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感到著迷的對象,之所以會讓你「著迷」,甚至到「成痴」的狀態,是因為你選擇只看見他的優點,你選擇你想看見的、你選擇你想知道的、你也選擇你想相信的事,重點在「你想」,你理解的他不是真正的他,而是你想像中的他。
先來談談「崇拜偶像」的概念,「崇拜偶像」與「著迷」的概念相似,你喜歡這位偶像、對偶像著迷的原因,是因為喜歡他的外表、談吐、聲音、行為、理念,甚至是因為偶像的過去經歷而喜歡他,你選擇你在乎、你喜歡、你重視的特質,並且欣賞符合這些特質的偶像,換句話說,你喜歡的是偶像的部分特質、你喜歡偶像的其中一個面向,但儘管你多麼喜歡偶像,總會有你不喜歡的地方吧?按理說是這樣沒錯,但實際上卻不然,當你發現偶像身上有你不喜歡的特質時,你的態度很可能會改變,從不喜歡變得沒這麼不喜歡,甚至也可能轉變成喜歡那特質,或是「開始試著」喜歡那特質,這就是「著迷」的力量,愛屋及烏的概念。說白一點,就是「選擇性喜歡」某人身上的特質,並自動忽略此人身上的其他特質,尤其是忽略不喜歡的特質,忽略的原因是因為這特質對你來說不重要、不這麼在乎,也有另一種狀況是,你逃避面對真相。
回過頭來看「崇拜偶像」的行為,常見的偶像包含歌手、演員、網紅、政治人物等,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當任何人的偶像。「崇拜偶像」與「選擇性喜歡」關聯很深,我們透過各種媒體管道,獲取偶像的消息,這其實就是「選擇性」接收消息的例子,對經紀公司來說,肯定只會釋出對偶像形象有利的消息,因此,粉絲們眼中的偶像是如此的美好的,正是因為我們只見其中一部分的偶像,所以當有新聞爆出偶像的負面消息時,對偶像形象越認為是完美、美好的粉絲,在他們心中,傷的越深,一旦負面新聞或醜聞爆出來之後,粉絲不再喜歡偶像、對偶像感到心碎,而轉變成討厭偶像,也是不無可能的。
若將「崇拜偶像」、「選擇性喜歡」的原理,應用在與另一半相處的分析上,我只能說,風險很大,而決定風險的關鍵,在於你內心的強度,你選擇性喜歡另一半身上的特質,而忽略其他特質,是因為你不在乎、認為不重要,或認為那些特質根本不困擾你,還是你其實是在逃避面對真相呢?例如:「他其實已經有家庭了」、「我知道他一直與她走得很近,但又聲稱沒什麼」、「他確實曾說過,他的家人不喜歡我,而我也曉得對他而言,獲得家人的支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一直曉得他說他加班,其實都是騙我的,我不曉得他去哪裡、也不曉得他為什麼要這樣騙我,我只知道我確實有聽到一些他與別部門女同事走很近的傳言」、「我一直曉得我很在意對方的工作性質,也知道他目前的工作處境,其實我是很介意的,只是因為覺得愛他,就要包容他,但我還是忍不住會想觀望其他男生」。
一段關係走的長或短,與你對另一半著迷的正、負向態度,無直接關聯,這之中的差異與一個人是否懂思考、反思有關,若真要說影響,大概只能談習慣,在一起越久的情侶,越是習慣有彼此的存在,這是人之常情,也沒什麼好辯駁。反之,若先前交往關係不長,其實只要想通(幻想破滅),習慣的問題倒是其次,因為,你沒有想像中的這麼依賴他,你也沒想像中的這麼需要他,說再多,都只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而已。
也許該是好好坐下來想想,為何你對他這麼執迷不悟?你明知道事實,也知道你們未來若繼續走下下去的日子是辛苦的,但你卻要張著眼睛,選擇與你期待(幸福)相悖的路前進,為什麼呢?他真的有這麼吸引你嗎?你有這麼需要他嗎?不過就只是一個人、一個習慣而已?你跟他在一起是快樂的嗎?你是真正的快樂,還是你眼中的他是快樂的?他快樂,但你快樂嗎?你了解他多少?他了解你多少?你愛的他,是真正的他,還是你一直在等他改變,比較期待改變完後的他?
憑自己能力要想透確實不容易,找個能協助你分析的好友,或是找個「只會說真話」的朋友幫你一把吧!等到真的想透時,你會發現,你對這段關係的期待、你對他的期待,只不過是你想像中的樣子,真正的他跟你所理解的他,有很大的落差,但,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種落差呢?我只能說,這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批判自己的,因為這就是盲點,你只需要找一件你一直很不敢做的事情做,那些越不敢面對的事,正是你早已嗅到的問題點,例如:直接與對方問個清楚、說個明白,這概念類似新聞爆出偶像的醜聞,你會非常失望、傷心,但這也沒辦法,這是在幫助戳破自己粉紅泡泡的方法,但若不想這麼痛苦,大可盡早終止這段關係。
最後,想再說一次,會有這種煩惱、困擾是人之常情,不要因此而責怪自己,你會、大家也都會,你只是被「氛圍、想像」蒙蔽事實而已,不用覺得不好意思,你承認這就是你,你也會比較好過,實際上,當你承認這就是自己時,也就是在釋放被你關在牢籠已久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被釋放之後,我想你當天晚上可能會睡得特別舒服呢!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