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摘》戒嚴下的白色恐怖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張常美阿嬤生於1931年,今年(2019)虛歲八十九,戰後她考上省立臺中商業職業學校,從初中到高中都是班長。讀高一時,上課被帶走;之後她和幾位男同學,手上銬,被帶到臺北,關到保密局的牢房。那裡關了很多人,半夜常常聽到被刑求、拷打的慘叫聲。張常美因為是班長,從初一就參加學生自治會,由於會長被發現是共產黨,所以她也被抓。她在半夜被叫去問話,在強光照射下,四面牆都掛滿刑具,訊問的人要她在自白書上蓋章,她不知道上面寫些什麼,就蓋了手印。半年後,她被送到軍法處,家人才有她的消息。和她同案的,共六十三人(多數人互不認識),死刑七人,無期徒刑十二人;她被判十二年,關了十二年又一百天。

直到今天,常美阿嬤還忿忿不平,因為:她根本沒參加共產黨,沒人證、物證、事證就判她罪。

常美阿嬤活著出來,很多人就沒她幸運。她待過很多關政治犯的地方:保密局、高砂鐵工廠、軍法處(兩度)、臺北監獄、臺南監獄、綠島、保安處、〔土城〕生產教育實驗所。在軍法處,她看到女性政治犯被帶出去槍斃,包括新竹女學生傅如芝、帶著嬰兒一起被關的丁窈窕以及丁窈窕的好友施水環。施水環的弟弟施至成,臺灣大學植病系畢業,因案逃亡,曾躲在姊姊宿舍的天花板上,後來下落不明。施至成逃亡時,曾去看他的人,或多少幫一點忙的同學、鄰居,都被判刑,刑期加起來共六十八年,另外加上姊姊的一條命。他的臺大朋友林粵生,曾給他五十元做車資,被判十五年。你可能會問:怎麼可能?是呢,這可是「依法判刑」。

把臺灣社會掐死的法條


四個嚴厲的法條把臺灣社會掐得死緊:1、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8-1991);2、臺灣省戒嚴令(1949-1987);3、懲治叛亂條例(1949-1991);4、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1950-1991)。第一項的臨時條款,在「戡亂時期」優於憲法,也就是說,中華民國憲法只實施四個月,就被它取代了。戒嚴令限制人民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平民「叛亂」交由軍法審判。那麼,「叛亂」要如何懲罰?一個月後頒布的《懲治叛亂條例》,共十三條,根據第二條第一項(民間稱為「二條一」),如果被認定叛亂,就是死刑。這是很嚴厲的處罰;正常情況,平民不送軍法,按照刑法,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無期徒刑。這個條例的第八條還規定被處決的人「沒收其全部財產」。約一年後,頒布檢肅匪諜條例,進一步規定:告密和檢舉的人,以及直接承辦出力的人員,應給予獎金,由國庫支付,政府要編列預算。

也就是說,用人民納稅的錢來獎勵抓到「匪諜」的人。這個獎勵辦法造成很多「冤、錯、假案」;為了搶別人的女朋友,密告檢舉對方,或特務製造假案、政敵互相誣陷,這都是可以預期的。

國民黨將它和共產黨的慘烈鬥爭搬到臺灣。國民黨政府遷臺前,在戒嚴令下,就已槍決不少學生。遷臺後,情治單位更大力肅清所謂的「共匪」、「匪諜」。中國大陸的土地是臺灣的三百倍以上,用這樣龐大的軍警情治規模來對付小島上不管真假的共產黨,不用說,力道超級強大。

對國民黨失望的知識份子


二二八事件和共產黨沒有關係,但事件後,臺灣的知識分子對中國國民黨徹底絕望,感覺沒有出路,不少人因此選擇紅色祖國──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中國。他們當中有些人被吸收,加入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但不少人只是加入讀書會而被牽連。1950年代,臺灣大學的老師和學生犧牲慘重。許強是臺大醫學院副教授兼臺大醫院內科主任,他和三位同事在學校開主管會議時被帶走;他和同案共十四人被槍決。臺大教務處的牆上曾經貼滿被槍決和判刑的學生名單。

