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食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全食物」這樣的說法呢?

歐醫師某天在法文課後與老師、同學共進午餐,選的是在師大圖書館附近的一家「全食物」概念的餐廳🍴。

#什麼是全食物
所謂的全食物(whole foods),指的是天然、完整、未經再製加工的食物
以食材最原始的狀態攝取,可以獲得最多的營養價值,例如糙米🍚、豆類、堅果🌰、海藻、蔬菜、當令水果及全穀類等。


#小心別混淆
市面上常見的全麥粉、全穀粉、胚芽米、雜糧粉 不 算 是 全食物喔❗️
至於蕎麥麵、五穀飯、全麥麵包/吐司🍞則是 部 分 包含了全穀類,不是標準的全食物。


#全食物營養更豐富
用紅色的蘋果🍎來舉例,以營養價值來說,皮和籽含有更豐富的微量營養素。
如果連皮一起吃,可以獲得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茄紅素,但是連皮一起吃無法變成白雪公主。

再以糙米為例,「全穀類」指的是含有麩皮、胚芽及胚乳的完整穀粒,包含紫米、全燕麥、全小麥、糙薏仁⋯⋯糙米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更豐富的膳食纖維,胚芽含有抗氧化物質、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麩皮則含有纖維和維生素B群,胚乳則主要是提供了碳水化合物。


#全食物的好處
外食族群的飲食內容大多都是精製加工後的 食 品,反而 原 形 食 物 的組成比較少,大家可以發現現代人有越來越多的文明病、三高*、癌症、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國健局建議的「蔬果579**」就是在提醒我們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取量要充足,如果我們把主食(通常是精緻澱粉類,例如白米)改成糙米這類的全穀類,就可以增加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還有膳食纖維質的量喔!

全食物提供更全面多元的營養元素,幫助身體機能正常運轉、減少生病😷的機會。
食用後容易有飽足感、不會讓血糖大幅震盪而造成胰島素抗性,還能幫助避免肥胖的發生。


#註釋
*三高 =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蔬果579
- 2~6歲兒童,每天5份新鮮蔬菜水果
(3份蔬菜 + 2份水果)
- >6歲以上兒童、青少女、女性成人,每天7份蔬菜水果
(4份蔬菜 + 3份水果)
- 青少年及所有男性成人,每天9份蔬菜水果
(5份蔬菜 + 3份水果)
- 1份蔬菜/水果大約是普通碗半碗的份量

avatar-img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沙龍
59會員
54內容數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 Prem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妊娠前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率受到感染,很可能會流產。 胎兒可能因此而罹患「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後遺症包含了: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總之很可怕😱😱😱
在門診當中很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 「有感冒症狀的時候,是要趕快來看醫生才不會變得更嚴重,還是要等症狀更明顯了再來就醫呢?」 答案是……
肌膚的真實需求其實不多,溫和的清潔、簡單的保濕、適當的防曬。僅此而已,臉部或身體的皮膚皆然。 歐醫師簡單編了4個句子讓大家明白這個季節我們應該如何護理自己的身體肌膚:
在妊娠前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率受到感染,很可能會流產。 胎兒可能因此而罹患「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後遺症包含了: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總之很可怕😱😱😱
在門診當中很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 「有感冒症狀的時候,是要趕快來看醫生才不會變得更嚴重,還是要等症狀更明顯了再來就醫呢?」 答案是……
肌膚的真實需求其實不多,溫和的清潔、簡單的保濕、適當的防曬。僅此而已,臉部或身體的皮膚皆然。 歐醫師簡單編了4個句子讓大家明白這個季節我們應該如何護理自己的身體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