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善」的對立面並不是「惡」,看完《三隻小狼和大壞豬》後,你會秒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如果把童話故事裡的所有反派角色列出來排名次的話,我看十大惡人之首,非「大野狼」莫屬,牠擔綱了好幾個童話故事裡的反派,想要漂白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改編自〈三隻小豬〉的《三隻小狼和大壞豬》這本繪本做到了!在書中,沒有惡貫滿盈的大野狼,只有三隻天真無邪、萌度破表的小狼。牠們為了對付大壞豬的侵擾,費盡苦心蓋了各式房子,抵禦大壞豬侵門踏戶。

不過,大壞豬可不是浪得虛名的,一一用大鐵錘、電鑽及炸藥,輕鬆破壞小狼們越蓋越堅固的房子。

raw-image

看到這裡,你如果按照傳統童話故事的邏輯來推測劇情,一定會以為三隻小狼將繼續強化他們的房子,或是設局嚇跑大壞豬。然而,這本繪本高明的地方,並不在於如何「打敗」大壞豬,而是如何「打動」大壞豬,誘發牠內心的良善。

raw-image

故事的最後,小狼們和大豬玩成一片,還邀請牠進門,歡迎牠住下來--於是,「大壞豬」被成功消滅!看到故事結局,孩子應該會為了小狼與大豬的握手言和而感到喜悅;但在我看來,除了喜悅之外,竟感受到些許哀傷--

大壞豬改邪歸正,證明牠本質不壞。牠一開始只是想認識小狼而登門拜訪,但由於表達方式粗魯了點,再加上小狼們先入為主的排外意識,築起銅牆鐵壁來阻絕牠,才把牠給激怒。

若依照以往善惡不兩立的觀點來設計情節,大壞豬的下場肯定是中計掉入小狼們燒的油鍋中,變成脆皮燒肉,到死都還貼著「壞」的標籤,沒有人知道牠內心還隱藏著「好」,而且只要給予一點點關懷與理解便能夠發揮出來--然後牠就這樣死了……

故事講的是狼與豬,反映的其實是人與人。我們不也常根據一個人的表面行為,作為論斷他的唯一依據嗎?

紐約大學法學院的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教授畢生致力於營救關在死牢中,遭受不公正審判甚至是冤屈的受刑人。他在著作《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中告訴讀者一個重要的觀念:

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用我們所做過最糟的事來定義,我們遠遠不僅止於此。

大豬的行為雖然壞,但這些壞行為不是牠的全部,也許是小狼先對牠持有偏見,不願意理解牠的動機,便把牠定位為「大壞豬」,才導致牠越走越偏。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我們不希望別人只看到我們以往所犯的錯誤,並把這個「壞」烙印在你我身上,而不願意了解我們的「好」;那麼,我們是否也應該多運用一些同理心來看待他人,不要隨意給人貼標籤呢?

可見,「善」的對立面很有可能不是「惡」,而是「無知」;由「無知」產生偏見,偏見帶來傷害,於是把受傷的人推進罪惡深淵。三隻小狼要是早一點放下恐懼,跨出家門去認識這一隻只想交朋友的孤獨大豬,是不是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了呢?

因此,《三隻小狼和大壞豬》所顛覆的可不只是反派與正派的角色,而是直接挑戰善/惡二元對立的觀點,帶孩子看到人性當中真實而多元的那一面,既而為他們培養更寬厚的同理心。