談白色恐怖,不能不提刑求。刑求是用很不人道的方法,讓人在無法承受痛苦之下,招認罪過。絕大多數的人經不起刑求;很多無辜的人,就這樣被判刑,甚至槍斃。人是肉體所構成的,酷刑不會有後果嗎?當然會。有人發瘋、有人自殺,倖存的人致疾,或終身殘廢;就算身體康復,刑求的記憶是心靈永遠的夢魘。而這些不把人當人,用很殘酷的方法刑求人的人,其實是領公家薪水的情治人員;也就是說,他們拿人民納稅的錢來將人民折磨到不成人樣,來取得口供。假如他們是暴力集團的人,那麼這就是黑道暴力,但是他們領國家的錢,以「國家」之名、用公家設備(你以為那些刑具,是他們自己付錢買的?)來對手無寸鐵的人民行使暴力,所以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國家暴力。

軍法處根據口供,引用非常嚴厲的法條判刑,可以說已經嚴得不能再嚴了,但是判決書須上呈軍事長官批核,最後一關是總統。傅如芝被老師牽連,判十年徒刑。她在綠島服刑時,又因案送回軍法處;她其實沒做什麼嚴重的事,軍法處判她:服完十年刑期後,再交付感化三年。另外十一位年輕人也是感化三年。判決書送到總統府,蔣介石批示這十二人「發還嚴為復審」。結果都是死刑!這不是特例,很多蔣介石批示「復審」的案子,都是死刑。

蔣介石也常直接更改判決。臺南醫生黃溫恭,被判十五年,蔣介石拿起毛筆以草書批示:「黃溫恭死刑,餘如擬」(其他的人,按照呈上來的擬辦建議)。黃溫恭死前寫了五封遺書給家人,卻被扣留,五十五年後家人才發現。傅如芝死時二十三歲,未婚。如果蔣介石批「如擬」,那麼,她可能像常美阿嬤,坐十三年牢後出來,說不定活到現在,跟我們講她的故事。是誰殺了傅如芝?

原住民也在白色恐怖的受害之列。1952年當局逮捕原住民菁英,1954年處決了鄒族的高一生、湯守仁、方義仲、汪清山,以及泰雅族的林瑞昌、高澤照;其他人判處徒刑。原住民還有不少其他案件,近年來才比較受到注意。

白色恐怖的後遺症


白色恐怖從1949年延續到1987年,長達三十八年,到底有多少人受害?由於政治檔案的開放是大規模研究和全面清查的前提,我們還在等待確切的數據。目前具體可查到的是,直接受害者有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二人(含有刑度、簽結或不起訴的案件);截至2006年刻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人權紀念碑的受難名單有八千二百九十六人,其中一千零六十一人遭到處決、五十四人死於獄中。受害者本人被抓、坐牢,或遭處決,導致家庭殘破,受影響的家人、子女不知有多少?蔣介石,像改作文的錯字一樣,改判決書,徒刑變成死刑,輕刑變重刑,案例很多。加總起來不知有多少條生命?幾百年的歲月?

