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大多數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們的才能與世界的需求交會之處,就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話很有道理,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的專長又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容易。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也可以說許多個自我,在漫漫人生中不斷發展,也不斷改變,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特質跟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天差地別的。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們的才能與世界的需求交會之處,就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話很有道理,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的專長又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容易。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也可以說許多個自我,在漫漫人生中不斷發展,也不斷改變,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特質跟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天差地別的。

最近有很多研究發現,最令人心痛的遺憾是無法採取行動實踐自己內心覺得最重要的事。一年又一年過去,我們當初沒做的選擇,會愈來愈折磨自己,而「要是我當年…」的想法,會像是一層黑紗罩住我們的視野,也會像似沉甸的石塊壓在心頭,讓我們的生活與感受不再那麼興高采烈。

這些當初沒有發揮的諸多事項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工作了,畢竟工作是我們耗費了最多時間心神的單一事件,也是我們自我期許與評價高低的最重要來源。

為什麼大多數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不敢辭去我們不喜歡的工作?

工作可以為我們帶來五種不同的需求:金錢收入、社會地位、實現夢想以及發揮天賦。金錢與地位是外在誘因,而實現夢想與發揮天賦是內在的激勵與價值。

工作沒有絕對的好壞,不同的誘因之間也許會有衝突,但是要讓自己的人生不遺憾,還是要能夠符合自己內在誘因。

有心理學家認為,解決職業生涯的困惑,可以回答下面幾個問題:要換工作,你最擔心哪三件事情?你在現實上面臨的最大困難有哪三項?

職涯專家認為,我們要先了解自己離不開原先的工作,是基於哪些困擾和憂慮?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了解,沒有所謂完美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就任,而是應該發掘出「多重自我」,也就是要找出各種可能適合自己不同面向的職業。而且,研究顯示,能夠成功轉換職涯的人,往往不是三思而後行,而是先行而後思,也就是先採取行動,先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實際測試不同的自我,然後再檢討得失。換句話說,或許可以仿照我們常給年輕人的建議,在求學階段有個gap year,進行一場壯遊旅行,我們在不同人生階段,是不是也該給自己一趟職涯探索的壯遊?

據說國外已有些機構專門幫人安排這個類涯探索的機會?比如在你辭職去開寵物店之前,先利用年休假到寵物店上班二個星期,或者在退休開民宿之前,真的先到民宿當代理主人兩個月……等等。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們的才能與世界的需求交會之處,就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話很有道理,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的專長又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容易。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也可以說許多個自我,在漫漫人生中不斷發展,也不斷改變,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特質跟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天差地別的。

職涯專家就這麼建議,可以透過撰寫求職報告來探索自己新的可能性。這個練習首先寫出一頁的說明跟別人介紹自己,說明你在生命中重視的事情,並且寫下你的才藝技能,你的興趣,還有你的核心價值或觀念(比如環境保或人權),以及你的個人特質(比如說內向外向或個性急躁或追求完美……),最後寫下附帶條件,比如希望到國外工作之類的。

這張求職說明最重要的是不能寫出你屬意的特定職務,也不能提到你的學歷或過去的經歷或工作。

然後,拜託十位在不同行業工作的親戚或朋友,在他們看過這張介紹後,請他們推薦兩三個可能符合條件的職業,而且要請他們的建議盡量具體,也就是不要寫「你應該做跟教育有關的工作」這麼模糊抽象,最好像是「你或許可以到荒野保護協會擔任海洋保育專員」這麼具體的建議。

