生和女生在一起不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多虧於爺爺輩重男輕女的觀念,從小到大我一直拼命想證明:男生能做成的事情女生也可以。 越多人往我身上貼「女生該這麼做」的標籤,我就刻意塑造越多男生特質在自己身上。 於是,我看哥哥們喜歡玩什麼,我就一起。 大多同齡女生在玩什麼…(完了,我根本沒印象) 我玩大多男生愛玩的戰鬥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