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與朋友談到習慣,我認為只要徹底了解自己的習慣,包含習慣成行的背景、觸發點、利自己的原因,就可以讓自己變得能屈能伸,當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各種習慣時,就是所謂的「自由」,意思也接近先前朋友提及的「自律」,自己不會因各種「關係」被綁住,例如:愛情、親情,或與朋友、同事間的人際關係,自由不只是「所處位置」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指的是「內心覺得不受拘束」,才叫做真自由。
若把上述的理論應用在愛情上,可談「曖昧時的忐忑心情」,也可談「分手後的心情」,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每種狀況都可談,畢竟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一書中提及,一個人每天的決定,有六成皆與習慣有關,意指有六成「這麼做決定」的原因,是因為你之前都這麼做,所以你也習慣按照這個方式行事,講白一點,你以為那六成是「決定」,但其實根本稱不上「決定」,包著「決定」的皮,但實際上是「習慣」而已,剩下的四成,才是真正經大腦思考、分析後,所做出來的決定。
回過頭來說,每種狀況皆能以「習慣」分析,例如:在曖昧期間,常聽他人說誰先投入情感、誰先認真,就輸了,先撇開以「輸」來論感情是否恰當,輸的定義,指的是誰先對這段關係產生習慣、依賴,有時候我們以為的喜歡,只是一廂情願,或是個人幻覺,尤其當問起喜歡對方什麼、了解對方多少時,而你卻回答不清不楚的時候。
總之,不管是哪種狀況,隨著時間久了,你會開始習慣每件事的存在,更貼切地說,你習慣這些小事存在你生活中的「感覺」,習慣每天聯繫的感覺、習慣每天道晚安的感覺、習慣每天有人等你訊息的感覺,說穿了,你只是習慣「期待」的感覺,期待某件事會發生,而這件事之前也有發生過呢!
回過頭來談,當我們對曖昧關係產生期待感時,久了會變成習慣,而若沒意識習慣已成形時,容易變得患得患失,尤其遇到很懂得享受個人時間的對象,這種忐忑心情會持續到我們對曖昧、模糊不清的關係感到不耐煩的那一天,等到一切說破時,才恍然大悟,但其實令人失望、傷心的是「期待」,所以說,認識自己的習慣、管理自己的習慣,可降低自己困擾自己的苦。
關於另一種狀況「分手後的心情」,相較起來,這個狀況好理解許多,畢竟大家曉得「兩人在一起久了,儘管過程多波折,但真正讓兩人分不開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習慣」,這點我就不在此多談。
在上述分析完感情後,若你問「何謂喜歡、何謂愛情」,個人認為兩人能成為情侶、夫妻,與緣分有很大的關係,影響程度大概有九成,常都是無心插柳的狀況,另外,剩下的一成,則是依個人的努力了,情商指數高,與任何人談感情都相對容易許多,當然,也容易長久,儘管不長久,也是因意識到彼此並非自己所期待,所以選擇分開,但若你老是情緒爆炸,不管這段感情久不久,我想你可能會老是覺得自己不快樂、與幸福無緣。
哎呀,人總是很奇怪,與別人相處困難,總想著別人的問題,但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啊,一起加油吧!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