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共享辦公室商機遍地,但該如何掌握?:從製造業角度看創新#4/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科技進步加上網路普及,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基礎建設上得以「彎道超車」;而這種進步的速度,也迫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須提早進行全球化的貿易與佈局。這裡面存在著許多商機,你能掌握嗎?

raw-image

這個系列的文章以共享經濟開頭,談到日夜班的共享辦公室;上一篇談到創新科技的蝴蝶效應,有位讀者留言說:

雖然老師的點子很有趣,我也想過這個辦公室日夜閒置問題;但更加深入思考之後發現,這種日夜交換的辦公場域充滿很多隱形成本:包括辦公設備的遷移、心理的不安定感等等,省下的租金不一定划得來,只好當作一個有趣思想實驗就此作罷。

辦公室革命

1990年代早期,我在北京擔任中國惠普總裁,許多美商也都已經開始佈局中國大陸。雖然外商投資尚未進入爆發期,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改革開放建設也才剛開始,所以像樣的辦公大樓非常少,租金也高得嚇人。

外商派駐北京的主管都攜家帶眷,因此能夠居住的公寓也選擇有限,大部分都住在位於四環外、靠近北京機場的麗都公寓(Holiday Inn);40坪不到的小小公寓,月租金高達15,000美元,仍然供不應求。

在外商積極擴充的情況下,辦公室租金成了一筆極大的負擔;因此,跨國公司如IBM、HP等,都嚐試引進許多西方企業的先進做法,以便在建立西方企業文化的同時,也能夠降低辦公室租金費用(occupancy cost)。

於是外商公司推動了第一波「辦公室革命」,包括「自由著裝」、「彈性上下班時間」(flexible working hours)、「移動辦公室」(Mobile office),並且鼓勵跑外勤人員在規劃好行程之後,上班就直接去拜訪客戶,不必到公司打卡。

這些作法的用意良善,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減少辦公室使用空間、降低成本;然而,這種新制度卻忽略了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員工必須要能夠「自律」。

在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部分本地員工原本都已經習慣於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一切聽從領導指示;一旦忽然有了大量「自主決定」的空間,就天下大亂了。

在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下,公司開始給予員工「自主穿著」的權力,尤其不強求內勤人員穿西裝打領帶;但這個制度只試行了幾個月,就不得不結束了。因為員工有穿著短褲、內衣、涼鞋,把辦公室當自己家的。

當時,許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Business casual」,也就是雖然可偏休閒、但仍應整齊俐落的穿著方式。

這些現象當然讓外商主管受不了,所以「自由著裝」只維持了短短幾個月就壽終正寢了。

彈性上下班和上班打卡

此外,鼓勵業務、軟體支援工程師、硬體維修工程師等外勤工作人員多出門,更頻繁拜訪和服務客戶的「彈性工時」、「取消上下班打卡」,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宣告失敗。

當時在各分公司視察時確實發現,大部分外勤工作人員上班時間都待在辦公室裡,因此他們部門的座位都是滿的;這也促使我開始調查研究,並且貿然實施彈性工時和取消打卡,鼓勵外勤人員花更多時間在客戶端,不要待在辦公室裡,以期達到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目標。

一段時間後,發現業績沒有明顯的提升,可是外勤人員的離職率卻大幅增加。我在四處打聽詢問之後才發現,許多員工都開始玩股票,上班時間並沒有去客戶那邊,而是跑到「證券號子」去看盤了。

許多西方企業人性化管理的成功做法,移植到東方企業卻失敗了;主要原因就在於「價值觀」不同,更重要的是員工的「自主性」和「自律」的程度不同。

在需要軍事化管理,強調紀律和服從的產業方面,東方企業比較容易勝出;在需要人性化管理,強調高自主性、自律、創意、創造的產業,西方企業則比較有優勢。

移動辦公室

什麼是移(行)動辦公室呢?最簡單的比喻就是圖書館。當你到圖書館去的時候,不管是帶著自己的書、或是借圖書館的書,找到一個空位就可以坐下來讀書或進修,不會有固定的座位。

雖然當時因為「彈性工時」和「取消打卡」的做法以失敗告終,所以並沒有實施「移動辦公室」,但是我確實花時間做了一些調查研究,結論是可行性仍然很低。

從心理層面來看,移動辦公室讓員工失去了「歸屬感」,尤其是在當時的中國大陸,社會主義時代一切都是國家擁有的、工作生活都是國家安排的,當時的員工心態確實是「廠家難分」。

試想,當你回家後發現,不但沒有你的房間,連床位都沒有,你的失落感可以想像。對當時的員工來說,辦公室和家沒有多大的區別,都是國家和領導安排的。

從實務層面來看,去圖書館所需要的就是書、筆記、文具,但辦公室白領所需要的工具包括桌上型電腦和電話機;沒有了這兩樣東西,就失去了生產和通訊的能力。

在當時,這些工具都是被「電線」(包括強電電線和弱電數據線)固定在座位上的,無法「移動」。

如今,這些將辦公室白領束縛在固定座位上的工具,都已經變成無線運作;只要有一套筆記型電腦和手機,四處都可以辦公。

打破部門藩籬

幾年前,我去日本拜訪了海爾集團在日本的研發總部,由海爾集團總部派駐在日本的時社長接待。在海爾收購日本松下旗下「三洋電器」的白色家電部門之後,只從山東青島派駐了兩位經理人,來負責這個研發中心。

