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中國建築師王澍曾說的:『我寫作,造房子,藝術活動,甚至生活都以某種回憶為基礎』。陳書毅的這本《金門設計教學筆記》中的一切真實,建構於一路走來的獨特思考、空間實踐,以及藉以文字的歷史追憶與再現。就如同金門島一樣,它經由層層疊疊的石瓦堆積,的確強烈地呈現出一種看似日常卻又溫潤的文化情懷和無盡熱情。 」
龔書章 / 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推薦文
系上老師的新書《金門設計教學筆記》於今天開始鋪貨,博客來、金石堂、誠品的網站上都可以找到條目(讀冊還沒有)。
「這本書雖稱之為《教學筆記》,但更是自2009年第一屆畢業生邁入社會後10年來,金大建築的成果發表」。是在這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每位同學、每位學長姐的學習成果。
系刊《Q&A》的關注重點之一是「建築、空間、社會與創作的相關書籍介紹」,為此,除了要開開心心地慶祝系上老師的努力成果又集結成書之外,也要在此稍稍地掠美龔老師的推薦文。
以下是《教學筆記》編修之時,書毅老師的序言邀稿節錄,最希望講清楚的就是下面這句話了:
專注於學生學習需求,並真誠面對他們未來養家的責任並授予相對應的能力
「[書毅老師]大學時的大三題目是社區中心、學生活動中心,進了下學期後是集合住宅跟飯店旅館設計;當時中原大三似乎有集合住宅、辦公大樓跟購物中心。建築系三年級一直都如少林寺十八銅人陣一般(當然不是九把刀那種),矇懂急忙地學了2年的半生招數進了三年級,既要面對環境的多樣也要兼顧機能的矛盾。不同學校有不同傳統,但是抱頭面對複雜的機能與環境則是一致的。睡眠不足壓力爆表的渾身解術也僅能勉強滿足題目的要求。
「我們畢業了近20年,淡江的大三現在是校園改建或社福園區、以地域活化為目的的美術館或藝術中心。可以看到時代的差異讓地域特徵逐步成為各地建築系關注的重點,社會(而不是商業)需求也成了顯學。而[大三設計]既為十八銅人陣,各家的大銅鼎也已演拓出不同的紋路,在書毅主導下,金大操作了集合住宅、建築系館、商辦大樓、藝術活動中心、港務設施與殯儀館火葬場(見第三章),實際地面對金門這島嶼的現實與機會,也走出淡江傳統上關注城鎮環境與文化的另一條路」(序言完稿於2018/9/30)。
即使只有2個斷代、2間學校,也算是稍具學術性地對建築教學的自我回顧了吧?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識到設計題目本身也是項設計呢?
總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先到誠品翻翻,日後圖書館或系圖應該也會進書供各位同學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