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解開你的困境
當你看到小嬰兒無邪的笑容,瞬間,原本在低谷的心情,會爬升至高點,心被融化,對小嬰兒的疼愛,頓時湧出心底,彷彿憂愁的事不存在。這個時候我們會說:「小嬰兒的笑容好療癒喔!」讓人從地獄直升天堂。可見療癒,人們多麼需要它!
但我要說的療癒,不是會讓人心融化的療癒,而是經由你最在意的事,去還原你的故事真相,解開你的困境。
對事件限縮的看法 是痛苦的來源
人人都想避免憂愁、悲傷、難過的感受,但這些感受避免不了,他們會一直一直不斷出現,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些感受會跟隨你至離世那一天。生活中讓你感覺很糟的事層出不窮,有些讓人痛苦到想結束自己的性命,然而,那些痛苦,是出自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引發的感受。發生的事件,可能因為認知的設限,因為過往的經驗、所受的教育、甚至是社會的氛圍,讓你對某些事件的發生產生壓力,感到痛苦。
人們通常認為是某件事的發生,導致我們有不舒服的感覺,而想要避免讓他發生,或者是視而不見。但最根本的辦法,是去看見事情的本質,明白它為何會發生,改變我們所認為令我們不舒服的那一件事的看法,感受會跟著改變。
就拿婚前性行為這件事來說好了,在古代,婚前性行為是被視為不合道德的事,尤其是發生在女性身上,在婚前與男子發生性行為,更是敗壞門風、汙穢骯髒的事。若是出自被迫,被男子性侵,這樣的女子恐怕更成為過街老鼠,被人指指點點,沒有臉面在家中或社會立足,嚴重者則結束自己的生命。
婚前性行為是一個事件,而我們對它的看法,給了甚麼樣的註解,還有參與當中的兩人,有甚麼樣的評斷,是出自社會與教育。在古代,這件事情被形塑成不可為之,因為未有婚嫁,男女之間必須發乎情、止乎禮、因為道德、因為貞操情結,就是不可讓這件事情發生。
而現代,堅守婚前性行為只在少數宗教的教義中被嚴守,多數的人們已經能明白婚前性行為是一個違反生理的束缚。這樣的行為在現今社會,已經很少會被撻伐,反而成為在男女談論婚嫁之前,一個必經的實戰經驗,確保雙方婚後的性關係契合度,在以後的婚姻生活當中能不能〝性〞福。
婚前性行為本身是中性的,經過幾世紀,這樣的事件沒有改變,而改變的是,經過長時間的民智開化,人們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已不再用道德觀來約束,不再外加林林總總的污名,而能看待它是一個男女之間自然的生理反應,情慾自然的發生,讓男女們不需因它而背負罪惡感。
因此,對一個事件看法的改變,便帶來一連串的改變。而內在的療癒,就在讓人改變發生在自身事件的看法,進而改變生命。
深度療癒帶來改變
維基百科對於「記憶」的註解,是在心理學與腦科學研究上,代表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以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辨。許多時候,記憶是不可靠的,但我們總是憑著記憶中的感受,以某些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去判斷對方如何看待我們。我們的記憶是片面的,會記得當時因對方的表現,所引發我們的感受,但不能確定當時對方行為背後的感受為何,因為對方的行為,也是以他的經驗或感受展現,卻不見得與我們的認知相符。
舉我自己的例子,從小,我以為我的母親重男輕女,只疼哥哥而不疼我,母親從我小時候就要求我做家事,而哥哥比我年長,家事卻做得比我少,甚至,母親對我百般挑剔,在我的感受當中,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合母親的意,她時常責罵我某件事情沒做好。我一直懷抱著一個信念,就是母親並不愛我,因此,我與母親的相處模式,就是針鋒相對,她挑剔我,我就對她大小聲,幾十年沒有改變這樣的模式。
直到我在2012年,因為子宮肌瘤病變開刀,母親在我住院期間及術後的照顧,無微不至,我才終於明白,無論我認為母親重男輕女是否是一個事實,但我肯定,她對我的愛是真實的。
透過深度療癒,我明白母親當年對待我的方式其來有自,那是因為傳統的想法使然,她希望我能好好學習做家事,將來長大嫁到夫家才不會被嫌棄,因此,她對我身為女孩子的表現,才會有更多的嚴謹要求,並非不愛我。在我明白這一切之後,我與母親之間的爭吵大大減少,也較能從別的角度去看待母親,對母親付出多一點關心,重新建立我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模式。
在這個例子當中,我只看到母親對我與哥哥之間的不公平對待,看見她對我的挑剔行為,便自行下了註解,說她並不愛我,卻沒有去向母親確認,她對待我與哥哥的方式有所差異的原因。而母親的行為,受到了她那一輩傳統思想的灌輸,認為女孩子就是要懂得做家事,嫁入夫家才會得人疼,她認為女子在夫家的價值是建立於能否打理好家務,母親這樣的想法,導致了在做家務方面對我嚴格的要求,也不無道理。然而,我的認知與母親的起心動念不符合,完全錯怪母親的心意,造成多年來的心結。
深度療癒,是讓你從使你痛苦的事件中看見真相,從原本記憶中的場景,重新經驗,重新感受一次,看見原來的真相,和你以為的不一樣。
我的故事中,也有你的故事。這個系列,將會探討各個個案療癒的故事,以化名呈現故事,帶給讀者心靈上的共鳴,找到你內在平靜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