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遠距辦公可行嗎?你老闆不相信的是科技還是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關係,有許多公司不是延後開工,就是發佈員工可先在家工作的通知,特別是在科技業更是常見的狀況。從入社會工作以來,所任職的公司除了某專利公司因為資訊保密關係,只讓員工在公司在公司用桌機工作,主機沒有USB插槽外,大部分的公司都讓員工配備筆電,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工作,讓整個城市都可以是你的辦公室。
但談到遠距辦公,可不是每個公司都鼓勵員工這麼做。從1980年代開始,IBM首先開啟遠端辦公模式,一直到了2017年才中止這項政策。據媒體轉載當時的官方說法,目的是改善工作效率跟即時回應客戶的問題,以及更快讓團隊彼此同步資訊、達到共識。
我所待過的公司,其中有一家可允許一週2-3天在家工作(公司稱為行動辦公),只要預先告知團隊主管跟同事,在上班時間上線公司企業用通訊軟體、保持聯絡暢通,無論是要穿著睡衣辦公、邊戴耳機聽音樂邊辦公或去咖啡店或海邊辦公,都不會有人管你。除了緊迫的專案進度或是密集的會議會把自己拉回現實外,有些時候還頗能體會,村上春樹花了三年時間待在南歐寫作,來往希臘小島間,此種工作即生活的況味。

對於身為員工、曾享受過遠端辦公好處的我來說,遠端辦公除了免去通勤時間的壓力、可以待在自己創造的環境(無論安靜、嘈雜或有背景音樂)辦公的彈性,更多的是公司、主管給予員工的信任感跟成果導向的管理方式。當大部分人都不是在製造業或產線上工作,以工作地點或工時綁定員工,對於管理、企劃、創意、服務導向的專業人士來說,或許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有人說,若是放員工在家裡工作沒有主管在旁監督,員工一定會發懶,偷做自己的事當薪水小偷。事實上,改變工作環境、提高員工調配時間的自主性都是「工作塑造」(job crafting)的一部分,可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尋意義、樂趣和動機,回應人性對於控制、自尊和與他人連結的基本需求。

對我來說,遠端工作的好處是一早起來不用面對通勤的壓力,可以打造自己需要專心的工作環境,例如:寫新聞稿時用古典樂或爵士樂作為背景音樂,少了辦公室可能有的環境音、電話聲或其他同事走動的干擾,會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或是,中午可以提前或延後去吃午餐,減少排隊、等待座位的時間浪費或焦慮,甚至還可以趁自己選擇的午休時間去銀行辦事。

其實,說到底,最深刻的心理感受是──我喜歡這樣受到公司與主管的信任,被當作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專業人士看待,以及擁有選擇的自由。因此,那些在家辦公的日子,多是認真趕工作進度、處理需要幾個小時專心不被打擾業務的時候。即便到了表定下班時間,還是可以選擇繼續工作,或先吃晚餐再回來工作,而沒有看著窗外夜色漸深,自己卻還沒下班的壓力。

