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學的孩子,不想要的其實是"無趣無感的學習模式"。
(此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品的刊物)
/不想上課的孩子怎麼了?/
可能肚子餓;可能剛被駡;可能聽不懂;可能身體不舒服......
總之,我相信這個「不想要」的背後總有個理由,讓孩子不想上課。
只是身為大人的我,在那個時刻,有沒有足夠的能量穩定好自身,中性的覺知這之間所有情緒的流動,搭配對孩子個人特質的了解,排列組合所有可能的解方,試著找出方向協助孩子回到學習中。
一直唉唉叫說不會不懂,如鬼劃符般的呈現想法,努力把文字轉成數學語言的孩兒。
置入"指揮家"的角色扮演,終於讓唉唉叫孩兒發出驚呼!答案是XXX啦!對啦!
/不想將就的老師怎麼辦?/
只能出動"原力"與自己同在了。"嚨賣吵"!看我的54原力!>///<
很多時候,孩子的各種毛打結而且此起彼落的排山倒海同時到來時,心中一震!下一秒深呼吸一口!懷挺啊))))))FIGHTING)))))
不願使出放大絕的吼功,一來是效果很短暫,二來是破壞我可愛婷婷老司的形象,腦袋可真的是要動的快!必要還要動的怪?!
轉移氣場,重新洗牌,再造學習情境
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力,我實在很會LIVE的叩應節目感的場控方式,瞬間小孩就變成小選手或觀眾與特別來賓了。老師本質要夠瘋癲才行。
二人一組及個人組上台找出所有可能的組合。(排列組合的單元)
舊瓶裝新酒,A教具B單元用,交混雜融創新玩法
自己的個性喜新念舊,愛好研習所有可能有幫助教學的機會,如:英文、語文、桌遊繪本、注音正音......舉凡各領域優良師資群的培力課不錯過;體制內數學老師的共備社團,也當作興趣的樂此不疲積極參與中。
壞處沒有只是無暇生子,好處就是會衝激出許多教學新法,並交叉使用在與原先設定不同的單元中,連教具的變通性都更彈性順暢了非常多,十分有趣又不違和。
創造連自己都想一起跳下去玩的遊戲,
遊戲的感染力,要先感動自己才行。
撲克牌曾經那麼不討喜,現在我借屍還魂,讓孩子重新愛上數牌!停不下來的數牌!
骨牌 Feat. 撲克牌 (這個免贊助金啦一目了然了吧)
/找到自己的SHOWTIME法,教學人生寫出適合自己的提案/
去年暑假在西寶國小的數學校流營中,自己發想的「音樂教室」結合數學,超開心!
自己很喜歡聽音樂,去年偏鄉服務在西寶國小的數學營中,自主提案「音樂教室裡的數學密碼」,老歌新歌大亂鬥 ,整個樂翻了參與的大人小孩。
PART1:暖身一下,瘋癲老司自己很自嗨啊)))
PART2:音樂裡的數學密碼。總共有4首。歌單分別是/一路上有你/你啊你啊/GEE/三天三夜/
PART3:沒錄到的另一場,歌單還有/台北直直撞/台北晨之美/自然捲/
everybodywoohoo/
在面對不想上課的孩子的同時,問問自己會不會想要上這樣的課?妳會想要上自己的課嗎?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要上自己的課......是不是也該停下來想一想,什麼樣的學習是有感學習?教學不是演劇而已,但適當的加入自己的優勢能力創造一個更能融入教學主題的情境,自己都玩得開心,便能感動孩子。
感動是第一步,當關係因此靠近,教育者能影響孩子的機會就變多了。所有的戲法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這才是目的。
/了解自己,善用自己,友善世界。教學相長中品嚐自我生命價值的意義。/
"自然捲"的Q~~~~~~~~~大家邊搖邊聽也好Q!!!
所有的戲法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快樂不代表不會受挫,而是在學習歷程中,好奇的進入,願意多停留。
教育者用自身擅長的優勢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影響孩子在其中,在裡頭產生的受挫困境都因著對教育者的信任而願意向前行,陪伴直到生命突破的一刻,成長了,喜悅了,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想要學習,因為能夠看見更好的自己。
感謝受到人生旅途中許多貴人的啟發,讓我走在教育路上如此幸運的能善用著自己的能力,投入喜歡的工作,並在工作裡得到自己生存的價值,還能影響另一個生命。
然後,想方設法的讓另一個生命也能體會這樣的感受。
that's way i am ,that's why i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