在白色恐怖時期,很多人不敢講話,甚至跟著黨國排斥、欺負受難者和家屬,成為共犯集團的外圍;人民不敢關心政治、社會道德感低落─我們還活在它的後遺症中。


書名:少年臺灣史 二○一九年增訂版
作者:周婉窈
定價:380元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玉山社出版公司的沙龍
37會員
61內容數
文化部為培育國內文學創作新秀、提升臺灣文學創作能量,自106年推出獎助創作計畫,創作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活力。 期能以「創作成果發表會」展現多元的成果樣貌,除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些優異的青年創作者之外,也想藉機推廣「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吸引更多有志寫作者展開創作計畫。
2022/06/28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Thumbnail
2022/06/28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Thumbnail
2022/06/27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6/27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6/24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Thumbnail
2022/06/24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49年3月20日晚上,臺大與臺灣師範學院學生因為單車雙載遭到警察拘捕毆打,引起兩校學生不滿與抗議。隔日早晨,臺大與師院學生發起「反對警察暴行」遊行,要求警察總局道歉、賠償受傷學生、嚴懲施暴警員,並保證類似情事不再發生,終獲警察總局局長簽字同意。3月29日,各地學校學生於臺大法學院操場舉辦青年營火
Thumbnail
1949年3月20日晚上,臺大與臺灣師範學院學生因為單車雙載遭到警察拘捕毆打,引起兩校學生不滿與抗議。隔日早晨,臺大與師院學生發起「反對警察暴行」遊行,要求警察總局道歉、賠償受傷學生、嚴懲施暴警員,並保證類似情事不再發生,終獲警察總局局長簽字同意。3月29日,各地學校學生於臺大法學院操場舉辦青年營火
Thumbnail
1949年,楊蔚來臺至臺中縣大甲分局擔任警員,1950年12月間因為「高晞生案」被捕,後因證據不足,同案的楊蔚、茹瑞祥、徐世華、黃秀英等人僅被交付感訓處分,而高晞生則以「二條一」判處死刑。在軍法處看守所的楊蔚因向陳正宸、路齊書、蘇爾挺等人發牢騷,遭檢肅匪諜條例第八條之規定,裁定交付感化三年,後楊蔚又
Thumbnail
1949年,楊蔚來臺至臺中縣大甲分局擔任警員,1950年12月間因為「高晞生案」被捕,後因證據不足,同案的楊蔚、茹瑞祥、徐世華、黃秀英等人僅被交付感訓處分,而高晞生則以「二條一」判處死刑。在軍法處看守所的楊蔚因向陳正宸、路齊書、蘇爾挺等人發牢騷,遭檢肅匪諜條例第八條之規定,裁定交付感化三年,後楊蔚又
Thumbnail
少小離家輾轉南遷,卻被軍方粗暴輾斷青春,他們都是「白色恐怖那個時代的刀下餘生」。人生無法重來,受害者與倖存者,同為戰爭、戰後白色恐怖的犧牲品。
Thumbnail
少小離家輾轉南遷,卻被軍方粗暴輾斷青春,他們都是「白色恐怖那個時代的刀下餘生」。人生無法重來,受害者與倖存者,同為戰爭、戰後白色恐怖的犧牲品。
Thumbnail
凝望228,記一段歸仁時代的臉 每到春泥花開的二月季節,總會讓人興起了連假歡愉,也想起了每年「二二八」為何放假的意義,除了警惕台灣曾經走過那一段撕裂的社會,也藉著了解先人曾流過的血淚,緬懷事件背後的真正意涵,你我的自由,其實,得來不易。
Thumbnail
凝望228,記一段歸仁時代的臉 每到春泥花開的二月季節,總會讓人興起了連假歡愉,也想起了每年「二二八」為何放假的意義,除了警惕台灣曾經走過那一段撕裂的社會,也藉著了解先人曾流過的血淚,緬懷事件背後的真正意涵,你我的自由,其實,得來不易。
Thumbnail
Part 1 of 5 基本背景資料: 1945年10月: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國民黨從日本接管台灣。 1947年2月: 228事件爆發。 1948至1975年間:蔣介石五度連任擔任總統。 1975年蔣以突發性心臟病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1986年9月,台灣第一個在野黨民主進步黨成立,離台灣解嚴尚有一年。
Thumbnail
Part 1 of 5 基本背景資料: 1945年10月: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國民黨從日本接管台灣。 1947年2月: 228事件爆發。 1948至1975年間:蔣介石五度連任擔任總統。 1975年蔣以突發性心臟病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1986年9月,台灣第一個在野黨民主進步黨成立,離台灣解嚴尚有一年。
Thumbnail
位於新店溪秀朗橋頭的景美看守所,是在白色恐怖時期,關押無數政治受難者的「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從景美看守所大門一進入,就可以看到牆上鮮紅色的大字:「公正廉明」。陳欽生先生初來乍到,心想這至少應該是「講道理」的地方吧?
Thumbnail
位於新店溪秀朗橋頭的景美看守所,是在白色恐怖時期,關押無數政治受難者的「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從景美看守所大門一進入,就可以看到牆上鮮紅色的大字:「公正廉明」。陳欽生先生初來乍到,心想這至少應該是「講道理」的地方吧?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轉型正義,我們在討論什麼?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與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展開精彩對談,由逗點文創結社總編陳夏民擔任主持人,三人分享如何閱讀過去、解讀現在,以及在未來,人們又該如何展開真正的對話?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轉型正義,我們在討論什麼?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與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展開精彩對談,由逗點文創結社總編陳夏民擔任主持人,三人分享如何閱讀過去、解讀現在,以及在未來,人們又該如何展開真正的對話?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6大政治性世紀懸案  1981年 台灣留美學人陳文成(1950~1981)返回台灣探親,被執行白色恐怖統治的警備總部從家中帶走,約談在美國參加台灣同鄉會的細節,當天深夜被發現陳屍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草地上,死因不明,也始終沒有破案,成為台灣6大政治懸案之一。 31歲的陳文成是美國卡內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6大政治性世紀懸案  1981年 台灣留美學人陳文成(1950~1981)返回台灣探親,被執行白色恐怖統治的警備總部從家中帶走,約談在美國參加台灣同鄉會的細節,當天深夜被發現陳屍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草地上,死因不明,也始終沒有破案,成為台灣6大政治懸案之一。 31歲的陳文成是美國卡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