時社長為我做了詳盡的介紹、也參觀了產品展示間,還有許多正在研發中的智慧冰箱和洗衣機。

在座談交流時我最感興趣的,是海爾如何融合不同國家的企業文化、克服各種問題,以達到併購的目的,許多話題也都圍繞著這個主題打轉。

沒有料到的是,時社長居然提到,他們在這個以日本人為主的研發中心實行了「移動辦公室」。

照道理說,移動辦公室應該比較適合外勤人員多的單位,以便降低成本;但這個研發中心地處郊區,由於併購後組織調整、人事精簡,辦公室多出了許多閒置空間,而且九成以上都是內勤人員,為什麼還要實施移動辦公室?

時社長解釋,海爾在併購完成後發現,日本企業的本位主義根深蒂固,不同部門之間很少交流;即使同屬一個研發中心,不同研發單位之間也很少往來。

更何況研發與市場行銷部門幾乎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連語言用詞都不一樣。

於是海爾決定實施移動辦公室制度,部門之間的藩籬必須打破,以強迫不同部門的研發工程師彼此交流;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同部門的人坐在一起,而且沒有固定的座位。

剛開始實施的時候,研發中心的人員反彈很大;但日本人有個好處,就是很容易服從上級的指令。實施沒有多久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規定同部門的人不許坐在一起,但每個人都會選定一個習慣的座位;也就是說,實際上每個人還是都坐在固定的座位上。

每個人的座位固定以後,附近鄰座都還是固定的人,達不到每天與不同鄰座交流的目的。因此公司又下了一道規定,每天不許坐在固定的位置;經過了幾乎兩年,才讓大家習慣了這種做法。

透過員工意見調查,移動辦公室確實帶來了很多溝通和交流的好處,所以研發中心幾百人現在相處如家人,彼此都非常熟悉;工作效率和部門之間的合作,也比以前順暢多了。

BYOD

海爾集團的日本研發中心,是大企業實施移動辦公室成功的一個案例。在歐美,小型企業對於成本的考量更加重視,不僅僅擁抱移動辦公室的新模式,更有許多走在潮流之前的做法。

由於行動裝置的儲存容量越來越大、處理器運算速度越來越快,使用者無論用於公事或私事,都可以只用一個裝置,更增加上班族的行動彈性。

於是,歐美的中小企業也開始實施「自帶裝置上班」(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制度;小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員工也得到彈性、方便移動的好處。

資訊安全和雲端服務

在過去的IT時代,移動辦公的最大阻礙來自如何確保資訊安全、讓公司機密不外流;因此,稍有規模的公司一定有自己的IT部門,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營運成本。

在今天的網路時代,Amazon和微軟等大企業提供的雲端服務和SaaS,不僅讓企業免掉了昂貴的伺服器投資,同時也解決了資訊安全的問題。

用圖書館的比喻來說,不但員工不必再有固定、專屬、但使用率偏低的辦公室座位,連圖書館的圖書、書架和空間,全部搬到「雲」裡面去了。

大家都知道Amazon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商公司,主要的營收來自電商交易平台;但可能很少人知道,Amazon有80%的利潤居然來自於AWS雲端服務。企業不論規模大小,使用雲端服務已經形成潮流和趨勢。

台灣經濟的數位化進程,也可以從檢視台灣企業使用雲端服務的比例來看出端倪。

遠距辦公與在家辦公

科技進步加上網路普及,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基礎建設上進行彎道超車,例如跳過固話,直接進入行動電話;這種進步的速度,逼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須提早進行全球化的貿易與佈局。

另外一個角度看,城市化與全球化幾乎同步並行,使得城市中的房價與房租不斷上漲;不但使得創業門檻不斷提高,也使得中小型企業的全球布局成本節節攀升。

網路時代也是人才競爭的時代,為了網羅全國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的人才,就不能夠強迫他們必須搬遷;於是,遠距辦公(Remote office)或在家辦公(work from home)也因此成了一種趨勢。

結語

如果在10年前,或許白領階級上夜班是不可行的;因為當時許多科技手段還無法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企業主和員工的心態和習慣也無法接受這種太超前的做法。

但是在今天,科技與網路已經改變了世界,許多「共享辦公室」的配套措施和條件已經成熟。

藉由這個系列四篇談「共享經濟」和「共享辦公室」的文章,希望提醒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任何時候都是創業的好時機;只要能夠嗅到商機,並運用高科技手段來解決目標市場客戶和用戶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你或許就會是下一個獨角獸。

回到本文開頭的讀者留言:

……這種日夜交換的辦公場域充滿很多隱形成本,包括辦公設備的遷移、心理的不安定感等等,省下的租金不一定划得來,只好當作一個有趣思想實驗就此作罷。

困難嗎?當然困難,創業那麼容易、獨角獸那麼好當嗎?