對於遠距工作持反對態度的意見,包括無法即時同步資訊、解決客戶問題或達成共識,現行的通訊科技早已可以解決大部分,特別是在企業通訊軟體跟協作平台風行的現在,無論是用Webex、Skype for Business、Zoom、Teams或Slack,科技支援遠距工作早已不是問題,但企業或管理者是否有信心,讓員工做自己時間的主人、用成果展現專業,可能才是企業是否實施遠距辦公最終需要跨越的門檻。
那麼,你的公司呢?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繼上一篇談到撰寫履歷常見的一些基礎題,這次來談談比較被問到的問題,跟一些求職的思維釐清,也非常歡迎有相關經驗的朋友給予回饋。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一定要有管理經驗才能持續維持職場競爭力?面試官問有沒有「管理」、「帶領」人的經驗,到底是想要問什麼呢?
幾個月前加入了104職涯診所履歷診療室的行列,透過線上平台義務提供職場新鮮人履歷相關的諮詢。雖然大部分配對到的求職者都非行銷公關專業,但有些共通問題和原則也蠻一體適用的,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也歡迎有相關經驗的朋友一起加入討論。 
過了個農曆年,除了每天被武漢肺炎的疫情新聞轟炸外,許多人也對於轉職躍躍欲試或早已經拿到offer。好不容易有個比較長的假期,許多人也會趁機回顧並修改自己的履歷,也在市場上試試水溫看看有什麼好工作。 怎麼樣去挑戰自己可能還不到門檻的工作呢?
在現代可能長達40至50年的職涯旅程中,我們都像是在路上走走停停的旅人,在不同的工作、產業移動,就像是在不同的大洋、大洲、文化風格各異的城市中駐足。你可能愛好美食、愛好藝術,到哪個城市都必找最棒的餐廳用餐,觀看最著名的表演;或你愛好與人談話,每晚都到不同的酒吧體驗不一樣的夜生活。無論你是哪種旅人,心
在職場上打滾,總會看到一些人,看似順風順水地一路走上了其他人都無法企及的巔峰,或取得了看似難以到達的成就。這些人,不但公司同事都叫得出名字,甚至連老闆跟客戶都是。如果從旁觀察,或許可以發現,這些人有幾個明顯的共通特質...
繼上一篇談到撰寫履歷常見的一些基礎題,這次來談談比較被問到的問題,跟一些求職的思維釐清,也非常歡迎有相關經驗的朋友給予回饋。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一定要有管理經驗才能持續維持職場競爭力?面試官問有沒有「管理」、「帶領」人的經驗,到底是想要問什麼呢?
幾個月前加入了104職涯診所履歷診療室的行列,透過線上平台義務提供職場新鮮人履歷相關的諮詢。雖然大部分配對到的求職者都非行銷公關專業,但有些共通問題和原則也蠻一體適用的,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也歡迎有相關經驗的朋友一起加入討論。 
過了個農曆年,除了每天被武漢肺炎的疫情新聞轟炸外,許多人也對於轉職躍躍欲試或早已經拿到offer。好不容易有個比較長的假期,許多人也會趁機回顧並修改自己的履歷,也在市場上試試水溫看看有什麼好工作。 怎麼樣去挑戰自己可能還不到門檻的工作呢?
在現代可能長達40至50年的職涯旅程中,我們都像是在路上走走停停的旅人,在不同的工作、產業移動,就像是在不同的大洋、大洲、文化風格各異的城市中駐足。你可能愛好美食、愛好藝術,到哪個城市都必找最棒的餐廳用餐,觀看最著名的表演;或你愛好與人談話,每晚都到不同的酒吧體驗不一樣的夜生活。無論你是哪種旅人,心
在職場上打滾,總會看到一些人,看似順風順水地一路走上了其他人都無法企及的巔峰,或取得了看似難以到達的成就。這些人,不但公司同事都叫得出名字,甚至連老闆跟客戶都是。如果從旁觀察,或許可以發現,這些人有幾個明顯的共通特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傳統工作型態: 固定辦公地點 每天通勤上下班 以台北為例,平均每天通勤時間約一小時 2.遠距工作: 定義:不需在固定辦公地點工作,可在家、咖啡廳等地透過網路完成工作 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後才流行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普及
Thumbnail
遠距上班是一種新型態的作業方式,剛開始時,運轉效率非常低落,公司的伺服器很明顯無法容納這麼多的遠端作業需求,部門的公檔、公司的作業系統、每個人使用的郵件及電話系統、各種例行的會議及報告,伺服器無法承受成百上千的人同時連線,以致初期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落...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讓我更堅信WFH(Work From Home)是未來工作職業趨勢。最近還有流行一個新名詞「數位遊牧」。 在家工作的好處,不外乎就是時間彈性,環境自在,光是想到不用趕上班打卡這件鳥事就是一個爽字形容! 想到以前那段趕打卡的歲月,從一起床開始就是一個競爭形容。趕出門、趕捷運、趕上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許多企業主公開宣布要再次推動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一項新調查顯示,高層預期遠距工作模式將會持續成長。事實證明員工更喜歡遠程工作,相關科技也不斷改進。對於混合工作模式來說,生產力並未因此損失。儘管媒體標題可能強調回到辦公室的趨勢,但高層領導人預計,未來五年內,混合工作和完全遠程工作,都將繼續增加。
Thumbnail
兩年前剛換到遠端工作時,因為轉換初期的不適應,還沒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導致第一個月都在焦慮中度過,不知道何時該休息。是讀了室友推薦的《遠距工作這樣做》後開始好轉。 這次重讀後,整理了書中以及自己實測經驗後對我很受用的3個觀點。如果你也是剛轉到遠端工作者,希望這篇能幫助到你。 顛覆工作習慣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傳統工作型態: 固定辦公地點 每天通勤上下班 以台北為例,平均每天通勤時間約一小時 2.遠距工作: 定義:不需在固定辦公地點工作,可在家、咖啡廳等地透過網路完成工作 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後才流行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普及
Thumbnail
遠距上班是一種新型態的作業方式,剛開始時,運轉效率非常低落,公司的伺服器很明顯無法容納這麼多的遠端作業需求,部門的公檔、公司的作業系統、每個人使用的郵件及電話系統、各種例行的會議及報告,伺服器無法承受成百上千的人同時連線,以致初期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落...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這幾年因為疫情緣故,讓我更堅信WFH(Work From Home)是未來工作職業趨勢。最近還有流行一個新名詞「數位遊牧」。 在家工作的好處,不外乎就是時間彈性,環境自在,光是想到不用趕上班打卡這件鳥事就是一個爽字形容! 想到以前那段趕打卡的歲月,從一起床開始就是一個競爭形容。趕出門、趕捷運、趕上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疫情的推波助瀾,遠端工作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這種轉變對工作和生活平衡有深遠的影響。瞭解遠端工作的優點、挑戰和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許多企業主公開宣布要再次推動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一項新調查顯示,高層預期遠距工作模式將會持續成長。事實證明員工更喜歡遠程工作,相關科技也不斷改進。對於混合工作模式來說,生產力並未因此損失。儘管媒體標題可能強調回到辦公室的趨勢,但高層領導人預計,未來五年內,混合工作和完全遠程工作,都將繼續增加。
Thumbnail
兩年前剛換到遠端工作時,因為轉換初期的不適應,還沒找到自己的工作節奏,導致第一個月都在焦慮中度過,不知道何時該休息。是讀了室友推薦的《遠距工作這樣做》後開始好轉。 這次重讀後,整理了書中以及自己實測經驗後對我很受用的3個觀點。如果你也是剛轉到遠端工作者,希望這篇能幫助到你。 顛覆工作習慣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