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創作是精神探索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曾在寫作班上,請孩子們改編經典英國童話《三隻小豬》,他們寫出來的《三隻小豬2.0》都有其獨特之處,試看以下幾篇:


1. 從前,豬媽媽生了四隻小豬,他們起了一座城堡,有八台M249重機槍、四支AWM狙擊步槍,還有充足的糧食。……


2. 野狼就用打火機燒了大豬的房子,大豬馬上跑到二豬的房子,野狼馬上用打火機燒了木屋,他們跑到三豬家裡,野狼又用打火機燒了磚屋,三隻豬最後分別變成煙肉、燒豬和火腿。


3.從前,有四隻野豬,為甚麼是野豬而不是小豬呢?因為他們吃了一些不明來歷的豬餿,忽然變得很亢奮,像吃了興奮劑似的,一會兒就變成了野豬。……


4. 有一天三隻小豬被媽媽吩咐到菜市場買菜,在途中他們三個看見一株發出香氣的紅色草,看來好像很好吃。他們終於忍不住,每人吃了一口。回到家裡,媽媽一看就差點暈倒,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讓他們照鏡子,原來他們竟變成了大灰狼的樣子。……


其中四位孩子對《三隻小豬》的理解和感受迥異,把自己一直隱藏在腦海中的大膽想法加入到故事裡去,創造了不同的三隻小豬的故事世界,可能是一場戰爭,或者是不同的變身,甚至小豬未必能逃脫野狼的魔掌等等。無論如何,藉著孩子無拘束、無規限的創作,成人不僅可以發掘孩子的獨有創造力,而且能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慢慢作出引導,讓他們在故事世界裡開展屬於他們的精神探索之旅。


故事,尤其是童話故事,都是啟發人領悟人生中更高層次的媒介。好些評論家和作家,例如柴斯特頓和C.S. 路易斯都認為童話故事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們揭露了「由內所觀、所感,或所參悟的人生。」 (註1)簡單而言,不論是閱讀還是創作故事,都像一趟探索之旅,前者有點像導航探索,後者則是自由探索。孩子年幼需要從閱讀故事來進行自我探索,他們會從故事的角色和情節中,理解不同的世界觀、生命觀與其他價值觀,從而嘗試為屬於自己的觀念定位,這過程不用成人參與太多(甚至不應參與),是由孩子自己主導的。


或許有家長會覺得孩子的閱讀口味經常轉來轉去,總希望他們可以專心讀完一本書才讀另一本,這其實是不必的,閱讀故事書尤其如此。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會渴求從故事中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或提示,當他們覺得那故事已經提供一切可獲得的,或讓他們產生共鳴的問題已經被新的問題取代時,他們就會自然另覓書本,繼續探尋提示或答案。因此,如家長希望陪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經常帶他到書局打書釘,或者到一些藏書種類比較豐富的圖書館待上大半天,跟隨他的興趣與口味,陪伴他閱讀或觀察他閱讀甚麼書,讓他在探索之中獲得滿足感。


還有一點值得家長和老師留意,就是孩子往往解釋不了自己為甚麼會喜歡讀某種故事。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1903-1990)的解釋,孩子對某些故事著迷,主因在於他不太清楚自己為甚麼愛讀這則故事,有時他們會愛上讀一些不太明瞭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偏偏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故事的神祕性使他們願意投放精神時間,進到故事世界裡,那些故事彷彿能驅使他們獨自奮鬥,全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而正是因為問題的存在,故事對孩子才具有意義。(註2) 現在許多父母都急於替孩子解決問題,這樣對他們成長而言,未必是好事,如果連閱讀和寫作都不能讓他們自我學習解決問題,從而探索及認識自我,孩子如何能真正獨立成人呢。


註1:柴斯特頓,《回到正統》(台灣:校園);C.S. Lewis, The Allegory of Lov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ess.