至於提出這些想法,對我有什麼好處嗎?「創意不值錢,如果不去實現的話,只能扔進垃圾桶」;機會到處都有,實現才是商機;請大家自己思考發揮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過去一年因為經濟產生的變化,以及疫情開始轉為開放的態度後,就業市場也跟著產生了改變,原本因為疫情而紅起來的遠距辦公,到處都在推廣遠距工作到的好處,到現在台灣的公司開慢慢的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 我們公司最近也開始運行混合辦公模式,一週必須進辦公室兩天,對於年初才因為有遠距工作而搬離台北的我來說,上班突然
Thumbnail
過去一年因為經濟產生的變化,以及疫情開始轉為開放的態度後,就業市場也跟著產生了改變,原本因為疫情而紅起來的遠距辦公,到處都在推廣遠距工作到的好處,到現在台灣的公司開慢慢的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 我們公司最近也開始運行混合辦公模式,一週必須進辦公室兩天,對於年初才因為有遠距工作而搬離台北的我來說,上班突然
Thumbnail
遠距生活,包含工作、上課、社交以及醫療等,在疫情前或許我們會認為遠距的方法只是一種替代方案,然而,看到越來越多企業以及組織都提供更加彈性的選項。也許剛從實體跨越到遠距會經過一段磨合期。但我想各種不同的服務的出現都會是未來趨勢。
Thumbnail
遠距生活,包含工作、上課、社交以及醫療等,在疫情前或許我們會認為遠距的方法只是一種替代方案,然而,看到越來越多企業以及組織都提供更加彈性的選項。也許剛從實體跨越到遠距會經過一段磨合期。但我想各種不同的服務的出現都會是未來趨勢。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網路帶動了許多過去沒有出現過的產業,其中一項就是共享經濟,需要使用卻不一定得要擁有,金融和財產的概念開始在人們心中改變,消費習慣也因為許多支付方法不同而轉換,而小到雨傘、行動電源,大到房子、車子,各種各式各樣的共享模式出現,而享時空間抓準這樣的商機,在台中精華地段七期,用不同的方式呈現空間共享的價值
Thumbnail
網路帶動了許多過去沒有出現過的產業,其中一項就是共享經濟,需要使用卻不一定得要擁有,金融和財產的概念開始在人們心中改變,消費習慣也因為許多支付方法不同而轉換,而小到雨傘、行動電源,大到房子、車子,各種各式各樣的共享模式出現,而享時空間抓準這樣的商機,在台中精華地段七期,用不同的方式呈現空間共享的價值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Thumbnail
曾幾何時,一直嚮往的居家辦公,自110年5月的母親節隔週,就這麼浪漫開啟... 回想居家辦公這些時日,轉眼間已來到第三週,默默地...處在三級警報的我們,就要往酷熱無比、焦躁難耐的暑假飄去...昨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定案:「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28,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一時之
Thumbnail
曾幾何時,一直嚮往的居家辦公,自110年5月的母親節隔週,就這麼浪漫開啟... 回想居家辦公這些時日,轉眼間已來到第三週,默默地...處在三級警報的我們,就要往酷熱無比、焦躁難耐的暑假飄去...昨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定案:「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28,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一時之
Thumbnail
疫情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感受到Work From Home (WFH)的人性化與美好,慢慢開始勇敢追求不一樣的選擇,去找尋真正把員工當作人在看待的好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無彈性的工業革命就業典範是否仍是最佳歸宿? 那種一顆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自己的part,其他不要過問,乖乖做工幫公司賺錢就好?
Thumbnail
疫情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感受到Work From Home (WFH)的人性化與美好,慢慢開始勇敢追求不一樣的選擇,去找尋真正把員工當作人在看待的好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無彈性的工業革命就業典範是否仍是最佳歸宿? 那種一顆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自己的part,其他不要過問,乖乖做工幫公司賺錢就好?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關係,有許多公司不是延後開工,就是發佈員工可先在家工作的通知,特別是在科技業更是常見的狀況。 遠距辦公可行嗎?你在意的是什麼,老闆在意的又是什麼?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關係,有許多公司不是延後開工,就是發佈員工可先在家工作的通知,特別是在科技業更是常見的狀況。 遠距辦公可行嗎?你在意的是什麼,老闆在意的又是什麼?
Thumbnail
科技進步加上網路普及,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基礎建設上得以「彎道超車」;而這種進步的速度,也迫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須提早進行全球化的貿易與佈局。這裡面存在著許多商機,你能掌握嗎?
Thumbnail
科技進步加上網路普及,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基礎建設上得以「彎道超車」;而這種進步的速度,也迫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須提早進行全球化的貿易與佈局。這裡面存在著許多商機,你能掌握嗎?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持續解析「共享經濟」所創造的價值來源;唯有創造價值,才能有可實現的商機和模式。如果能洞悉新模式的「蝴蝶效應」、並將產生的價值納入新商業模式的獲利,就有可能價值連城。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持續解析「共享經濟」所創造的價值來源;唯有創造價值,才能有可實現的商機和模式。如果能洞悉新模式的「蝴蝶效應」、並將產生的價值納入新商業模式的獲利,就有可能價值連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