這個有趣的練習,不見得只是為了求職所需,更重要的是能夠讓我們了解自己忽略的面向,了解自己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對人生感到茫然,生活沒有目標」 自2021開始帶領自我成長課程開始 三不五時就會遇到學習夥伴問這一類的人生問題 我實在無法回答這類的問題 只能透過課堂中設計的活動 和分享一些心理學的概念 希望夥伴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這陣子又不約而同地在不同場合中
Thumbnail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對人生感到茫然,生活沒有目標」 自2021開始帶領自我成長課程開始 三不五時就會遇到學習夥伴問這一類的人生問題 我實在無法回答這類的問題 只能透過課堂中設計的活動 和分享一些心理學的概念 希望夥伴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這陣子又不約而同地在不同場合中
Thumbnail
你會經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喜歡什麼?對未來感到迷茫、焦慮,懷疑自己在世上存在的意義呢?我想告訴你,其實你並不孤單,每個人都會感到迷茫,不管你現在的人生階段是什麼,都會有各自的問題要解決。
Thumbnail
你會經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喜歡什麼?對未來感到迷茫、焦慮,懷疑自己在世上存在的意義呢?我想告訴你,其實你並不孤單,每個人都會感到迷茫,不管你現在的人生階段是什麼,都會有各自的問題要解決。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一本好書,書名是《發現你的天職》。關於許多生涯選擇上的迷思和解答,以及實際作法,這五個生涯迷思你打了幾個勾呢?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是在探索職涯,但最後回歸到的還是你自己,你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你身上擁有什麼優勢能力,以及這些東西如何在市場上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我整理了五個重點和大家做分享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一本好書,書名是《發現你的天職》。關於許多生涯選擇上的迷思和解答,以及實際作法,這五個生涯迷思你打了幾個勾呢?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是在探索職涯,但最後回歸到的還是你自己,你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你身上擁有什麼優勢能力,以及這些東西如何在市場上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我整理了五個重點和大家做分享
Thumbnail
# 26《斜槓青年實踐版》(中):我迷惘了,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於工作迷惘的話,這一篇的內容或許可以為你指點迷津一下,除了一步步帶你找出心中想望,更帶你探討心態面上的問題!你還在等什麼?
Thumbnail
# 26《斜槓青年實踐版》(中):我迷惘了,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於工作迷惘的話,這一篇的內容或許可以為你指點迷津一下,除了一步步帶你找出心中想望,更帶你探討心態面上的問題!你還在等什麼?
Thumbnail
擁有一份工作,不單單是擁有一份薪水,更是透過工作,展現自我能力,體現「被需求」的價值。 為什麼想換工作? 大抵是因為 1) 薪水跟付出不正成比,就連想安慰自己看在錢的份上繼續待著都說服不了自己; 2) 跟同事或老闆相處得不愉快等。 要換工作就別再重蹈覆轍,何不花點時間,重新設計、掌握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擁有一份工作,不單單是擁有一份薪水,更是透過工作,展現自我能力,體現「被需求」的價值。 為什麼想換工作? 大抵是因為 1) 薪水跟付出不正成比,就連想安慰自己看在錢的份上繼續待著都說服不了自己; 2) 跟同事或老闆相處得不愉快等。 要換工作就別再重蹈覆轍,何不花點時間,重新設計、掌握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幫你重新檢視工作生涯; 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幫你重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興趣、技能、擅長之事;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一場自我探索之旅,只不過,這趟旅程終究要導向你吃飯的傢伙而已; 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陪你一起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有勇氣的話。
Thumbnail
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幫你重新檢視工作生涯; 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幫你重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興趣、技能、擅長之事;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一場自我探索之旅,只不過,這趟旅程終究要導向你吃飯的傢伙而已; 與其說是職涯諮詢,不如說是陪你一起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有勇氣的話。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們的才能與世界的需求交會之處,就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話很有道理,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的專長又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容易。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也可以說許多個自我,在漫漫人生中不斷發展,也不斷改變,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特質跟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天差地別的。  最近有
Thumbnail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們的才能與世界的需求交會之處,就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話很有道理,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的專長又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容易。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也可以說許多個自我,在漫漫人生中不斷發展,也不斷改變,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特質跟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天差地別的。  最近有
Thumbnail
或許,你正為了就業的問題煩心,找不到喜歡的,找不到理想的,找不到適合的,找著找著,甚至你根本已經認為快要找不到自己的未來了。也許,你正為了工作的內容不開心,做的是無趣的,做的是討厭的,做的是別人不想做的、不願做的,做著做著,甚至你已經感覺自己做的不是工作,是在做功德。
Thumbnail
或許,你正為了就業的問題煩心,找不到喜歡的,找不到理想的,找不到適合的,找著找著,甚至你根本已經認為快要找不到自己的未來了。也許,你正為了工作的內容不開心,做的是無趣的,做的是討厭的,做的是別人不想做的、不願做的,做著做著,甚至你已經感覺自己做的不是工作,是在做功德。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