【延伸閱讀】他們與善的距離:運用「動機與做法流程圖」看見大反派的初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3.4K會員
658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寫作,其實可以由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再由老師為學生持續磨練。所以,《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既教導父母如何為子女培養寫作信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表達能力,也和老師們分享實用的寫作教學要領--雙管齊下,為孩子打造紮實的寫作力!
Thumbnail
2025/01/29
寫作,其實可以由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再由老師為學生持續磨練。所以,《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既教導父母如何為子女培養寫作信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表達能力,也和老師們分享實用的寫作教學要領--雙管齊下,為孩子打造紮實的寫作力!
Thumbnail
2023/05/15
德國納粹的暴行距離今天的台灣相當遙遠,可是種族歧視仍然存在於這塊土地。不久前,台中一中才爆發「烯環鈉事件」。或許有人認為學生的玩笑不必過分追究,但要是不扼止歧見與惡意的話,誰能保證它們不會漸漸侵蝕到學生的意識裡或傳染擴散出去,造成社會的撕裂? 以是,《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是我們的借鑑!
Thumbnail
2023/05/15
德國納粹的暴行距離今天的台灣相當遙遠,可是種族歧視仍然存在於這塊土地。不久前,台中一中才爆發「烯環鈉事件」。或許有人認為學生的玩笑不必過分追究,但要是不扼止歧見與惡意的話,誰能保證它們不會漸漸侵蝕到學生的意識裡或傳染擴散出去,造成社會的撕裂? 以是,《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是我們的借鑑!
Thumbnail
2021/12/07
對於新手寫作者來說,他們亟需一套明確的寫作架構的指引,幫助他們一步步將想法化為文字。後來,當我讀到《150年歷史的哈佛寫作課祕訣》一書,學會了書中所教的「O.R.E.O MAP」寫作法,這才豁然開朗--我總算幫寫作新手找到一盞指引文章布局的明燈了!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1/12/07
對於新手寫作者來說,他們亟需一套明確的寫作架構的指引,幫助他們一步步將想法化為文字。後來,當我讀到《150年歷史的哈佛寫作課祕訣》一書,學會了書中所教的「O.R.E.O MAP」寫作法,這才豁然開朗--我總算幫寫作新手找到一盞指引文章布局的明燈了!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Thumbnail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Thumbnail
作為一個壞蛋,偶爾也想搖搖尾巴,扶老太太過馬路,跟自己的兄弟一起飆個車,回家搓揉吸貓。 《壞蛋聯盟》故事架構雖然老套,將壞人變好的橋段搬上大螢幕,但憑藉幽默的角色特點,豐沛的角色情緒,整部作品我相信不會缺少歡樂,反而能翻轉不少刻板印象。
Thumbnail
作為一個壞蛋,偶爾也想搖搖尾巴,扶老太太過馬路,跟自己的兄弟一起飆個車,回家搓揉吸貓。 《壞蛋聯盟》故事架構雖然老套,將壞人變好的橋段搬上大螢幕,但憑藉幽默的角色特點,豐沛的角色情緒,整部作品我相信不會缺少歡樂,反而能翻轉不少刻板印象。
Thumbnail
有三隻肚子餓的山羊想要到對面山上吃青草,但是他們必須先通過有妖怪住著的那座橋。最後,山羊們不但成功過了橋,還擊敗了妖怪!他們究竟用了什麼方法呢?親子共讀後,家長可以跟孩子談談現實的黑暗、善與惡,也可以發揮創意改編一下故事的結局喔!
Thumbnail
有三隻肚子餓的山羊想要到對面山上吃青草,但是他們必須先通過有妖怪住著的那座橋。最後,山羊們不但成功過了橋,還擊敗了妖怪!他們究竟用了什麼方法呢?親子共讀後,家長可以跟孩子談談現實的黑暗、善與惡,也可以發揮創意改編一下故事的結局喔!
Thumbnail
#66《人慈》(上):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還是邪惡?數千年前就有人在研究人性,從孟子的性善説到荀子的性惡說、西方哲學家盧梭與霍布斯的人性戰爭,討論的無非都是人性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場爭辯到現在仍舊沒個結論。今天就告訴你這個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66《人慈》(上):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還是邪惡?數千年前就有人在研究人性,從孟子的性善説到荀子的性惡說、西方哲學家盧梭與霍布斯的人性戰爭,討論的無非都是人性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場爭辯到現在仍舊沒個結論。今天就告訴你這個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小狼善良 -1、善良狼
Thumbnail
小狼善良 -1、善良狼
Thumbnail
宮西達也:《不要命的死神 1》(台北:三之三,2017年) 授課重點:一隻餓壞了的大野狼、一隻病懨懨的小豬,還有一個掌控萬物生命的死神,三個人物之間,對於死亡這件事的認知跟體會是什麼呢?當朋友生命有危難時,你會選擇如何協助呢?除了對死亡、友情的討論之外,我們也設計了改寫故事結局的活動。
Thumbnail
宮西達也:《不要命的死神 1》(台北:三之三,2017年) 授課重點:一隻餓壞了的大野狼、一隻病懨懨的小豬,還有一個掌控萬物生命的死神,三個人物之間,對於死亡這件事的認知跟體會是什麼呢?當朋友生命有危難時,你會選擇如何協助呢?除了對死亡、友情的討論之外,我們也設計了改寫故事結局的活動。
Thumbnail
善惡不兩立,「善」的對立面怎麼可能不是「惡」?! 但《三隻小狼和大壞豬》這一本改編自〈三隻小豬〉的繪本卻直接挑戰了這一個觀念,帶孩子看見人性中更真實而多元的那一面……
Thumbnail
善惡不兩立,「善」的對立面怎麼可能不是「惡」?! 但《三隻小狼和大壞豬》這一本改編自〈三隻小豬〉的繪本卻直接挑戰了這一個觀念,帶孩子看見人性中更真實而多元的那一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