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3 宗教教義以所陳述的事實為依據:因信仰而排斥演化論──《信仰不是事實》大要 2019D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3.5 信仰與事實衝突:演化論

宗教抵抗科學,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演化論。其實跟宗教衝突的科學理論很多,演化論卻因為牽涉唯物論、人類的獨特性、道德等,才叫信徒不安。科學家認為演化論的證據最少跟菌源說(germ theory)一樣強,許多信徒卻執意不信演化論,卻幾乎沒有人懷疑細菌致病;可見信徒雙重標準,不信演化論,是出於宗教因素。

raw-image

不相信演化論的人大都是信徒,所以信徒多的地區不相信演化論的人口比例也高,例如:沙地阿拉伯、土耳其等國家,美國的宗教州。2014年的蓋洛普調查,42%美國人相信年輕地球神創論(young-Earth creationism),即神約在一萬年前造人,造出來的人就跟現在差不多。31%相信神導演化論(theistic evolution),即神安排演化的過程,到某個階段再賜人靈魂。而像生物學家那樣,贊成自然運作的演化論的,只有19%。

現代不但資訊發達,還有許多一流學者為大眾寫科普讀物,然而近三十年來的統計結果,大勢都差不多。換言之,美國人不相信演化論,不是因為無知或教育不足。2007年的蓋洛普調查,美國人不相信演化論,是因為「信耶穌」的19%,因為「信神」的16%,因為「宗教理由」的16%,因為「證據不足」的14%。

按:如果科學與宗教不衝突,為什麼過半的人因信仰而不相信演化論呢?選「證據不足」的也很可疑。一般人真的了解電機工程、流體力學、醫學、生理學的,應該不多,卻沒有多少人遠行不搭飛機,生病不看醫生。信徒跟一般人一樣打針吃藥,連反對演化論的人生了病,也大都信任以演化論為前提的現代醫學。我常疑心,台灣人相信星座的比相信演化論的多,包括許多基督徒;星座有證據嗎?大概有人不好意思承認為信仰而排斥科學,才藉口「證據不足」云云。

天主教會雖然主張神導演化論,美國的天主教徒卻不是人人買帳,27%仍然相信神創論。總之,信徒不是人人相信神創論,相信神創論的卻無不是信徒。

你如果問信徒,怎樣才會斟酌自己的信仰,甚至放棄;答案往往是:「什麼都無法叫我放棄信仰。」這種完全沒有斟酌餘地的態度跟科學家截然相反。科學家不但經常檢驗自己的理論,而且知道什麼樣的證據會把理論推翻;科學無所謂不可斟酌。

