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日記(五)麻木過生活會不會比較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離開職場的生活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困難,因為是「逃離」了某種狀況而離開,在這閒散的時光中,會有一種不甘心,常常思考著「為什麼是我走?」也或者「那些讓我離開的人為什麼還可以過得這麼好?」
當這些負面悲傷的情緒襲上來時,我無法與自己同在,無法支持自己過去的決定,甚至會有一種如果能躲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麻木自己,反正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為什麼要讓自己改變和冒險。
原來在舒適圈裡待久了,真的可以奪去一個人的面對不可測未來的勇氣以及失敗的承擔力。
先生孩子都去上班了,他們在「正常的」的軌道中運行著,而自己卻在失重的宇宙裡隨意地飄移,沒有方向、沒有座標、你不知道能到哪裡,而工作時後所渴望的閒暇時間,成為了醞釀負面情緒的土壤,沒有事情忙,赤裸裸的脆弱就無處可逃的展現在面前。
好吧,讓自己忙著煮飯、忙著家務、忙著閱讀,但傷人的話和畫面,卻常常出現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就像年輕分手的時候的「前男友魂」,分手了,但卻在很多時刻憶起。
究竟是這些傷痛糾纏著自己,還是自己拼命地將這些畫面和言語拉進我的生活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2內容數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的陪伴自己重新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二個月的焦慮真是難以抗拒,在無所事事中產生對自己很大的懷疑,甚至連休息都不懂。在這些起起伏伏的情緒中,感覺到挫敗,甚至不知道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好一點,原來對於「照顧自己」是那
         當進入到離職第二個月,沒有離職第一個月擁有多出來的時間的驚喜,一切開始出現規則和習慣的時候,惶恐與焦慮開始隨之而來。過往塞爆的日子裡,工作上的「完成」還是會帶來某些成就感,但在家務的
坐在文湖線的第一節車廂,列車從松山機場準備進入中山國中站,看著窗外的陽光從捷運上方透明的屋簷間灑下,屋簷的支柱,讓陽光撒落在車軌時,呈現亮度不一的光影,手機音樂剛好播著小王子電影音樂,慵懶的曲調,
離開職場後(一) 工作整整十三年,決定讓自己放假。 真正的假期來了,先生準備上班、小孩準備上學,當他們準時從家門外出,沒一關的那時,我卻沒有自己想的豁達,大家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那我呢? 決定離職的時候
  我真的很想你。 第十四天,一開始還會忘記你不在,倒水時,習慣性地想找狗碗加水, 常常就是這半秒鐘的念頭,想為球球做點什麼讓我悲傷不已。 而當我漸漸習慣他不在了,那樣的習慣卻也讓我很驚恐,怕我對他的
         第二個月的焦慮真是難以抗拒,在無所事事中產生對自己很大的懷疑,甚至連休息都不懂。在這些起起伏伏的情緒中,感覺到挫敗,甚至不知道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好一點,原來對於「照顧自己」是那
         當進入到離職第二個月,沒有離職第一個月擁有多出來的時間的驚喜,一切開始出現規則和習慣的時候,惶恐與焦慮開始隨之而來。過往塞爆的日子裡,工作上的「完成」還是會帶來某些成就感,但在家務的
坐在文湖線的第一節車廂,列車從松山機場準備進入中山國中站,看著窗外的陽光從捷運上方透明的屋簷間灑下,屋簷的支柱,讓陽光撒落在車軌時,呈現亮度不一的光影,手機音樂剛好播著小王子電影音樂,慵懶的曲調,
離開職場後(一) 工作整整十三年,決定讓自己放假。 真正的假期來了,先生準備上班、小孩準備上學,當他們準時從家門外出,沒一關的那時,我卻沒有自己想的豁達,大家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那我呢? 決定離職的時候
  我真的很想你。 第十四天,一開始還會忘記你不在,倒水時,習慣性地想找狗碗加水, 常常就是這半秒鐘的念頭,想為球球做點什麼讓我悲傷不已。 而當我漸漸習慣他不在了,那樣的習慣卻也讓我很驚恐,怕我對他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只想走出困境! 被斷崖的焦慮擾亂我的生活,我失去生活的熱情,走在街道上只覺得自己很孤單,上班時會喘不過氣,宅在家反而覺得比較安全,甚至發現自己快樂不起來...... 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想找回那個愛笑的、充滿好奇且樂於探索世界的自己。 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但礙於工作,我需要出國
Thumbnail
工作很好,不工作也很棒,一切都是選擇,畢竟每個人人生課題不一樣,有些人的人生課題確實去了職場對於他們的人生藍圖才是捷徑,所以重要的是,詢問自己內心,你想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波逐流,看著現在流行躺平文化,即便自己更喜歡奔跑卻跟著大家一起躺那可就不好了。
Thumbnail
網路上最常看到的兩個離職原因不外乎是錢太少,或是受委屈了。假如只是出於這兩個原因,或許我會單純選擇換間公司繼續上班,而不是直接連班都不上,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路。 所以真要問我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從何而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帶過,而是在多種因素推波助瀾後所下的決定。
Thumbnail
離職決定是一個內心交戰的過程,產生離職念頭到離職確定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又如何面對職場厭倦情緒,文章做了剖析,分享了個人的心路歷程。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只想走出困境! 被斷崖的焦慮擾亂我的生活,我失去生活的熱情,走在街道上只覺得自己很孤單,上班時會喘不過氣,宅在家反而覺得比較安全,甚至發現自己快樂不起來...... 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想找回那個愛笑的、充滿好奇且樂於探索世界的自己。 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但礙於工作,我需要出國
Thumbnail
工作很好,不工作也很棒,一切都是選擇,畢竟每個人人生課題不一樣,有些人的人生課題確實去了職場對於他們的人生藍圖才是捷徑,所以重要的是,詢問自己內心,你想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波逐流,看著現在流行躺平文化,即便自己更喜歡奔跑卻跟著大家一起躺那可就不好了。
Thumbnail
網路上最常看到的兩個離職原因不外乎是錢太少,或是受委屈了。假如只是出於這兩個原因,或許我會單純選擇換間公司繼續上班,而不是直接連班都不上,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路。 所以真要問我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從何而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帶過,而是在多種因素推波助瀾後所下的決定。
Thumbnail
離職決定是一個內心交戰的過程,產生離職念頭到離職確定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又如何面對職場厭倦情緒,文章做了剖析,分享了個人的心路歷程。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