註2: 布魯諾.貝特罕,《童話的魅力》(台灣:漫遊者,2017年初版),頁3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88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Thumbnail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Thumbnail
學期末,女兒拿回一篇作文,開心的與我們分享。 老師要他們改編童話故事,一向古靈精怪的她,把童話故事角色大集合,全都串在一塊兒了。 她寫了將近千字(打字打得粉累 >"<),內容蠻有趣的。老師給她全班最高分。 徵得本人同意,獨家取得授權刊登,內容如下。
Thumbnail
學期末,女兒拿回一篇作文,開心的與我們分享。 老師要他們改編童話故事,一向古靈精怪的她,把童話故事角色大集合,全都串在一塊兒了。 她寫了將近千字(打字打得粉累 >"<),內容蠻有趣的。老師給她全班最高分。 徵得本人同意,獨家取得授權刊登,內容如下。
Thumbnail
在看了許多大人叢書後,2023另開一個視窗,繪本,故事書,童書,找的無非是另一個我。 《小王子》當大家都在討論這本書,這部電影,這個話題時,我心想..小王子,是誰?幹什麼吃飯的,怎麼我的大腦資料庫裡完全搜尋不到這3個字,到底... 當我們當了太久的大人,已經想不起曾經我們對事件的表達,描述,以及想像
Thumbnail
在看了許多大人叢書後,2023另開一個視窗,繪本,故事書,童書,找的無非是另一個我。 《小王子》當大家都在討論這本書,這部電影,這個話題時,我心想..小王子,是誰?幹什麼吃飯的,怎麼我的大腦資料庫裡完全搜尋不到這3個字,到底... 當我們當了太久的大人,已經想不起曾經我們對事件的表達,描述,以及想像
Thumbnail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過的童話嗎?還講出《糖果屋》、《金鳥》等故事的精彩內容嗎?今天介紹的這本《童話心理學》除了可以讓你一溫兒時回憶,還會用心理學的角度帶你重新認識這些童話。
Thumbnail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過的童話嗎?還講出《糖果屋》、《金鳥》等故事的精彩內容嗎?今天介紹的這本《童話心理學》除了可以讓你一溫兒時回憶,還會用心理學的角度帶你重新認識這些童話。
Thumbnail
而對於乍進入說故事領域的初學者來說,則輕易上手,讓孩子跟著文本逐頁自在發酵,孩子們的反應往往是說書人的信心來源,對於自己的信心與成就感也能提升不少。 《打開冰箱拿出來》便是一本容易讓說書人上手與發揮的繪本。 作者在每一戶人家的尋找冰箱遊記中,設計了一隻小松鼠出沒在畫面中的各個角落。
Thumbnail
而對於乍進入說故事領域的初學者來說,則輕易上手,讓孩子跟著文本逐頁自在發酵,孩子們的反應往往是說書人的信心來源,對於自己的信心與成就感也能提升不少。 《打開冰箱拿出來》便是一本容易讓說書人上手與發揮的繪本。 作者在每一戶人家的尋找冰箱遊記中,設計了一隻小松鼠出沒在畫面中的各個角落。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現在長大以後是否依然還喜歡西方的童話故事?從大名鼎鼎的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到安徒生童話我都一直很喜歡。而這兩天我在一個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教師進修網站瀏覽到了德國中學老師給德國11/12年級學生(相當臺灣的高二或是高三)的德文課備課計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現在長大以後是否依然還喜歡西方的童話故事?從大名鼎鼎的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到安徒生童話我都一直很喜歡。而這兩天我在一個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教師進修網站瀏覽到了德國中學老師給德國11/12年級學生(相當臺灣的高二或是高三)的德文課備課計
Thumbnail
家裡跟孩子說故事的是老爸。 小時候多數的時間我跟弟弟會在屋內三樓最前間,陽光灑得進來的房間玩。一天下班的午後,老爸興奮的帶了五本書回來,是半套的希頓動物故事集。 爸爸的童書 那是老爸第一次跟我們說故事,那一天講的故事叫「山峰之王克拉克」;故事敘述一隻逃過獵人追殺的小羊,長大成為該山頭最雄壯美麗的大
Thumbnail
家裡跟孩子說故事的是老爸。 小時候多數的時間我跟弟弟會在屋內三樓最前間,陽光灑得進來的房間玩。一天下班的午後,老爸興奮的帶了五本書回來,是半套的希頓動物故事集。 爸爸的童書 那是老爸第一次跟我們說故事,那一天講的故事叫「山峰之王克拉克」;故事敘述一隻逃過獵人追殺的小羊,長大成為該山頭最雄壯美麗的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