按:這個差別就是無神論派常常白費功夫的原因。就算你把信徒的證據一一駁倒,信徒只會再找一個理由,沒完沒了。基督徒應該以什麼態度來看演化論呢?請參看 7.3基督徒該聽誰的?──《信仰不是事實》讀後記 2019D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局外人的沙龍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局外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5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Thumbnail
2021/12/05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Thumbnail
2020/04/17
「道德基於宗教」的說法,叫人得認真面對神的作為是否道德的問題。既然我們知道《聖經》那些可怕的事是錯的,就不應該相信道德基於宗教。道德是人人互相要求、互相負責的社會系統,不需要神的背書。道德論證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反而證明神不存在。
Thumbnail
2020/04/17
「道德基於宗教」的說法,叫人得認真面對神的作為是否道德的問題。既然我們知道《聖經》那些可怕的事是錯的,就不應該相信道德基於宗教。道德是人人互相要求、互相負責的社會系統,不需要神的背書。道德論證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反而證明神不存在。
Thumbnail
2019/06/28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Thumbnail
2019/06/28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宗教與信仰〉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宗教與信仰〉 第一節
Thumbnail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Thumbnail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Thumbnail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Thumbnail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Thumbnail
宗教所得的知識不但與科學矛盾,而且與別的宗教矛盾。可見其求知方法不能認識真理。有神論的神,像基督教那種,科學當然能證明祂不存在。因為《聖經》錯誤百出、現代沒有神迹、嚴謹的禱告實驗、世上的苦難等等,證明沒有基督教宣稱的那個全能、全善的神。該有證據而沒有,還堅持「沒有證據不等於不存在」是愚蠢的。
Thumbnail
宗教所得的知識不但與科學矛盾,而且與別的宗教矛盾。可見其求知方法不能認識真理。有神論的神,像基督教那種,科學當然能證明祂不存在。因為《聖經》錯誤百出、現代沒有神迹、嚴謹的禱告實驗、世上的苦難等等,證明沒有基督教宣稱的那個全能、全善的神。該有證據而沒有,還堅持「沒有證據不等於不存在」是愚蠢的。
Thumbnail
《聖經》的詮釋沒有一致的標準,不管原來是實寫還是虛寫,讀者可以看成實的,也可以看成虛的,都說得通。看成虛的話,喻意是什麼,也言人人殊。凡是被科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否定了的,通常就變成比喻;還未否定的,就當成事實。而且倒過來把科學的發現都說成上帝的旨意。
Thumbnail
《聖經》的詮釋沒有一致的標準,不管原來是實寫還是虛寫,讀者可以看成實的,也可以看成虛的,都說得通。看成虛的話,喻意是什麼,也言人人殊。凡是被科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否定了的,通常就變成比喻;還未否定的,就當成事實。而且倒過來把科學的發現都說成上帝的旨意。
Thumbnail
信徒看待科學證據,並非一律反對。他們渴望找到與信仰相符的科學證據,卻對不相符的另眼看待,說:「不管有什麼理由、證據,我就是相信到底。」這種態度正是宗教信仰跟科學不同的關鍵。
Thumbnail
信徒看待科學證據,並非一律反對。他們渴望找到與信仰相符的科學證據,卻對不相符的另眼看待,說:「不管有什麼理由、證據,我就是相信到底。」這種態度正是宗教信仰跟科學不同的關鍵。
Thumbnail
宗教訴諸信仰,把信仰粉飾成求知方法,甚至反對理性,反對好奇心。科學家以理性為工具,相信科學,科學卻不是信仰;因為科學靠的是經驗:預測得到驗證。換言之,科學「基於經驗的信心」,跟信仰「沒有證據的信念」是兩回事,故意混淆,無非為宗教狡辯。宗教的真理大都由教會裁決,科學無所謂「異端」、「褻瀆」。
Thumbnail
宗教訴諸信仰,把信仰粉飾成求知方法,甚至反對理性,反對好奇心。科學家以理性為工具,相信科學,科學卻不是信仰;因為科學靠的是經驗:預測得到驗證。換言之,科學「基於經驗的信心」,跟信仰「沒有證據的信念」是兩回事,故意混淆,無非為宗教狡辯。宗教的真理大都由教會裁決,科學無所謂「異端」、「褻瀆」。
Thumbnail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但是不同的信徒對事實的依賴程度不同。許多神學家、信徒面對不合科學、不合事實的批評,尤其神存在的論證,不但大聲反駁,還挖空心思來對招。可見他們真的在乎宗教說法的真假,而不只是把宗教說法當成心裡受用的虛構故事。神學家常兩面討好,面對學者就說是寓意,面對平信徒就說是事實。
Thumbnail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但是不同的信徒對事實的依賴程度不同。許多神學家、信徒面對不合科學、不合事實的批評,尤其神存在的論證,不但大聲反駁,還挖空心思來對招。可見他們真的在乎宗教說法的真假,而不只是把宗教說法當成心裡受用的虛構故事。神學家常兩面討好,面對學者就說是寓意,面對平信徒就說是事實。
Thumbnail
演化論的證據最少跟菌源說一樣強,許多信徒卻執意不信演化論,卻幾乎沒有人懷疑細菌致病;可見信徒雙重標準,不信演化論,是出於宗教因素。而且完全沒有斟酌餘地:「什麼都無法叫我放棄信仰。」這種盲目、不理性的態度跟科學家截然相反。
Thumbnail
演化論的證據最少跟菌源說一樣強,許多信徒卻執意不信演化論,卻幾乎沒有人懷疑細菌致病;可見信徒雙重標準,不信演化論,是出於宗教因素。而且完全沒有斟酌餘地:「什麼都無法叫我放棄信仰。」這種盲目、不理性的態度跟科學家截然相反。
Thumbnail
宗教一词,英语为 Religion,源于拉丁文 religio,原意是人对神圣的敬仰、义务和尊崇,以及神人之间的结合、重归于好。因此,从词源上来说,宗教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神的信仰”。
Thumbnail
宗教一词,英语为 Religion,源于拉丁文 religio,原意是人对神圣的敬仰、义务和尊崇,以及神人之间的结合、重归于好。因此,从词源上来说,宗教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神的信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